幌菊

幌菊

幌菊(拉丁名:Ellisiophyllum pinnatum (Wall.) Makino)為玄參科幌菊屬。該種植物為多年生柔弱、匍匐草本,除花冠外全體被短柔毛。蒴果圓球形,花果期7-9月。常生於海拔1500-2500米的田野、溝邊、草地及疏林中。主要分布於中國台灣、江西、貴州、雲南、西藏、四川、甘肅、河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幌菊
  • 拉丁學名:Ellisiophyllum pinnatum (Wall.) Makino 
  • 二名法:Ellisiophyllum pinnatum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管狀花目 Tubiflorae
  • :玄參科 Scrophulariaceae 
  • :幌菊屬 Ellisiophyllum 
  • :幌菊
  • 分布區域:中國、印度、不丹、菲律賓、日本等地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範圍,栽培技術,播種,上盆移栽,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幌菊為多年生柔弱、匍匐草本,除花冠外全體被短柔毛。匍匐莖纖細、蔓延,長可達1米,節間短,長1.5-4厘米,節稍膨大,下生纖維狀不定根。葉單生於節上,上升,具長2.5-6厘米的長柄,直徑約1.2毫米,與匍匐莖等粗或稍粗;葉片輪廓卵形或矩圓狀卵形,紙質,長2-5厘米,通常羽狀深裂幾至中肋,少有淺裂而具大圓齒,裂片5-9枚,倒卵形,中部以上或上部有具短凸尖的圓齒;花單生於葉腋,花梗纖細,與葉柄近等長,果期捲曲;苞片小,鑽狀三角形;花萼鐘狀,膜質,長5-7毫米,5裂至中部,裂片卵形至長橢圓形;花冠白色,長7-12毫米,漏斗狀,花冠筒長約為花冠的一半或稍短,內面從喉部至近基部密被單細胞髯毛,裂片5,矩圓形至匙形;雄蕊4,著生於花冠喉部,花葯狹箭形,2室,頂端結合;花盤發達杯狀,包裹子房2/3,子房卵形,頂端被髯毛或近於無毛,花柱略比花冠短,柱頭淺2裂。蒴果圓球形,直徑4-5毫米,被包於宿萼內;種子大而少數,扁圓形,直徑約1.5毫米,種皮有膠粘質,密被亞盾狀長毛。花果期7-9月。
幌菊

生長習性

幌菊常生海拔1500-2500米的田野、溝邊、草地及疏林中。耐寒性不強,忌炎熱。
幌菊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分布於中國台灣、江西、貴州、雲南、西藏、四川、甘肅、河北。
國外分布:分布於印度、不丹、菲律賓、日本等地。

栽培技術

播種

幌菊常在9月中下旬以後進行秋播。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3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乾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衝起來。
在秋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膠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 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 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 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上盆移栽

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 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略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 4-6 公分,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主要價值

幌菊為北美傳統花壇邊緣用花。也可秋播作溫室盆花。
幌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