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姓

帛姓

帛:作為姓氏讀作“白”音。中國少數姓氏之一,源出多處,源遠流長,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主要來源於中原古姓或古代官職,也有部分出自古代少數民族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帛姓
  • 簡介:作為姓氏讀作“白”音
  • 分類:姓氏
  • 詞性:名詞
  • 讀音:bái
  • 注音:ㄅㄞˊ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歷史名人,帛 意,帛 延,帛屍梨蜜多羅,帛元信,帛法炬,帛 遠,

基本介紹

帛[帛,讀音作bái(ㄅㄞˊ),不可讀作bó(ㄅㄛˊ)]
帛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大夫帛產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後漢書·王劉張李彭盧列傳》記載:“帛,姓也,宋帛產之後,見韓非子。”春秋時期,宋國有個大夫叫帛產,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帛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帛氏正宗。
子姓帛氏族人大多尊奉帛產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平王裔孫白公勝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記載,顓頊帝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後裔熊繹在荊山一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
周平王姬宜臼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荊君熊通自封為楚武王。他的兒子楚文王熊貲於周莊王姬佗八年(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遷都郢,改國號為“楚”。到楚平王熊棄疾執政時期(公元前528~前516年),太子熊建因做晉軍襲鄭國的內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國,投奔伍子胥。楚平王的孫子楚惠王熊章在周敬王姬丐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即位後,楚國令尹子西又把熊勝招回國,擔任巢大夫,賜封於白邑(今河南息縣),稱為白公勝。可子西並沒有實際上將白邑賜給熊勝,只是一個空頭銜號,因此後來在晉國伐鄭國時,子西出兵援救鄭國,熊勝因子西言而無信,便乘機發動政變,殺死了子西,囚禁了楚惠王,並著手改革楚國朝政以爭取民心,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遂自殺身亡。熊勝逝世後,其後裔子孫便以祖輩封邑名為氏,稱白氏,是為河南白氏,史稱白氏正宗;其後裔中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的。春秋時期的楚國,“白”與“帛”二字通義不分,可通假,因此該支白氏亦稱帛氏、帛公氏、帛侯氏。晉王朝建立後,在晉惠帝司馬衷執政時期(公元290~306年),白氏與帛氏的後裔子孫開始按嫡、庶分稱,嫡支稱白氏,庶支稱帛氏,世代相傳至今。
羋姓帛氏族人大多尊奉熊勝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

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官職執帛,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執帛,楚國官名,亦稱孤卿,即少師﹑少傅﹑少保三孤的別稱。執帛為君主的輔弼之官。北周以後,歷朝歷代多沿置,與少傅、少保合稱三孤。在史籍《明史·官職志》、《清史稿·官職志》等中皆記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無定員,無專授。”例如在《前漢書·曹參傳》中記載:乃封曹參為執帛。
在歷代執帛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帛氏,亦稱白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帛氏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第四個淵源

