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魯剌思姓

巴魯剌思姓

巴魯剌思是蒙古族姓氏之一,來自巴魯剌思氏部。巴魯剌思氏是蒙古部落,源出尼倫蒙古,祖先可追溯至哈剌察兒,與成吉思汗同宗(大家也是起源於勃端察兒),這部落在草原時代著名人物是忽必來,他降服了葛邏祿人。在欽察汗國也有他們。巴魯剌思[巴魯剌思、巴魯喇思、八魯剌思、巴魯喇斯、巴魯剌、八魯剌,讀音作bā lǔ lá sī(ㄅㄚ ㄌㄨˇ ㄌㄚˊ ㄙ),突厥語為“Baroulés”,滿語為“Balulas”]。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魯剌思
  • 外文名:bā lǔ lá sī
  • 來源:尼倫蒙古
  • 得姓始祖:乞顏·巴魯剌岱
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古老的乞顏部分支尼魯溫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巴魯剌思氏是古代蒙古族尼魯溫諸部之一。據史籍《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的八世祖乞顏·蔑年土敦的第三個兒子叫乞顏·合赤兀,乞顏·合赤兀的兒子長得魁偉雄壯,飯量很大,因此又取名叫“巴魯剌岱”。乞顏·巴魯剌岱後來組建了著名的巴魯剌思部落,其後人形成了巴魯剌思氏,亦稱巴魯剌氏、八魯剌氏,古突厥語(吐火羅文)為Baroulés,在北宋後期,巴魯剌思部發生了分裂,一部分部眾在巴魯剌思·忽必來的率領下歸附了孛兒只斤·鐵木真,而其餘的部眾卻在著名的“十三翼之戰”中與札答蘭部等聯合,與孛兒只斤·鐵木真為敵。但在“十三翼之戰”後不久,這部分族人也紛紛歸附於孛兒只斤·鐵木真,仍稱巴魯剌思部。後來,巴魯剌思部參加了由孛兒只斤·鐵木真指揮的統一蒙古各部的系列戰爭,屢建功勳。
在大蒙古汗國正式建立之後,巴魯剌思部的巴魯剌思·忽必來、巴魯剌思·忽都思、巴魯剌思·布魯罕、巴魯剌思·合剌察兒均因功受封為千戶長,其中的巴魯剌思·忽必來還被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賜封為“雲都赤”(佩刀侍衛),總管大蒙古汗國的軍務。後來巴魯剌思·忽必來統兵西征西突厥的哈剌魯國,迫使穆薩·阿爾思蘭汗歸降,從此,一部分突厥族人融入了巴魯剌思部。公元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在將四大汗國分封給諸子時,巴魯剌思部的大部份族人皆隨孛兒只斤·察合台西遷,成為了察合台汗國的核心部眾。到了公元十四世紀中葉,巴魯剌思氏家族首領巴魯剌思·帖木爾·穆罕默德顛覆了察合台汗國,締造了歷史上著名一時的大帖木爾汗國。隨後,其後裔子孫又向亞洲東南部地區發展,在恆河流域建立了國祚長達三百三十餘年的印度莫臥兒王朝,直到公元十九世紀中葉被英國殖民者征服。
如今,其廣泛分布在印度次大陸、人口達六千七百餘萬的後裔子孫,絕大多數已經不知自己原來就是出自中國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族巴魯剌思氏族人後裔了。巴魯剌思氏家族後來又分衍出許多姓氏分支,比較著名的有兀出乾氏、額爾點圖氏、也額氏、脫朵延氏等等。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lulas Hala。
在明朝中葉以後,蒙古族巴魯剌思氏即已經多冠漢姓為巴氏、魯氏、包氏、寶氏等;在清朝中葉以後,滿族巴魯剌思氏亦多冠漢姓為魯氏、包氏、俟氏、司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巴魯剌思氏是尼魯溫諸部之一。據《蒙古秘史》載,成吉思汗八世祖蔑年土敦的第三個兒子叫合赤兀。合赤兀的兒子長得魁偉雄壯,茶飯量很大,取名叫巴魯剌岱。巴魯剌岱組織了巴魯剌思氏族,其後人形成巴魯剌思姓氏。巴魯剌思部後來發生分裂,部分部眾在忽必來等人率領下歸附貼木真,其餘人在“十三翼之戰”中同札答蘭等部聯合,與貼木真為敵。戰後不久,這部分人也歸附貼木真,參加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屢建功勳。蒙古汗國建立時,該部忽必來、忽都思、布魯罕、合剌察兒等,均因功受封為千戶長,其中忽必來被封為“雲都赤”(佩刀侍衛),總管軍務。後來統兵西征哈剌魯,迫使阿爾思蘭汗歸降。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分封諸子時,巴魯剌思部的大部隨察合台西遷,成為察合台汗國的民眾。
十四世紀中葉,乘元朝滅亡之際,巴魯剌思氏帖木爾,推翻了衰微得察合台汗國統治,建立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得帖木爾汗國,自立為汗、先滅西亞的伊兒汗國,後攻欽察汗國,1398年攻入印度(當時的印度稱這部人為“莫臥兒”)。經過30餘年的征戰,把原為蒙古四大汗國中的三個由他來統治,國土擴展到南越恆河(印度),北抵莫斯科,成為成吉思汗之後又一幅員遼闊的大汗國,1405年,帖木爾率領20萬大軍越過錫爾河,企圖遠征中原,但不久病死於軍中。帖木爾死後,諸子相爭,汗國分裂。1500年,烏茲別克汗昔班尼征服其全境,帖木爾汗國遂亡。巴魯剌思氏還出了一位名氣很高的人 ,叫烏魯克博黑,他是元代科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烏魯克博黑從15歲開始,在撒馬爾罕城從事艱難的天文研究,經過30年的刻苦鑽研,在糾正前人誤差的基礎上,創繪出《新天文表》一書,共四部,對日、月及 1018顆星的位置,繪出了詳盡的圖示,達到了當時天文研究成果的最高峰。從十六世紀初開始,烏魯克博黑的《新天文表》一書先後有英文、俄文、印度文、拉丁文等多種文字出版。
巴魯剌思氏又分出許多分支,諸如:兀出乾氏、額爾點圖氏、也額氏、脫朵延氏等。

