幘

幘,又稱巾幘。古代中國男子包裹鬢髮、遮掩髮髻的巾帕。始見於漢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幘
  • 拼音:zé
  • 釋義:古代的頭巾
  • 鄭碼:LICL
簡介,釋義,古籍解釋,

簡介

幘在古代,常在冠下,或單用。 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幘
幘在我國古代是文武百官平民百姓都可以戴的首服,只是為官的在商超行公時候要與冠配在一起用,單戴幘往往是家居時候。先秦時幘只是武士的頭箍,系在前額防止頭髮披散擋住視線妨礙戰事。之後演變為較寬並纏裹住頭。漢前稱幘,漢後由於種類增加而稱某某幘。照今看來,漢後的幘實為巾的一種特殊形式。

釋義

(1)幘zé。
(2)(形聲。字從巾,從責,責亦聲。“責”本指“利息”,轉指“欠債”。“巾”指頭巾。“巾”與“責”聯合起來表示“作為欠債標誌的頭巾”。本義:欠債者戴的頭巾。轉義:一般人戴的頭巾)。
(3)同本義(包裹著頭,中間露出頭髮,幘前高后低,然後加冠) [turban],元帝額有壯發,不欲使人見,始進幘服之。――蔡邕《獨斷》,文武官皆免冠著幘。――《晉書·輿服志》。
(4)又如:喪幘;幘梁(古代包頭的頭巾)。
(5)猶冠。類似帽子的東西 [hat],乃有秋花實,全如雞幘丹。――宋·梅堯臣《雞冠》。
(6)又如:幘巾(頭巾),幘(幘),zé ㄗㄜˊ,古代的頭巾。,鄭碼:LICL,U:5E3B,GBK:E0FD,筆畫數:11,部首:巾,筆順編號:25211212534。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革切,音責。《說文》發有巾曰幘。《玉篇》覆髻也。《急就篇注》幘者,韜發之巾,所以整嫧發也。《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廣雅》承露幘,覆結也。《蔡邕·獨斷》幘,古者𤰞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元帝額有壯發,不欲使人見,始進幘服之,羣臣皆隨焉。然尚無巾,至王莽內加巾,故言王莽禿幘施屋。《後漢·輿服志》古者有冠無幘,秦加武將首飾為絳袙,以表貴賤。其後稍稍作顏題。漢興,續其顏,卻摞之,施巾連題。卻覆之,今喪幘是其制也,名之曰幘。幘者,賾也,頭首嚴賾也。至孝文,乃高顏題,續之為耳,崇其巾為屋,合後施收上下,羣臣貴賤皆服之。文者長耳,武者短耳。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未冠童子幘無屋。《隋書·禮儀志》文者長耳,謂之介幘。武者短耳,謂之平上幘。
與䶦同。《集韻》齒相値。亦作幘。《左傳·定九年》晳幘而衣貍制。《注》幘,齒上下相値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