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哈齊姓

布爾哈齊布爾哈齊,讀音作bù ěr hā qí,滿語為Burhaci Hala,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布爾哈齊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世居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女真族引為姓氏者。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布氏、步氏、哈氏、齊氏、把氏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爾哈齊姓
  • 外文名:Buhatong surnamed Qi
  • 拼音:bù ěr hā qí
  • 滿語:Burhaci Hala
  • 源於:蒙古族
  • 基本介紹:布爾哈齊[布爾哈齊、布林哈赤
基本信息,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基本信息

布勒哈齊,讀音作bù ěr hā qí(ㄅㄨˋ ㄦˇ ㄏㄚㄑㄧˊ),突厥語為“Bolghazi”,滿語為“Burhaci”]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中亞地區希瓦汗國君主孛兒只斤·阿布爾·哈齊·把阿都兒汗之後,屬於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據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蒙古族布爾哈齊氏,亦稱布爾哈赤氏,源出突厥阿布爾·哈齊·把阿突兒汗(公元1643~1665年)之後裔,世居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女真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urhaci Hala。在孛兒只斤·阿布爾·哈齊·把阿都兒汗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阿布爾哈齊氏,後省稱布爾哈齊氏,在公元十六~十七世紀,布爾哈齊氏族人不斷遷入並定居在新疆的喀什噶爾、葉爾羌、阿克蘇等地,其中大部分是商人,也有農民、手工業者及一些文人學者,後來還有遷居至烏魯特地區者(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明、清時期就有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維吾爾族、女真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urhaci Hala。
在清朝中葉以,蒙古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維吾爾族、女真族布爾哈齊氏多冠漢姓為布氏、步氏、哈氏、齊氏、把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布爾哈齊氏是蒙古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維吾爾族、女真族共有姓氏,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布氏、步氏、哈氏、齊氏、把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喀什噶爾、阿克蘇、興安、遼東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興安盟:二十世紀末以來,考古工作者在興安盟境內陸續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證明大約在距今三千年至一萬年間,興安盟就有人類活動。春秋戰國到秦朝時期,興安地區是東胡族人的遊牧之地。漢、魏、晉諸朝時期為鮮卑族屬地。南北朝時期為室韋屬地。唐朝時期,興安地區分別隸屬於室韋、松漠、饒樂三個都督府。遼郭時期為上京道泰州轄地。金國時期為臨潢府泰州轄地。金過時期在金大定年間開始修築規模宏大的金長城,總長近五千公里,在興安盟境內通過的共有四條。元朝時期,興安地區歸遼陽行省州所轄,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統一中國北方後,分封近戚功臣,興安盟一帶為其三弟帖木哥斡赤斤的封地。明朝時期為泰寧衛轄地。清朝時期,居住在興安盟一帶的主要是科爾沁蒙古,清政府對蒙古地區的管理,實際上沿襲了滿洲八旗制度,即拆散蒙古部落,編成盟旗,使其互相制約,無法聯合。民國時期,延續了清朝時期的蒙古封建王公制度,盟旗的設定和區域均未改變。值得一提的是,震驚中外的“中村事件”就發生在興安盟科右前旗的察爾森鎮,此事件後來被日本侵略者作為藉口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後,日寇的鐵蹄踐踏著我國東北的大好河山。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6月,興安盟在“偽滿洲國”統治下設立興安省,省府駐王爺廟(今內蒙古烏蘭浩特)。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蘇聯政府對日寇宣戰後,王爺廟的日偽分子處於極度混亂狀態。