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迪鄉

巴迪鄉

巴迪鄉位於維西縣境最北端,東、北兩面與德欽縣的霞若、燕門二鄉交接,南連葉枝鎮,西與貢山縣丙中洛鎮接壤,面積565.67平方千米。鄉政府駐巴迪村,距縣城 116公里。鄉境處於碧羅雪山山脈與雲嶺山脈之間,瀾滄江自西北流入,縱貫全境。最高海拔4 652米,最低 1790米,屬立體氣候。森林面積 59 000多畝,有 2個原始林區。此外群山凹地牧草旺盛,是良好的牧場。特產有大麻、胡黃連、山烏龜、雪蓮花、雪茶等名貴藥材以及羊肚菌、松茸、木耳、竹葉菜等。礦藏有鐵、鉛、銻。銅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迪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維西縣
  • 電話區號:0887
  • 郵政區碼:674606
  • 地理位置:維西縣北端
  • 面積:565.67平方千米 
  • 人口:10867人(2017) 
  • 車牌代碼:雲R
地理環境,歷史沿革,經濟情況,基礎建設,交通,水利,通訊,生態環境,社會事業,

地理環境

巴迪鄉位於維西縣西北部,是“維西北大門”,地處碧羅雪山山脈與雲嶺山脈之間。地理坐標為東經98°47´——99°08´,北緯27°44´——28°02´,東、北兩面與德欽縣的霞若、燕門二鄉相連,南接葉枝鎮,西與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鎮接壤,國土面積565.67平方千米。巴迪村民小組為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約113公里。
瀾滄江自西北流入,縱貫巴迪全境,形成境內高山峽谷,山巒連綿,地表崎嶇,江河縱橫的地形地貌,地勢呈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在麻幾娃,海拔為4880米,最低點海拔1620米,相對高差3260米。
巴迪鄉屬(中亞熱帶季風)立體氣候,氣候溫涼,降雨分布均勻。本期受雪山和瀾滄江的共同影響,其氣溫有冬暖夏涼,降雨量豐富的特點,也有山高一尺,水冷三分的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16.9°C,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6.8°C,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0.7°C,極端最高氣溫30.9°C,最低氣溫-9.6°C,年平均降雨量1096.5毫米,日照時數為1500——2000小時,無霜期270天。氣候受海拔高差變化而垂直變化,產生局部的小氣候,降雨量少,蒸發能力強,乾旱是境內主要的災害性氣候。

歷史沿革

在清代,鄉境北部的一些地方屬阿墩子汛的駐防區,民國年間屬葉枝區,曾有短暫時間(民國35年以後)由葉枝區析出設定過蒲底鄉。新中國建立後,較長時間屬第四區, 1960-1961年間曾一度設立過巴迪公社。1972年由葉枝公社析出設巴迪公社, 1988年成立鄉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及民族發布
全鄉6個行政村分別為結義村、羅義村、 巴迪村、 捧八村、真朴村、阿尺村 ,下轄55個自然村。 1995年末總人口 1771戶,7 390人。巴迪鄉是全縣藏族兩大集中地之一,藏族占總人口的對%左右;傈僳族占56%左右,此外有納西族、漢族等。

經濟情況

巴迪鄉是一個以傈僳、藏、納西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由於地處邊遠,氣候惡劣,受歷史、自然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與外界接觸較少,交通、通訊、文化等方面基礎設施差,社會發展層次低,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社會發展十分緩慢。
巴迪鄉山區面積占全鄉總面積的100%,屬省級重點扶貧鄉鎮之一。由於受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的影響,加之基礎設施的嚴重滯後,鄉域經濟以農牧業為主。糧食主要以玉米、小麥、青稞、稻穀為主。
鄉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多數高半、高寒山區糧食產量低,且雜糧居多,經濟收入少,據2005年末統計情況,全鄉尚有4340人生活仍處於溫飽線以下,占全鄉總人口的58.8%。
“十五”期間,加快結構調整步伐,逐步培育壯大支柱產業,進一步發揮地方優勢,發展特色經濟,不斷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通過長期的不懈努力,實現了全鄉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經濟總收入從2000年的662萬元增長到1175萬元,年均增長12.2%,其中第一產業收入從567萬元增長到977萬元,年均增長12.1%,第二產業收入從13萬元增長到25萬元,年均增長14%,第三產業收入從54萬元增長到73萬元,年均增長6.3%,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由2000年的543元增長到1239元,年均增長20%,糧食生產保持穩定,2000年全鄉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27808畝,總產量323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453公斤,由於實施了退耕還林、乾果基地等環境保護項目,在高半、高寒山區低產低質低效糧食種植地區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種植市場暢銷的經濟作物,由於加大優質作物的種植,大力推廣農業科技措施,繼續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糧食總產量307萬公斤,年均遞減1%,農民人均有糧425公斤,年均遞減1.3%。

