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條躄魚(帶紋躄魚)

斑條躄魚

帶紋躄魚一般指本詞條

斑條躄魚(學名:Antennarius striatus)是躄魚科、躄魚屬海洋魚類。體長31.2-101.3毫米。一般體長在100毫米以下,最大體長達155毫米。體粗短,側扁,長卵圓形,背緣弧形隆突,腹部突出。尾柄寬短,尾柄長為尾柄高0.6-1.0倍。眼小,側上位。鼻孔每側2個。口大,上位。唇發達。鰓孔小,圓形,位於胸鰭基部的下方。體無鱗片,皮膚粗雜,密被細絨毛狀小棘突。側線不明顯,由腺孔連線而成。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3鰭棘,第一鰭棘形成吻觸手;第二鰭棘緊位於第一鰭棘後方,較粗強;第三鰭棘粗強,位於頭的後上方,全為皮膜所包。第二背鰭長大,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前部鰭條不分支。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胸鰭位於體側下方,假臂構造發達,埋於皮下。頭、體具明顯不規則斜紋,腹面斜紋稀,背鰭、尾鰭也具斜紋及橫紋。斑條躄魚體色多變,鮮活標本淡黃色、橙色、綠色、灰色以至褐色,液浸標本淡黃色、橙色、褐色以至黑色。

斑條躄魚為近海暖水性小型魚類,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海洋中,常潛伏于海灣灘涂、淺海岩礁、海藻叢生處及珊瑚叢中,棲息水層自表層至219米,多數生活在30米以下的海域中。以具假臂構造的胸鰭在海底匍匐爬行。遇敵害時腹部充滿空氣漂浮於水面。體色隨環境而改變,具擬態特性。常擺動吻觸手誘食小魚及甲殼動物。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南海及台灣沿海。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海域,國家,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動物學史

斑條躄魚最初由Shaw於1794年描述為Antennarius striatus。科和屬的名稱來源於拉丁語“antenna、antemna”,意為頭上的附屬物,指的是魚的誘餌。種名striatus是指該魚的條紋顏色圖案。在過去的科學文獻中提到這個物種的同義詞包括Chironectes scaber Cuvier 1817、Phrynelox scaber Cuvier 1817、Lophius tricornis Cuvier 1817、Antennarius scaber Cuvier 1817、Chironectes tricornis Cloquet 1817、Antennarius tridens Temminck & Schlegel 1845、Phrynelox tridens Temminck & Schlegel 1845、Chironectes tridens Temminck & Schlegel 1845、Phrynelox tigris Poey 1852、Antennarius tigris Poey 1852、Chironectes tigris Poey 1852、Lophius spectrum Gronow 1854、Antennarius lacepedi Bleeker 1856、Antennarius pinniceps pinniceps Bleeker 1856、Antennarius pinniceps Bleeker 1856、Phrynelox melas Bleeker 1857、Antennarius melas Bleeker 1857、Antennarius pinniceps bleekeri Günther 1861、Saccarius lineatus Günther 1861、Antennarius pinniceps fasciata Steindachner 1866、Phrynelox nuttingi Garman 1896、Antennarius nuttingii Garman 1896、Antennarius nuttingi Garman 1896、Phrynelox nox Jordan 1902、Antennarius nox Jordan 1902、Antennarius teleplanus Fowler 1912、Antennarius cubensis Borodin 1928、Phrynelox cunninghami Fowler 1941、Antennarius cunninghami Fowler 1941、Antennarius glauerti Whitley 1944、Triantennaus zebrinus Schultz 1957、Phrynelox zebrinus Schultz 1957、Phrynelox atra Schultz 1957、Antennarius zebrinus Schultz 1957、Antennarius fuliginosus Smith 1957、Antennarius atra Schultz 1957、Antennarius occidentalis Cadenat 1959、Antennarius delaisi Cadenat 1959、Phrynelox lochites Schultz 1964。