8月11日,偽“興安陸軍軍官學校”的四百多名青年軍官學生起義,投向人民的懷抱。後來,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關懷領導下,成為內蒙古人民革命鬥爭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1月16日,內蒙古東部葡些民族上層人士,在興安盟的葛根廟召開了東蒙人民代表大會,宣布成立東蒙自治政府,並建立了東蒙自治軍。興安盟也同時成立,上屬東蒙自治政府,下轄五旗一街:西科前旗、西科中旗、西科後旗、喜扎嘎爾旗、扎賚特旗、王爺廟街。對興安盟人民來說,最光榮、最值得紀念的事情是在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5月1日在興安盟王爺廟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推進內蒙古自治運動的統一,中國共產黨於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11月在張家口成立了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3月,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和東蒙自治政府的代表洪於承德,經過反覆協商,4月3日正式通過決議,確認中國共產黨是內蒙古自治運動的領導者,民族區域自治不是獨立自治。“四三”會議後在東部區成立了自治運動聯合會東蒙總分會。5月15日,東蒙總分會在王爺廟召開節東部地區臨時代表會議,宣布撤銷東蒙自治政府,成立由東北人民政府和內蒙古自治動聯合會雙重領導的興安省人民政府。隨著自治運動的深入發展,內蒙古地區的各族人民要求成立自治政府的呼聲十分強烈。中共中央於1947年3月發出批示,決定成立統一的內蒙古自治政府。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遵照中央指示,在王爺廟隆重召開了有各盟旗、各民族、各階層392名代表參加的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以烏蘭夫為主席的內蒙古自治政府。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宣布正式成立,從此,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區誕生,為中國實行少數民族區域自治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王爺廟改為烏蘭浩特市。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以後,興安盟的建制和歸屬,曾經變更了幾次。1947年自治政府成立不久,興安盟歸自治政府直接領導。1952年,內蒙古成立東部區行政公署,駐烏蘭浩特市,興安盟的建制隨之撤銷。原興安盟與呼納盟合併,改稱呼倫貝爾盟。1969年隨著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的變更,原興安盟的扎賚特旗隨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科爾沁右翼前旗、突泉縣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隨通遼劃歸吉林省。1979年內蒙古自治區恢復原建制,扎賚特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突泉縣劃回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右翼中旗仍屬通遼。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重新恢復了興安盟建制。
喀什噶爾: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地區,是中國西部門戶重要交通樞紐。漢朝時期,喀什地區為疏勒國屬地,隸屬大漢西域都護府。在兩《漢書》、《魏書》、《隋書》、新舊《唐書》、《宋史》中均稱作疏勒國。唐朝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設疏勒都督府。宋朝時期為喀喇汗王朝的陪都。元朝時期稱乞思合兒、可失哈耳、可失哈里、乞失哈里等。在《明史》中稱作哈實哈兒,為東察合台汗國重鎮。清朝時期稱喀什噶爾。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設喀什噶爾參贊大臣,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設喀公地點噶爾道。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改稱喀什行政區,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改為喀什督察專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先後設喀什專區、南疆行政區、喀什地區等。歷為官衙、公署所在地。1952年從疏附縣析置喀什市。“喀什”系“喀什噶爾”的簡稱,是突厥語“玉石”之意,“噶爾”系古波斯語“石山”之意,“喀什噶爾”即“玉石之山”之意。另據《西域同文志》記載:“喀什謂石色。噶爾,謂磚房。其地富遮多磚房,故名”。據語言學方面的考證,認為“喀什噶爾”是古和田塞語,意為“玉石之城”。2000年,喀什市轄四個街道、四個鄉。如今的喀什市交通四通八達,每天有往返於烏魯木齊的航班,公路向東北一千四百七十三公里可達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向東南五百公里可達和田市和西藏的阿里地區,向西北一百八十公里可抵中國與吉爾吉斯共和國邊境的吐爾尕特口岸,向西南四百二十公里可通紅其拉甫口岸接中巴國際公路。
