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憲

布憲

布憲,漢語詞語,拼音是bù xiàn,意思是古官名;頒布法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憲
  • 拼音:bù xiàn
  • 注音:ㄅㄨˋ ㄒㄧㄢˋ
  • 出處:《周禮》
解釋,出處,

解釋

1.古官名。掌刑法禁令。2.頒布法令。

出處

《周禮》謂秋官司寇所屬有布憲,設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及府、史、胥、徒等人員。掌執旌節宣布刑法禁令於四方。
《周禮·秋官·布憲》:“布憲,掌憲邦之刑禁。”
北周依《周禮》置帝官,其秋官認有布憲中大夫,正五命,以下有布憲下大夫、由布憲上士。所轄修閭、禁殺戮、禁暴、司寤中士、下士,也都襲用《周禮》秋官官名,惟掌瑾為蠟氏改名,禁游於《周禮》無據。各官職掌,分見各條,禁游的職掌不詳。
《國語·周語下》:“布憲施捨於百姓。故謂之嬴亂,所以優柔容民。”
《管子·立政》:“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憲於國。”
《文選·陸倕》:“《春秋》設舊章之教,《經禮》垂布憲之文。”張銑註:“憲,法也。言布法以示人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