源於回鶻族,出自漢、晉朝時期西域古龜茲國王族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國學家梁啓超曾分析過,魏、晉時期西域僧人所用中土名稱,其姓氏不必是本姓,而跟他們的籍貫有關。在南北朝梁史籍《高僧傳》中,以天竺(今印度北部)佛圖澄為西域人,《高僧傳》中記載為“竺佛圖澄”,又稱:“竺佛圖澄者,西域人也,本姓帛氏。”據近代史學家、外交家馮承鈞(公元1887~1946年)的考證,在西域來華的諸多譯經僧人中,確有帛姓者,如帛延、帛屍梨蜜多羅。這二人在史籍《僧傳》及《經錄》中,皆僅稱其為西域人,而不明其為何國人,實際上此二人皆為古龜茲國人,為龜茲國王族後裔。當時龜茲國君主即姓帛。
在史籍《魏書·西域傳·龜茲國》中,稱龜茲國“其王姓帛”。據史籍《後漢書》記載,漢和帝劉肇永元三年(公元91年),著名的大漢西域長史班超率漢軍大破月氏,降服了龜茲國,並廢其國王尤利多,改立原國王的侍子(庶子)白霸為王,從此,龜茲國歷代君主皆為白氏,漢史中亦記載為帛氏。漢安帝劉祜延光三年(公元124年),班超之子班勇再次征服整個西域地區,其時龜茲國王為白英。據史籍《晉書》記載,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年中期(公元280~289年,)龜茲國王為白山。而後來苻堅屬下的大將呂光所攻殺之龜茲國王稱為白純,這在史籍《魏書》中記載了“呂光殺白純而立白震為龜茲國王”。據史籍《隋書》、《北史》的記載,隋大葉中期(公元605~616年),龜茲國遣使入隋獻貢,時龜茲國王名白蘇尼咥王。據史籍《前唐書》記載,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薨歿之龜茲國王為白莫苾;而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農曆6月曾遣使進獻狗、馬的龜茲國王名為白孝節。
在史籍《高僧傳》中所記載的帛屍梨蜜多羅,即為龜茲國王之子,他本當承繼王位,但他自願讓與其弟。則此國王之子而冠以帛氏之西域人,皆為龜茲國人。據史籍《出三藏記集》所收《首楞嚴後記》記載,晉孝武帝司馬曜寧康元年(公元373年),《優婆塞支施侖誦習須賴經》、《首楞嚴》、《上金光首經》等,其翻譯者即為帛延,為龜茲國王的世子。按此上朔,則曹魏高貴鄉公曹髦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於洛陽白馬寺譯出《大乘方》等部中《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兩卷及《小乘部》中《除災患經》一卷的沙門白延,當亦為龜茲國人無疑。
在史籍《出三藏記集》中所收錄的《阿維越致遮經》,是晉孝武帝太康五年(公元284年)農曆10月14日沙門法護所譯,其梵本乃法護於敦煌得自龜茲副使美子侯;又《出三藏記集·卷八》所收《正法華經·後記》中記載:太康七年(公元286年)農曆8月10日,法護在翻譯《正法華經》時,有天竺沙門竺力與帛元信二人共同參校,帛元信蓋亦為龜茲國來華之居士。公元三世紀中葉以來,龜茲國佛僧中來華傳譯經典者,或為龜茲國中的顯宦,自行齎負佛典至敦煌,而所授與者,不僅全為沙門,且有自龜茲國而來中原之居士,以襄助聖業者,是則龜茲國的佛教在公元三世紀中期已達隆盛之時。
在史籍《魏書·西域傳·龜茲國》中稱其王姓白,則來自龜茲國的白延、帛延以及帛元信等,皆為龜茲國王族之人無疑。如西晉永嘉中期(公元307~321年)來中原地區於建初寺傳譯密教經典的龜茲國沙門帛屍梨蜜多羅,據其傳記所載,確為龜茲國王之子,則龜茲國的佛教在當時上流社會及王族之間頗具勢力。白延、帛延、帛元信、帛屍梨蜜多羅等王子身為龜茲國王族,以沙門居士身份陸續來中原地區傳道,顯然是發於龜茲國佛教徒傳道熱所引發的現象。自東漢明帝劉莊永平年中期(公元67年左右)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二百餘年間,中國成為西域佛僧傳教的舞台,當時漢人對於佛教全為被動接受的,直至公元三世紀中期,始有一朱士行成為漢人對於佛教的積極接受的先例。公元四世紀以後,釋道安、慧遠、法顯等人繼之而起。顯然,佛教傳入龜茲國的時間遠比中國為早。據史籍《開元錄》記載,西晉惠帝司馬衷執政時期(公元291~306年),與法立共譯經典四部十兩卷的僧人法炬,當法立歿後,又自譯四十部五十卷經籍,一般經典皆未明記法炬的氏族出身,但在《出三藏·記集》卷九中則記載了“帛法炬亦是博學道士”之語。譯經僧人法巨也姓帛,亦為與龜茲國有關係之人。在晉惠帝時期,還有一名為帛遠(字法祖)的僧人,亦記載為白遠,他譯有《大乘方》等部中的《菩薩逝經》一卷、《菩薩修行經》一卷、《嚴淨佛土經》兩卷、《大乘如來藏經》一卷、《郁伽羅越問菩薩經》一卷、《等集三昧經》一卷、《惟逮菩薩經》一卷、《如來興顯》一卷,《秘密部》中的《無量破魔陀羅尼經》一卷、《檀特陀羅尼經》一卷,以及《阿含部》經典共十六部十八卷等經支。帛遠為河內(今河南沁陽)儒者萬氏之子,曾師事龜茲國僧人,因此其姓氏之“帛”顯然與龜茲國有關聯。
綜其史書記載,古代龜茲國的王族,皆世襲白氏,晉朝以前白、帛二字通義,亦記載為帛氏。