阿克蘇:“阿克蘇”是維吾爾族語,意為“清澈的水”。漢朝時期,阿克蘇為姑墨國地。隋、唐時期,為跋祿迦,亦稱亟墨,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置姑墨州,隸屬安西都護府。宋朝時期為西遼政權所轄。元、明時期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稱為阿速。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派軍平定準噶爾叛亂,將地名定為阿克蘇。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在阿克蘇設阿克蘇辦事大臣。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在阿克蘇設善後總局。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以東四城(焉耆、庫車、阿克蘇、烏什)置阿克蘇分巡兵備道,以阿克蘇置溫宿直隸州。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完成建州工作並修建阿克蘇新城,改漢稱,新城為阿克蘇道和溫宿直隸州治所。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升溫宿直隸州為府,市境為溫宿府直轄。本府即今阿克蘇市和阿瓦提縣的範圍。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4月,溫宿府本府改置阿克蘇縣,屬阿克蘇道。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以後,稱阿克蘇專區、阿克蘇地區。1956年將原縣轄丙等市阿克蘇市改設為阿克蘇鎮。1958年5月撤銷溫宿縣,其行政區域併入阿克蘇縣。1962年恢復溫宿縣建制,將1958年合併於阿克蘇縣的原溫宿縣的行政區域從阿克蘇縣劃出,歸溫宿縣管轄。1983年8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阿克蘇縣,設立阿克蘇市(縣級)。1984年5月7日成立阿克蘇市人民政府。1984年7月18日,撤銷阿克蘇鎮,將原鎮屬的四個街道辦事處升格為鄉建置。1999年城區增設南城街道辦事處。2000年,阿克蘇市轄五個街道辦事處、兩個鎮、五個鄉、一個虛擬街道、一個虛擬鎮、十四個虛擬鄉:蘭乾街道、英巴扎街道、紅橋街道、新城街道、南城街道、喀拉塔勒鎮、阿依庫勒鎮、依乾其鄉、拜什吐格曼鄉、托普魯克鄉、庫木巴什鄉、托喀依鄉、林園虛擬街道、兵團阿拉爾局虛擬鎮、良種繁育場虛擬鄉、紅旗坡農場虛擬鄉、兵團一團虛擬鄉、兵團二團虛擬鄉、兵團七團虛擬鄉、兵團八團虛擬鄉、兵團九團虛擬鄉、兵團十團虛擬鄉、兵團十一團虛擬鄉、兵團十二團虛擬鄉、兵團十三團虛擬鄉、兵團十四團虛擬鄉、兵團十五團虛擬鄉、兵團十六團虛擬鄉。阿克蘇總面積為一萬八千三百七十平方公里。
遼西郡:即以今遼寧省朝陽市為中心向西北延伸的一帶地區。戰國時期燕國初設遼西郡,秦朝時期將治所設在陽樂(今遼寧義縣),其時轄域在今河北遷西、樂亭,遼寧松嶺山以東、長城以南、大凌河以西地區。西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轄境漸小。東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柳城縣。魏、晉兩朝屬昌黎郡。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燕國、前秦國、後燕國時期屬昌黎郡,治所皆在龍城(今遼寧朝陽),前燕國曾移治於令支(今河北遷安);北燕國時期屬昌黎尹龍城,曾移治於肥如(今河北盧龍),北齊時期廢入北平郡,其後治所逐漸北遷,最後仍以龍城為中心。北魏時期屬營州昌黎郡龍城(和龍城)。東魏、北齊時期屬營州。隋朝時期屬柳城郡柳城縣,即今遼寧朝陽、義縣一帶。朝陽地區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其境內著名的“鴿子洞”古人類遺址,證明早在十多萬年前朝陽大地已有人類祖先繁衍生息,其境內的“牛河梁遺址”更是證明早在五千五百年以前就存在一個具有國家雛型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重大歷史發現,把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一千三百餘年,從此中華文明史即稱“上下六千三百年”,不再稱“上下五千年”。

堂號

喀什堂:以望立堂,亦稱疏勒堂、喀什噶爾堂、玉石堂。
姑墨堂:以望立堂,亦稱阿克蘇堂、清水堂。
泰寧堂:以望立堂,亦稱興安堂。
遼西堂:以望立堂,亦稱龍城堂。

歷史名人

布爾哈齊·阿岱:(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鑲黃旗人。著名清朝鑲黃旗都統、雲騎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