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特

布爾特

阿德里安·布爾特(Adrian Boult,1889-1983),中文名: 阿德里安·布爾特英文名: Adrian Boult籍貫: 切斯特性別: 男國籍: 英國出生年月: 1889年去世年月: 1983年所處時代: 近現代職業: 音樂指揮家 畢業院校: 萊比錫音樂學院成就: 20 世紀上半葉最著名的英國指揮家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德里安·布爾特
  • 外文名:Adrian Boult
  • 國籍:英國
  • 籍貫: 切斯特
人物簡介,人物歷史,人物成就,

人物簡介

穩重深邃、端莊明快的多風格大師——布爾特
布爾特
(Adrian Boult, 1889—1983)
在20 世紀早期的英國指揮大師中間,布爾特是一位有些出奇的人物,這位指揮大師首先與眾不同的是,他是英國眾多的一流指揮家中間壽命最長的一位,他從上個世紀的1889 年誕生以來,直到本世紀的1983 年才以94 歲的高齡去世,比素以高壽著稱的指揮泰斗托斯卡尼尼還多活了四歲,這的確不能不說是音樂界中的一個奇蹟般的例子,然而更重要的是,他那精湛的指揮藝術,也同他那長壽的生命一樣,成為20 世紀現代指揮藝術中最具生命力的寶貴財富之一,所不同的是,長壽的生命畢竟會終結的,而那充滿著燦爛光彩的指揮藝術,將會永遠作為人類音樂藝術的珍品而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人物歷史

阿德里安·布爾特是20 世紀上半葉最著名的英國指揮家之一。他於1889年出生在英國的切斯特,早年曾在牛津大學的基督教會學院中學習,但卻一直跟隨一位叫艾倫的音樂家學習音樂。1912 年,23 歲的布爾特來到了德國的萊比錫,進入了著名的萊比錫音樂學院,在這段留學的日子裡,他有幸拜在了世界著名作曲家馬克思·列格的門下學習,受到了很大的教益和啟發。在萊比錫期間,布爾特還跟隨當時的大指揮家尼基什學習指揮,他在這段時間中潛心地研究尼基什的指揮法,從中得到了許多日後使他受益匪淺的東西。1919 年,布爾特回國擔任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教授,並開始了廣泛的指揮活動,這時,他已在歐洲指揮界中獲得了一定的名聲,當時英國許多活躍的、年富力強的作曲家,如埃爾加、沃安·威廉斯和霍爾斯特等人所創作的作品,不少都是由他來指揮演奏的。與此同時,他還經常指揮佳季列夫芭蕾舞團在英國的演出以及皇家科文特花園歌劇院的歌劇演出。 1924 年到1930 年,他擔任了六年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此後便從1930 年開始在著名的BBC 交響樂團中擔任音樂指導與常任指揮,直到1950 年,他才由另一位英國指揮大師馬爾科姆·薩金特接替而辭去了BBC 交響樂團常任指揮的職務,而轉為擔任了另一個聞名的大交響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的常任指揮。布爾特除了擔任以上一些英國最有影響和威望的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以外,還曾在世界上的許多樂團中擔任過客席指揮,其中名聲最大的樂團有美國的NBC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和西班牙的帕勃羅·卡薩爾斯樂團等等。
布爾特作為一個出色的指揮人才,很早就已顯露出過人的才華,早在1915 年他年僅26 歲時,就已是當時的利物浦愛樂協會中最年輕的指揮家了。後來,他在其業績驚人的一生中,曾經享受了許多藝術上的殊榮,比如他曾被愛登巴勒大學授以“名譽音樂博士”的稱號,還曾獲得過英國愛樂協會所頒發的金質獎章,1937 年2 月,他還被英國皇家封以爵士稱號,成為為數不多的享有此殊榮的藝術家之一。
進入到本世紀60 年代以後,布爾特重又回到了皇家音樂學院擔任教授,這一次他從1962 年—直任職到1966 年,以後,由於健康上的原因,他逐步退出了音樂界,1979 年正式告別樂壇而退休。
布爾特是指揮大師尼基什的學生,因此他多年致力於研究尼基什的指揮藝術,在這方面有著十分獨到的見解,在他看來,尼基什是指揮藝術史中一位不可多得的技巧大師,從專業技術上來看,他是指揮棒技藝最出色、動作最簡練的指揮家,在對樂隊的訓練和對樂曲的處理方面,都可以說是一位有著絕妙的方法和神奇魅力的大師。對此,布爾特曾多次專門撰文論述過,由於尼基什是上一世紀的指揮家,幾乎沒給後人留下什麼高質量的唱片,(由於早期錄音技術不完善的原因)因此,布爾特對尼基什指揮藝術所做的系統闡述,就顯得不但具有歷史意義,而且更加具有現實意義了。
布爾特雖是一個英國指揮家,然而他卻是在德國學習的音樂,他的作曲教師馬克思·列格是一個典型的德國風格的作曲家,而他的指揮教師尼基什又是一位匈牙利人,並且是浪漫主義指揮藝術的首創者,這樣,布爾特一開始便接受的是一種多風格的教育,並且將這種多風格的特點吸收到了自己身上,這也正是他後來不但善於指揮本國作曲家的作品,而且對俄國作曲家的作品、捷克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德國作曲家作品也十分精於演釋的原因。然而,作為一個地道的英國血統的指揮家,布爾特的身上是具有著很強的民族性的,他一生雖指揮了大量的不同國籍作曲家的作品,但其最為擅長的,仍然是英國作曲家的作品,在他擔任英國主要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及在別國樂團中擔任客席指揮時,他始終將介紹推廣本民族作曲家的作品的任務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許多權威性的評論家都認為,對英國作曲家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是他一生事業中最突出的貢獻,一些在本世紀初期最有名望的英國作曲家,都與他有著良好的關係,其中埃爾加、沃安·威廉斯和霍爾斯特,還與他結成了生活上的密友。值得提出的是,霍爾斯特那首精彩紛繁的管弦樂組曲《行星》,就是布爾特在1918 年指揮首演的。
布爾特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也是一位較為客觀性的指揮家,他對待總譜非常認真,往往在指揮一部作品之前總要反反覆覆地研讀總譜,立爭達到忠實於原作的程度。他對那種對作品還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憑藉自己的想像而自由發揮的作法頗不以為然,認為這樣的做法“固然能夠使一些少數聽眾的精神感到愉悅,但卻不會給思維健全的聽眾帶來那種深刻的、生氣勃勃的表演所產生的影響”。他曾說到:“也許我如此準確地表達樂譜的含義,會冒著別人稱我的演奏枯燥無味的危險,但是我決不願用不自然和過分的處理來裝飾總譜,因為這樣會導致作品的基本思想得不到揭示”。布爾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在準備排練一部作品前,總是先以較快的速度將總譜通讀幾遍,特別將作品的形式及各部分的平衡、調性結構及感情和力度的高潮等方面的特點牢牢地記住,對於較複雜的作品和段落,尤其是現代主義作品,他還會細心地將作品的難點先在鋼琴上彈幾遍,以便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記憶,他就是如此嚴肅認真地對待他所從事的事業的。
布爾特不但是一位出色的指揮大師,而且還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他在一生中曾先後兩次擔任過皇家音樂學院的指揮教授,培養過許多有才華的青年指揮家。在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他總結出了一套完整而珍貴的教學經驗,針對青年指揮家在專業素質方面的培養,他曾提出了九條作為指揮家應具備的準則:1.應當掌握四、五種樂器的演奏方法。2.應當具備一定的樂隊演奏經驗,最好曾在樂隊中演奏過各種不同的樂器。3.應當參加合唱隊的工作。4.應當熟悉配器法和作曲法,從作品結構、樂句處理等方面的角度來熟悉作品。5.應當清楚地了解各種音樂流派的風格特點。6.應當有領導者的才能和勤奮的精神與高度的耐心,還需具備心理學家的才能和結實的身體,要始終保持良好的情緒與修養。7.應當完善地掌握指揮技術,特別是指揮棒技術。8.應當通曉音樂史和各種音樂文獻。9.應當精通各種姊妹藝術。