得姓始祖

帛產、熊勝(白公勝)、白霸。

遷徙分布

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晉陵、太原、南陽為郡望。
今雲南省、貴州省的遵義市綏陽縣、四川省、重慶市、安徽省的六安市壽縣、江蘇省的常州市武進區、廣東省的江門市台山市等地,均有帛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公元前263年,秦國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秦朝時期南陽郡設於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以宛為治所,置南陽郡。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廢,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初期廢黜,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曾改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河南鄧縣)為治所。元、明、清諸朝的南陽府治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晉陵郡:又名延陵郡、毗陵郡、常州府。春秋時期,吳王壽夢之子季札為避讓王位躬耕於舜過山(今江蘇江陰申港);周靈王二十五年(甲寅,公元前547年),吳王徐祭遂封季札於延陵。延陵邑大約在今常州、武進、江陰、丹陽一帶,是為常州歷史上見諸文字最早的名稱。延陵先邑後縣,其名相繼沿用三百四十五年。西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延陵為毗陵。毗陵之名從縣治,到三國吳嘉禾三年(甲寅,公元234年)置典農校尉屯田墾殖,到西晉大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建郡統縣,相繼沿用五百零六年,其間,雖曾在王莽當政時改過毗壇,但時間很短前後僅十四年,東漢建武元年時又復稱毗陵。毗陵為郡曾統轄丹徒、曲阿(丹陽)、武進、延陵、毗陵、暨陽(江陰)、無錫七縣,是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驛一毗陵驛就設於此。西晉惠帝永興元年(甲子,公元304年)為避東海玉世子晉陵諱,改毗陵為晉陵,晉陵之名前後沿用二百九十餘年。其間,西晉永嘉之亂中原士族紛紛南遷,占地聚居,設定僑治郡縣,一度曾在武進縣境內設有蘭陵郡、蘭陵縣,在晉陵縣境內設有東莞郡領宮縣、東莞、姑幕三縣,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後廢止。隋文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廢郡,以州統縣。隋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於常熟縣置常州,後割常熟縣入蘇州,遂移常州治於晉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後,雖曾改稱過毗陵、晉陵、長春、嘗州,但時間都很短暫,而常州之名不論貫州、稱府,為郡沿用至今將近一千四百年。唐武宗會昌四年(庚申,公元840年)升常州為望,列入全國州府十望之一。清雍正四年(丙午,公元1726年)析武進另置陽湖,析無錫另設金匱,析宜興另立荊溪,加上原領江陰、靖江,常州府統領八縣,故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之稱。晉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曾分曲阿(丹陽)、丹徒東部地區置武進縣。嗣後各朝時有置廢分合,改稱過蘭陵、永定,併入過曲阿、晉陵,析置過陽湖。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政府成立,廢常州府,陽湖縣併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鄉分別建立常州市和武進縣。1953年,常州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常州市管轄武進、金壇、溧陽三縣。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縣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成立溧陽市、金壇市、武進市,仍由常州市管轄。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現轄金壇、溧陽兩個縣級市和武進、新北、天寧、鐘樓、戚墅堰五個行政區。

堂號

晉陵堂:以望立堂,亦稱延陵堂、毗陵堂、常州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亦稱晉陽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亦稱宛城堂。
香山堂:出自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別號“香山居士”,其後裔子孫因以為堂號。

