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路

常安路

凡到過江門的人,都知道江門有一條商業步行街,街的兩旁全是店鋪,各種中外商品琳琅滿目,街上紅男綠女,人來人往,熱鬧非常。晚上,古色古香的樓房在射燈的照射下玲瓏浮突,仿佛向人們訴說著昔日的輝煌。這條街就叫做常安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安路
  • 全長:860米
  • 車行道:8.2米
  • 人行道寬:3米
地位,歷史背景,現狀,

地位

常安路曾是江門的政治、商業中心,歷史上這裡發生過許多有聲有色、光怪陸離的故事,這些故事,影響著江門、新會乃至五邑的政治、經濟和人民生活。現就筆者能力所及,把這些故事向諸位讀者一一道來。
今日之常安路繁華無比。
常安路
常安路南北走向,與堤中路相交成“T”字形,南面為蓬江河,北面為范羅岡,西接象溪路、紫茶路,東通蓮平路、倉後路,全長860米,車行道8.2米,人行道寬3米(現全部輔上花崗石作為步行街)。它的建成,有一段“古”。

歷史背景

常安路原不是路,而是一片灘涂,一條河涌。筆者兒時曾聽老人講過一則故事:據說陳白沙有一次從釣台坐船去縣城,一路行船,一邊吟誦沿途的地名:“斗米煮熟飯蘿扛(范羅崗)”,“橫直一丈是井泥(井泥涌,舊制面積:一平方丈為一井,六井為一分,十分為一畝)”,“駛崩犁頭是砂鋼(沙崗)”。那時,這些地方全在海邊。
明朝後期,西江夾帶的泥沙把常安路一帶沖積成為陸地,在形成陸地過程中,來自范羅岡山丘的溪水又把淤泥沖開,形成一條河涌。這條涌不寬,可行小船,兩岸疏落地建有一些用木材搭建的篷屋,住著一些居民,他們多以打魚為業,每天打魚織網,倒也無憂無慮。
康熙元年(1662年)朝廷頒布遷海令,詔瀕海居民內徙50里,命內大臣科爾坤、介山到粵督遷。康熙三年(1664年),朝廷又再次下達遷海令,派官差到新會勘定海界。時適逢汛期,遂以潮水為界,築墩台、樹椿柵,派重兵把守。當時沙仔尾、水南、北街等均未成陸,南面仍為海洋,因而整個江門被劃入遷海界內,居民悉數內遷。人們被迫拖兒帶女,帶著簡單行李,告別家園,向內地遷徙。官軍隨即把房屋盡數拆毀,整個江門頓成廢墟一片。當時被遷往肇慶的江門人黃居石曾寫過《哀江門》嘆曰:“江門一望堪痛哭,亂後徘徊江之曲。日中江上不見人,草自青青波自綠……”,由此可見當時的慘況。
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撤銷遷海令,允許內遷居民回歸復業。被遷往肇慶等地的居民紛紛返回江門,在廢墟上重建家園。人們希望以後能常安樂、永太平,不再受離鄉別井之苦,便把這條涌叫做“常安涌”,後來,涌兩旁的居民多了起來,形成了長安街、長興街,成為一個社區,便命名為“常安坊”。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粵海關在江門鹹魚街(倉後路)83號開設江門正稅口(後為江門厘廠又稱常關),徵收正稅(貨物稅)。嘉慶年間(1796-1820),設在常安涌邊的江門訊升為千總衙署(營地在現今常安路2號至倉後路口),人們在衙署營前開了些店鋪做生意,常安涌兩邊便逐漸興旺起來。清同治年間,伍元亨曾有《江門雜詠》詩讚曰:“酒榭歌台紫洞船,風光最好是營前”。

現狀

1925年,江門新會劃出成為省轄市,開始大搞市政建設。民國18年(1929年),市政促進委員會成立,從民間集資20餘萬元白銀,用以修築長堤、釣台路,擴寬太平、塘步、新市、寶善、蓮平、更興等13條馬路。常安涌也在這時被填平,鋪上水泥路面成為馬路,常安路便這樣誕生了。
接著,人們在常安路兩旁陸續建起了一些商鋪、酒樓,百貨店、洋貨店、金飾店、西藥店、文具店、鏡畫店、絲綢布疋店、茶莊、當鋪等紛紛開業,江門的商業中心逐漸從墟頂街、新市路、興寧路轉移到常安路來,常安路也便成了江門的“太平(人民)南”(廣州的商業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