遷徙分布

巴魯剌思氏複姓是蒙古族、突厥族、滿族、鄂溫克族共有的古老姓氏,歷史悠久而又輝煌,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巴氏、魯氏、包氏、寶氏、俟氏、司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漠北、遼西、河南、太原、京兆為郡望。
今河北省、山西省、陝西省、江蘇省、河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台灣省、蒙古國、土耳其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匈牙利共和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印度共和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西班牙王國、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緬甸聯邦等國家和地區,均有巴魯剌思氏以及分衍的漢化巴氏、魯氏、包氏、寶氏、俟氏、司氏等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漠 北:在歷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動中心。從秦朝末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起至清朝統稱“漠北“。漢朝時期所稱的漠北,主要指蒙古高原一帶,因其大部分位於長城以外的戈壁沙漠的北面,故稱漠北,比照現在的政區,主要分布在蒙古國(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貝加爾湖流域及葉尼塞河上游一帶,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南以戈壁為界,東大致到克魯倫河,西以杭愛山,阿爾泰山一線。在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88年),出於主動打擊匈奴的需要,漢人才第一次深入到陰山以北的大沙漠中。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的政權多建庭於漠北,這樣與南面的農居民族政權隔了一個大漠,有利於揚長避短。但像匈奴和突厥自身分裂後,南匈奴和東突厥都曾在一段時間內建庭於漠南,對漢族政權保持忠誠,然而其內心還是念念不忘重返漠北。
遼西郡:即以今遼寧省朝陽市為中心向西北延伸的一帶地區。戰國時期燕國初設遼西郡,秦朝時期將治所設在陽樂(今遼寧義縣),其時轄域在今河北遷西、樂亭,遼寧松嶺山以東、長城以南、大凌河以西地區。西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轄境漸小。東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柳城縣。魏、晉兩朝屬昌黎郡。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燕國、前秦國、後燕國時期屬昌黎郡,治所皆在龍城(今遼寧朝陽),前燕國曾移治於令支(今河北遷安);北燕國時期屬昌黎尹龍城,曾移治於肥如(今河北盧龍),北齊時期廢入北平郡,其後治所逐漸北遷,最後仍以龍城為中心。北魏時期屬營州昌黎郡龍城(和龍城)。東魏、北齊時期屬營州。隋朝時期屬柳城郡柳城縣,即今遼寧朝陽、義縣一帶。朝陽地區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其境內的“鴿子洞”古人類遺址,證明早在十多萬年前朝陽大地已有人類祖先繁衍生息,其境內的“牛河梁遺址”更是證明早在五千五百年以前就存在一個具有國家雛型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重大歷史發現,把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一千三百餘年,從此中華文明史即稱“上下六千三百年”,不得再稱“上下五千年”。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古稱“太原”有二: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稱“大原”,故址在周之西鄙涇洛之北,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北部地區,中心區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遺址一帶。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討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該地區。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
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堂號