家譜文獻

江蘇武進晉陵帛氏宗譜二十三卷,首一卷,外編六卷,末一卷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晉陵帛氏宗譜二十兩卷,外篇六卷,末一卷,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仁榮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安徽帛氏族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末期香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四~八卷、第十二~十三卷。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安慶市圖書館。
廣東台山鶴儀帛公家譜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峻德堂手寫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貴州帛氏樂陽族譜八卷,首一卷,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歷史名人

帛 意

(生卒年待考),壽春人(今安徽壽縣)。著名東漢朝將領、漁浦侯。兩漢之際,有潁川許昌人(今河南許昌)李憲,在王莽篡漢期間為廬江(今安徽合肥)屬令(都尉)。王莽末期,王州公等起兵十餘萬,攻掠郡縣,王莽以李憲為偏將軍,率領廬江駐軍擊潰了王州公。王莽敗亡後,李憲據廬江郡自守,其時帛意為李憲親軍侍衛。
在漢更始帝劉玄元年(公元23年),李憲乘天下之亂自稱淮南王。至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三年(公元27年),李憲又自立為天子,置公卿百官,占有九城,擁兵十餘萬。
東漢建武四年(公元28年)秋,漢光武帝巡遊壽春(今安徽壽縣),勸李憲投降,李憲拒絕。漢光武帝遂派遣揚武將軍馬成等率軍攻擊李憲,並圍困其守城舒縣。
至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農曆1月,馬成率漢軍攻克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李憲潰逃而走,其麾下原親軍軍士帛意奮勇追斬李憲而降歸漢軍,李憲妻、子皆伏誅。漢光武帝得信後大喜,特賜封帛意為漢漁浦侯。

帛 延

(生卒年待考),亦稱白延,;西域龜茲人(今新疆庫車)。著名魏、晉時期高僧、佛經翻譯家。據史籍《出三藏記集·首楞嚴·後記》記載,晉孝武帝司馬曜寧康元年(公元373年),著名佛教《優婆塞支施侖誦習須賴經》、《首楞嚴》、《上金光首經》等經著見世,其翻譯者即為龜茲國王的來華世子帛延。