基礎建設

交通

首先德維公路貫穿全境;其次,結義、阿尺打嘎村鄉村公路的相繼建設,使6個行政村先後通了車路;再次公中洛等一批村社公路的動工建成,在境內初步形成了一個省道與鄉道、村道相連的交通網路。

水利

水利基礎得到加強,鄉鎮供水工程,迪媽、捧八田間渠系的建成,里底大溝改造和者階田間渠系的動工建設等使我鄉水利基礎明顯得到強化。

通訊

鄉村政權得到加強,鄉綜合辦公樓、捧八、巴迪、真朴村委會建設完成交付使用。建成20個點人畜飲水項目,共解決了2501人飲水困難。解決了32個村民小組,1575戶的通電問題,使通電人口增至6908人,占總人口的92%。使全鄉通電率達91.8%。建成移動通信機站3座,使通信覆蓋率達90%以上。建成有線廣播電視網站10座,共受益15個村民小組,533戶,2265人。

生態環境

“十五”期間,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高度重視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工作
環境環境
,共加強了對44萬畝天然林和0.9萬畝公益林進行科學管護,建設完成退耕還林9491.5畝,並對⒈4萬畝退耕還林和乾果基地進行了補植補種、薅鋤和管理,建設完成了30600畝退牧還草工程項目,環境資源得到改善。同時加強林政管理,嚴厲打擊毀林開荒、亂砍濫伐和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各種不法行為。加強護林防火工作,不斷完善森林火災預警機制,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嚴格控制野外用火,對突發性森林火災,充分依靠民眾及時進行撲救。進一步規範土地管理,對在境內正在勘測、施工建設的水電開發項目,按國家、省、州、縣的有關要求,督促施工單位做好環境保護實施計畫。通過辛勤工作,使資源環境得到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全面促進了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社會事業

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效。教育事業有了新的發展,以鞏固掃盲和“普六”成果,紮實推進“普九”為重點,大力宣傳《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合理調整教學布局,進一步理順教育體制,有效整合教師資源,使教育事業不斷發展。2005學年末全鄉在校中小學生數達1041名,其中國小在校生數為771人,國小入學率達98.8%,國中在校生數為270人,毛入學率達77.8%。民族民間文化得到長足發展,成功舉辦了兩屆全鄉民族民間文藝調演,並初步挖掘和打造出一批以《阿尺木刮》為代表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精粹,積極參加州縣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激發廣大人民民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開創美好幸福生活的熱情和信心。不斷加強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使電視、廣播覆蓋面擴大到各村,更加豐富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計畫生育工作紮實有效,加強計畫生育法制宣傳教育,嚴格控制計畫外生育,認真落實好獎勵政策,實施少生快富工程,強化農村和流動人口的計畫生育管理和服務,不斷改善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2000年至2005年人口由7451人增加到7583人,淨增長132人,年均增長率為4‰。衛生工作卓見實效,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努力推進農村初級衛生保健,改善農村醫療設施條件,初步建立疾病預防體系,疾病救治體系,衛生和食品監督體系,重大疫情信息體系,應對各種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同時加大對疑難病診治的探索研究,努力改善農村民眾看病就醫困難問題。民政工作深入開展,以救助社會弱勢群體為重點,廣泛深入調查,認真落實社會救濟物資和資金,切實保障廣大鰥寡殘孤民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同時進一步加大抗災救災力度,加強救災物資和資金的跟蹤和管理,讓廣大受災民眾享有最基本生活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