人物成就

布爾特除了以上提到的輝煌業績以外,還是一位出色的指揮藝術理論家,他在這方面曾撰寫過多部著作,其中以《指揮法手冊》和《論指揮藝術》最為知名。多年來,他認真觀摩和研究了許多在他前一輩及與他同輩的指揮大師們的排練和演出,並對他們的指揮風格和優缺點都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歸納,這些指揮大師包括尼基什里希特魏因加特納托斯卡尼尼、富爾特文格勒、布魯諾·瓦爾特托馬斯·比徹姆、亨利·伍德和理查·施特勞斯等人。他對這些大師指揮藝術風格的闡述,對後人們進一步了解這些大師的藝術特點,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布爾特是一位在國際上異常活躍的指揮大師,在他有生之年,曾與許多傑出的音樂家合作演出和灌制唱片,例如他曾與小提琴大師耶胡迪·梅紐因合作錄製過埃爾加的《b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唱片,還曾與韓國女小提琴家鄭京和合作錄製過布魯赫的《g 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的唱片。此外,他指揮錄製的亨德爾的清唱劇《彌賽亞》也是非常有名的,早年的一次錄製還曾獲得法國頒發的ACC 唱片大獎。
布爾特不論在英國範圍內還是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位德高望眾的指揮大師,他畢生為英國的音樂事業而奮鬥,1969 年,80 歲的布爾特還榮獲了英國皇家頒發的“榮譽侍從”的稱號,加上他以前獲得過的各種頭銜和稱號,他已成為英國音樂家中榮獲榮譽稱號最多的人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