形態特徵

背鰭Ⅲ,11-12;臀鰭7;胸鰭10-11;腹鰭Ⅰ-5;尾鰭9。
體長31.2-101.3毫米。一般體長在100毫米以下,最大體長達155毫米。體長為體高1.4-1.8倍,為頭長1.5-2.1倍。頭長為吻長3.5-6.6倍,為眼徑10.1-17.5倍。
體粗短,側扁,長卵圓形,背緣弧形隆突,腹部突出。尾柄寬短,尾柄長為尾柄高0.6-1.0倍。額部在第二、第三鰭棘間具一凹窩區。吻較短,大於眼徑,為眼徑1.4-1.7倍。眼小,側上位,眼間隔寬突,眼間隔寬為眼徑1.8-3.5倍。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具鼻瓣,較小,圓形;後鼻孔大,橢圓形;嗅囊具19-21初級嗅板。口大,上位,口裂幾呈垂直狀,下頜突出。上下頜、犁骨、齶骨均具齒;頜齒尖銳、細長,梳狀;犁骨齒為2橫列齒叢;愕骨齒每側1塊,為縱列帶狀。唇發達。鰓孔小,圓形,位於胸鰭基部的下方。第一鰓弓背部無鰓絲,腹部僅前半部有鰓絲,鰓絲髮達。鰓耙退化。肛門位於臀鰭前方。
體無鱗片,皮膚粗雜,密被細絨毛狀小棘突。側線不明顯,由腺孔連線而成,一支側線由吻端經眼上方沿體背緣延伸,在胸鰭後上方下彎,伸達尾鰭基,另一支在口角下方沿頰部外緣作弧形彎曲,向上在額部凹陷區側方與側線相連。
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3鰭棘,第一鰭棘形成吻觸手,細竿狀,位於眼前上方的吻背中央,其長約等於或稍長於第二鰭棘,為體長的13.6-22.7%,吻觸手支鰭骨的前緣在上頜聯合的前方;擬餌體由2-7片皮瓣組成;第二鰭棘緊位於第一鰭棘後方,較粗強,基部為皮膚所包,其長為體長的11.4-19.0%,棘端較鈍,第二鰭棘後方有皮膜連於頭部;第三鰭棘粗強,位於頭的後上方,全為皮膜所包,其長約為體長的16.7-29.3%,距第二鰭棘和第二背鰭均較遠。第二背鰭長大,起點在胸鰭基部上方,前部鰭條不分支,後部至多4鰭條分支。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起點在第二背鰭第六至第七鰭條下方,均為分支鰭條。胸鰭位於體側下方,假臂構造發達,埋於皮下,均為不分支鰭條。腹鰭喉位,較小,最後1鰭條分支,余均不分支,腹鰭在頭腹面常作水平狀向兩側伸展尾鰭圓形,均為分支鰭條。
頭、體具明顯不規則斜紋,腹面斜紋稀,背鰭、尾鰭也具斜紋及橫紋。
斑條躄魚體色多變,鮮活標本淡黃色、橙色、綠色、灰色以至褐色,液浸標本淡黃色、橙色、褐色以至黑色。淺色標本頭、體及鰭上具不規則形黑褐色帶紋和斑塊。深色標本斑紋不明顯,隱具若干小斑,各鰭深黑色,邊緣淺色。

棲息環境

斑條躄魚為近海暖水性小型魚類,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海洋中,常潛伏于海灣灘涂、淺海岩礁、海藻叢生處及珊瑚叢中,棲息水層自表層至219米,多數生活在30米以下的海域中。
斑條躄魚斑條躄魚

生活習性

斑條躄魚以具假臂構造的胸鰭在海底匍匐爬行。遇敵害時腹部充滿空氣漂浮於水面。體色隨環境而改變,具擬態特性。
斑條躄魚常擺動吻觸手誘食小魚及甲殼動物。以甲殼類動物和各種底棲魚類為食,例如比目魚,蝦虎魚。攝食行為非常獨特。當斑條躄魚發現獵物時,它就會用眼睛跟隨獵物的運動。當獵物靠近時,斑條躄魚開始移動它的八角肌,以使吻觸手模仿類似蠕蟲的生物運動。斑條躄魚通過跟蹤獵物或只是在預期中調整嘴來緩慢地準備對獵物的突然襲擊。實際上,它是通過突然張開下巴來捕獲獵物的,這會使嘴的大小增加12倍,在短短6毫秒內將獵物與水一起吞入。當獵物被吞下時,這些水會通過鰓流出,食管用一種特別適應的肌肉封閉,以保持對獵物的控制。還可以擴大他們的胃,吞下比自己大兩倍的獵物。
斑條躄魚斑條躄魚

分布範圍

海域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主要分布於從塞內加爾到非洲西南部的非洲海岸附近的大西洋東部,其中包括聖海倫娜也有單條記錄。在大西洋西部,從美國新澤西州、百慕達、巴哈馬、墨西哥灣以及整個加勒比海地區到巴西南部都有分布。也在印度太平洋中發現,包括紅海和東非沿岸至學會和夏威夷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南海及台灣沿海。

國家

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澳大利亞、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貝寧、百慕達、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巴西、喀麥隆、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象牙海岸、中國(南沙、台灣)、吉布地、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埃及、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斐濟、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加彭、甘比亞、加納、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以色列、牙買加、日本、約旦、肯亞、韓國、賴比瑞亞、馬來西亞、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墨西哥、蒙特塞拉特、莫三比克、納米比亞、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波多黎各、留尼旺島、聖巴托洛繆島、聖海倫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獅子山、聖馬丁(荷蘭部分)、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蘇丹、蘇利南、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烏拉圭、萬那杜、玻利瓦爾共和國委內瑞拉、英屬維京群島、美國維京群島、葉門。
斑條躄魚分布圖斑條躄魚分布圖

繁殖方式

斑條躄魚家族的一個獨特特徵是,將擠出的卵包裹在帶狀浮力的粘液團中,稱為“卵筏”。這種結構可以作為在遠距離上運輸大量卵的一種手段。在產卵之前,雄性和雌性分別穿過底部,雌性在前,雄性在後部。雄性的鼻子通常與雌性的排氣口直接接觸。在此期間,雌性魚會因產卵而腫脹,通常會膨脹到正常大小的兩倍。兩魚沖向水面,卵塊從雌體中排出。在接下來的幾周里,這種魚可能會產卵好幾次。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3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