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茲·布倫塔諾(布倫塔諾)

弗朗茲·布倫塔諾

布倫塔諾一般指本詞條

弗朗茲·布倫塔諾(Franz Clemens Brentano,生於1838年1月16日,逝於1917年3月17日)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意動心理學派的創始人。出生於萊茵河畔的馬利恩堡,逝於蘇黎世。

布倫塔諾著有《從經驗的觀點看心理學》,其追隨者包括亞歷克修斯·邁農、埃德蒙德·胡塞爾、卡濟梅爾茲·塔多斯基等許多著名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朗茲·布倫塔諾
  • 外文名:Franz Clemens Brentano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德國馬利恩堡
  • 出生日期:1838年 (戊戌年)1月16日
  • 逝世日期:1917年(丁巳年)3月17日
  • 職業:哲學家、心理學家
  • 畢業院校:慕尼黑大學、維爾茨堡大學、柏林大學和明斯特大學
  • 信仰:基督教
  • 主要成就:意動心理學派的創始人
  • 代表作品:《從經驗的觀點看心理學》等
人物生平,童年生活,求學歷程,學者生涯,學術體系,學科性質,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主要成就,確立了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開創了心理學中的人文主義先河,開創了與馮特不同的心理學研究取向,培養了大量心理學人才,出版著作,主要心理學著作,其他心理學書籍,哲學書籍,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童年生活

1838年1月16日,布倫塔諾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馬利恩堡。祖父是移居德國的義大利商人。布倫塔諾的家庭中有許多著名人物,他的叔叔和嬸嬸都是德國浪漫主義作家,他的哥哥曾因思想史方面成就獲得諾貝爾獎。布倫塔諾自小表現出音樂、繪畫和體育運動的天賦,受家庭成員的寵愛。

求學歷程

17歲時,布倫塔諾開始接受神父教育,其先後在慕尼黑大學、維爾茨堡大學、柏林大學和明斯特大學攻讀哲學。
1864 年布倫塔諾取得杜平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在符茲堡被任命為神父。

學者生涯

1866年任符茲堡大學講師,講授和撰寫亞里士多德哲學。
1865年-1866年布倫塔諾開始在維爾茨堡大學演講,他的學生包括卡爾·斯圖姆夫和安東·馬蒂。
1869年布倫塔諾寫文反對教會關於教皇無過失的主張。1972年教會通過上述教義,於是布倫塔諾遂放棄晉升教授機會、辭去神父教職,轉信基督教。
1874年布倫塔諾發表了《從經驗的觀點看心理學》。
從1874年到1895年,布倫塔諾任教於維也納大學。1882年布倫塔諾與一女性天主教徒相戀,但因奧國不能和曾任神甫訂婚的規定而辭去教職。婚後,布倫塔諾又回維也納大學任教,直至1895年。他的學生中有著名的心理學家埃德蒙德·胡塞爾亞歷克修斯·邁農克里斯蒂安·馮·厄棱費爾魯道夫·斯坦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等人。
1894年,布倫塔諾的妻子去世,同時他又罹患眼疾,之後辭職移居到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又搬到蘇黎世
1917年在蘇黎世去世。

學術體系

學科性質

布倫塔諾宣稱心理學是一門經驗科學。他主張經驗是一種關於經驗的經驗,心理學家應運用經驗方法來研究關於心理現象的經驗。這種經驗與人的內部世界相聯繫,通過內部知覺來獲得。
同時,布倫塔諾指出心理學既是一門理論科學,又是一門套用科學。心理學是關乎個體以及社會教育理論的科學基礎。心理學知識能提供個體活動的思想基礎,也為社會教育指明方向。

研究對象

布倫塔諾的意動心理學關注精神活動、意識與其對象的關係以及存在的時間性。因此在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上,布倫塔諾認為心理學的任務為心理元素的分析和確定由心理元素構成心理複合體的原理與規律。
心理現象或意識的本質是意向性的,一切意識都是關於對象的意識。布倫塔諾認為,心理學不是研究感覺、判斷、情感等心理的內容,而是要研究感覺、判斷、情感等心理的活動即意動。意動和內容是有區別的。比如,我看見一種顏色,顏色就是內容,看見則為意動;聽見一首歌,歌就是內容,聽見則為意動。
布倫塔諾將意動分為三類:
  • 表象的意動,包括感覺、想像話動等;
  • 判斷的意動,包括知覺、認識、回憶活動等,如我知覺、我承認、我回憶等;
  • 愛惜的意動,包括情感、意志、欲望活動、決心等。
其中表象的意動是最基本的,其他兩類意動都是在它的基礎上形成的。