漠北堂:以望立堂,亦稱大漠堂。
遼西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巴魯剌思·忽必來
(公元?~1211年待考),蒙古族,亦稱八魯剌·忽必來。著名大蒙古汗國開國將領、重臣。巴魯剌思·忽必來在蒙古民族中以雄勇著稱。巴魯剌思·忽必來早年攜帶弟弟巴魯剌思·忽都思、巴魯剌思·布魯罕、巴魯剌思·合剌察兒投靠孛兒只斤·鐵木真,隨從參加了統一蒙古各部的系列戰爭。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巴魯剌思·忽必來擁戴孛兒只斤·鐵木真為蒙古部汗,充任“雲都赤”(佩刀侍衛)。南宋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巴魯剌思·忽必來受命整頓軍紀,他對在戰爭中違令私掠財物地方阿勒壇、忽察兒等人予以懲治,籍設其所掠財物。南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巴魯剌思·忽必來充先鋒,率部征乃蠻部,以神勇威震群敵,戰功居多。南宋開禧二年(成吉思汗元年,公元1206年),大蒙古汗國建立時,巴魯剌思·忽必來以及弟弟巴魯剌思·忽都思、巴魯剌思·布魯罕、巴魯剌思·合剌察兒皆被封為千戶長,並總管汗國軍務,成為十大功臣之一,與兀良哈·者勒蔑、別速惕·哲別、兀良哈·速不台並稱“四獒”。
據阿拉伯學者拉施特在《史集》中的記載,巴魯剌思·忽必來所轄的千戶,隸屬於成吉思汗的第五子孛兒只斤·闊列堅。巴魯剌思·忽必來後來統兵西征西突厥的哈刺魯國,在南宋嘉定四年(成吉思汗六年,公元1211年),他迫使哈刺魯國君主穆薩·阿兒思蘭汗歸降,並攜其至怯綠連河行宮(今內蒙古克魯倫河)朝覲成吉思汗,不久因病逝世。
巴魯剌思·烏魯克博黑
(生卒年待考),蒙古族;撒馬爾罕人(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著名元朝科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巴魯剌思·烏魯克博黑從十五歲開始,就在撒馬爾罕城進行了艱苦而仔細的天文研究。經過長達三十年的刻苦鑽研,巴魯剌思·烏魯克博黑在糾正前人誤差的基礎上,創繪出著名的《新天文表》一書,共四部,繪出了詳盡的日、月及一千零十八顆恆星的位置的星圖,在當時為天文學研究的最精確結果。從公元十六世紀初開始,巴魯剌思·烏魯克博黑的《新天文表》一書先後有英、俄、印度、拉丁文、阿拉伯、法、德、日、高麗、西班牙等多種文字出版。巴魯剌思·烏魯克博黑對天文學的研究成果,是中國歷史對世界天文科學的重大貢獻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