帛屍梨蜜多羅

(公元?~343年待考),漢名吉友;西域龜茲人(今新疆庫車)。著名魏、晉時期高僧、佛經翻譯家。帛屍梨蜜多羅,時人稱為“高座”。原為龜茲國太子,讓其弟繼承王位,思想作風類似於中國春秋時吳國讓位給弟弟的太伯。帛屍梨蜜多羅讓位之後,接受了佛教信仰,出家為僧。他天資高朗,風神超邁,迅速掌握了佛法精髓。晉永嘉年間,來到中國,恰值中原大亂,輾轉渡江南下,來到建康,住於建初寺。後來與王公大臣們交遊,丞相王導見而奇之,稱為“吾之徒也”,引為同類,帛屍梨蜜多羅由此出名。太尉庾亮、光祿大夫周□、太常謝琨、廷尉桓彝等一代名士,都與他情趣相投,交往密切。尚書令卞壺也和他友善。帛屍梨蜜多羅與諸名公交往,舉止言談常因不同對象而變化,各得其宜。例如,有一次王導來訪,帛屍梨蜜解頻寬衣,斜躺著與王導說說笑笑,妙語連珠。這時人報卞壺也來相訪,帛屍蜜梨連忙穿戴整齊,恭敬嚴肅地把卞壺迎進客廳,端坐相對。這種明顯的差別,引起人們的好奇,問他是何緣故?答曰:“王公欣賞人的風雅灑脫,卞令則以嚴謹的作風待人,所以我以不同態度相待。”諸公得知其故,無不佩服帛屍蜜梨精神灑屬,皆得其所。桓彝想為帛屍梨蜜作一頌讚,想了很久沒有找到合適的詞句。有人說:可用“卓朗”兩字概括其為人。桓彝聽了讚嘆不絕,認為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合適的標題了。
大將軍王敦當時正出鎮在荊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聽說朝中諸公皆器重帛屍梨蜜多羅,心中懷疑,以為恐怕諸人是被帛屍梨蜜多羅的虛名迷惑了。及至他回朝親自見到帛屍梨蜜多羅,頓為其風致征服,不覺興奮地迎上前去,向帛屍梨蜜表示虔誠的敬意。周□被任命為吏部尚書掌管官員選拔,上任之前特意造訪帛屍梨蜜,感慨地說:“若使太平之世,盡得選此賢才,真可使人心滿意足了!”元帝末年,王敦舉兵叛亂,周□被害。於時王敦勢焰熏天,周□的親戚朋友無人敢臨喪弔唁,帛屍梨蜜多羅獨登門慰問遺孤,對坐作胡唄三契,梵響凌雲。接著誦咒數千言,聲音高暢,顏容不變。最後揮涕收淚,神氣自若。他的膽識、義氣,使人感愧。王導曾對帛屍梨蜜多羅說:“外國有君,一人而已。”帛屍梨蜜多羅答道:“若使我和常人一樣,今天豈能在這裡?”當時傳為佳言。帛屍梨蜜多羅性格清高,不學漢語,與東晉公卿交往,要靠翻譯。但他善於察言觀色,穎悟非常。往往不待翻譯,而已神領意得。大家無不讚嘆他的天縱奇才。他又擅長咒術,據說多有靈驗。當時江南尚未傳佛教咒法,他便主持譯出《大孔雀王神咒》、《孔雀王雜神咒》各一卷。又援弟子覓歷以“高聲梵唄”(即用梵言高聲唱讚頌佛、菩薩的短偈),傳至後代。對於咒法和讚唄在江南的傳播發展作出了貢獻。帛屍梨蜜多羅圓寂於東晉鹹康年間(公元343年),終年八十餘歲。朝野名公,都為之痛惜流涕。桓溫便常對身邊人說:“我小時候曾見過高座,便知他精神淵著,卓越出倫。”王導之孫王珉曾拜高座為師,曾為之作序曰:“天授英偉,豈俟於華戎?自此以來,唯漢世有金日禪;然日禪之賢,盡於仁孝忠誠,德性純至,非為明達足論。高座心造峰極,交俊以神,風領朗越,過之遠矣。”由此可見,帛屍梨蜜多羅在東晉公卿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帛屍梨蜜多羅生前曾在石子岡修頭陀行,死後即葬於該地。後來有僧人在其地建寺,名為“高座寺”。

帛元信

(生卒年待考),西域龜茲人(今新疆庫車)。著名魏、晉時期佛經翻譯家。著名的佛教《阿維越致遮經》,是晉孝武帝司馬炎太康五年(公元284年)農曆10月14日由沙門法護所譯,其梵本乃法護於敦煌得自龜茲副使美子侯;據史籍《正法華經·後記》中記載:晉太康七年(公元286年)農曆8月10日,法護在翻譯《正法華經》時,有天竺沙門竺力與帛元信二人共同參校,帛元信蓋即為龜茲國來華之居士。

帛法炬

(生卒年待考),西域龜茲人(今新疆庫車)。著名魏、晉時期佛經翻譯家。據史籍《開元錄》記載,西晉惠帝司馬衷執政時期(公元291~306年),與法立共譯經典四部十兩卷的僧人法炬,當法立歿後,又自譯四十部五十卷經籍,一般經典皆未明記法炬的氏族出身,但在《出三藏·記集》卷九中則記載了“帛法炬亦是博學道士”之語。譯經僧人法巨也姓帛,亦為與龜茲國有關係之人。

帛 遠

(生卒年待考),亦稱白遠,原姓萬氏,字法祖;河內人(今河南沁陽)。著名魏、晉時期佛經翻譯家。帛遠譯有《大乘方》部中的《菩薩逝經》一卷、《菩薩修行經》一卷、《嚴淨佛土經》兩卷、《大乘如來藏經》一卷、《郁伽羅越問菩薩經》一卷、《等集三昧經》一卷、《惟逮菩薩經》一卷、《如來興顯》一卷,《秘密部》中的《無量破魔陀羅尼經》一卷、《檀特陀羅尼經》一卷,以及《阿含部》經典共十六部十八卷等經支。帛遠曾師事龜茲國僧人,因此改其姓氏為“帛”,顯然與龜茲國帛氏高僧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