研究方法

布倫塔諾認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
弗朗茲·布倫塔諾(布倫塔諾)
一是內部知覺或反省,這是經驗的主要來源,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但是在心理學研究中,內省實際上是不可能。因為當研究者把注意集中於內部進行的心理活動時,這種內部的心理活動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變化。比如人在盛怒之下觀察其內心的氣憤狀態時,如果被測對象已經知道自己在發怒,那他的怒氣就會消失,研究者就無從觀察。然而布倫塔諾指出,研究者可以通過內部知覺來對心理狀態進行反省,從而進一步研究。
第二種是觀察法,即觀察他人的言語報告或自傳、動作以及其他表現。此外,布倫塔諾還主張對兒童、動物、心理變態的人以及不同的文化進行研究。布倫塔諾認為,決定性的實驗依附於思辨,有助於決定兩種對立的概念,心理學家要嘗試建立心理學的體系,無疑是要採用這一方法;而系統性實驗僅僅局限於一些細節的實驗,過於強調方法本身,其效果適得其反。

主要成就

確立了心理學的基本觀點

布倫塔諾指出,心理學家應該從心理學的大處著眼,不拘泥於細節地實驗,這樣心理學才不至於迷失於實驗方法之中。這一主張不但給當時大搞實驗熱潮的心理學界敲響一記警鐘,也給一個世紀之後的今天幾乎仍然以實驗為主的心理學的發展以深思。

開創了心理學中的人文主義先河

布倫塔諾也開創了心理學中的人文主義先河。馮特在低級心理過程的研究中,艾賓浩斯在記憶過程的研究中借鑑的都是自然科學的模式,使用的是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其典型的特徵是把心理現象當做自然現象和物理現象進行研究。而布倫塔諾認為心理現象不同於物理現象,心理現象的最大特徵是意向性,因而心理現象的研究不能混同於物理現象的研究。
布倫塔諾的這一觀點體現了心理學中的人文主義思想,是心理學中人文主義的雛形。

開創了與馮特不同的心理學研究取向

在實驗心理學建立的初期,大部分心理學家在馮持的影響下關注意識內容的探討,分析意識的內容和結構成為實驗心理學的主要工作。布倫塔諾反對這種研究模式,提出心理學研究的是意識的活動,而不是意識的內容,心理學要研究心理過程,而不是心理的內容。意識的活動和心理過程都屬於機能方面,布倫塔語強調心理學的人文價值和意義,開創了心理學的人文研究取向。
此外,他還主張心理學是一門關於未來的科學,堅持心理學既是一門理論科學又是一門套用科學,這是布倫塔諾不同於馮特的地方,具有重要的理論與歷史意義。

培養了大量心理學人才

布倫塔諾在維也納大學從教整整20年,培養了許多弟子,其中一些成為心理學史上的著名人物,如格式塔心理學的先驅厄棱費爾、精神分析的創始人弗洛伊德、樂音心理學家斯頓夫、現象學心理學的創始人胡塞爾、奧地利心理學的創立者麥農等等。可以說布倫塔諾同馮特一樣為心理學的建立培養了一批人才,成為科學心理學早期的締造者之一。

出版著作

主要心理學著作

弗朗茲·布倫塔諾(布倫塔諾)
1874年布倫塔諾出版了他影響最大的著作《從經驗的觀點看心理學》,本書現象學心理學的奠基之作。書中探討心理學的本質、心理學的獨特價值、心理學的對象、心理學的方法,以及心理學與哲學的關係;並研究了一般的心理現象,指出了心理現象和物理現象的區別,並對內部意識和意識的統一進行了分析。

其他心理學書籍

年代
書名
1907
《感覺心理學》
1911
《心理現象分類》
1982
《描述心理學》

哲學書籍

年代
書名
1889
《倫理知識的起源》
1930
《關於真理與自明性》
1952
《倫理學的基礎與建構》
1954
《宗教與哲學》
1956
《關於正確判斷的學說》
1959
《美學綱要》
1966
《拋棄非實在的東西》
1987
《論上帝的存在》

人物評價

惠特海默指出:“布倫塔諾或許是一位理論家而非實驗家。”
葉浩生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布倫塔諾的影響比馮特更為持久,因為馮特是作為心理學的組織和建立者而被載人心理學的史冊的,他的心理學概念和理論則被現代心理學家所忽略。布倫塔諾則不同,他關於意動的觀點,特別是有關心理現象與物理現象的區分對現代人文主義傾向的心理學家產生了持久的影響。幾乎每一位人文傾向的心理學家在反對科學主義霸權、主張“人”的研究不同於“物”的研究的同時,都會追溯其思想淵源至布倫塔諾。可以說,布倫塔諾的思想觀點在心理學的發展史上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車文博稱這位德國意動心理學派的創始人“開闢反馮持主義的歐洲機能心理學研究的新取向,促進奧國學派與形質學派的發展,並且對目的心理學、精神分析和完形心理學均有推動作用,其理論影響直至今日。”
胡塞爾認為,沒有布倫塔諾的意向性學說,就不會有他的現象學的發現,也不會有“自明性理論”。存在主義大師海德格爾正是在布倫塔講的博士論文《論亞里士多德關於布在的多種意義》的引導下才決定轉問哲學的,決心終生追求“存在”。麥農的對象論也直接受到布倫塔諾的影響,後者的“內在價值’’學說對厄棱費爾的價值哲學、以及後來柯勒的價值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