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文學

巴西文學

巴西文學的歷史,可分為兩大時期:殖民地文學時期和民族文學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西文學
  • 性質:文學
  • 地區:巴西
  • 時期:殖民統治時期
歷史資料,殖民地文學時期,宮廷文學的產生,民族文學時期,浪漫主義作家,現實主義小說的興起,巴西現代文學的開始,新的時期,作家介紹,

歷史資料

殖民地文學時期

殖民統治時期的巴西文學以佩·瓦·德·卡米尼亞(?~1500)向葡萄牙國王報告發現巴西經過的信件為開端。信件對巴西的風土人情作了詳盡的描繪,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隨著殖民統治的建立,許多葡萄牙的冒險家、歷史家也來到巴西,他們以史詩等形式記錄了殖民者對當地居民的征戰,並對自然景物作了描述,這就是巴西最早的文學作品。一些出生於葡萄牙的作家如若澤·德·安希埃塔神父(1534~1579)、加夫列爾·蘇亞雷斯·德·索薩、曼努埃爾·達·諾布雷加(1517~1570)等,為巴西文學奠定了基礎。他們大多數的作品都以巴西紅木森林為題材,描寫累西腓州普通人民的生活。
17世紀,受西班牙作家貢戈拉的誇飾主義文風的影響,巴西文壇上巴羅克-貢戈拉派的詩歌風靡一時。17世紀後半葉,巴西的詩歌開始具有自己的特色。這個時期最重要的詩人是格雷戈里奧·德·馬托斯·格拉(1633~1696),他不僅寫愛情詩和田園詩,而且還寫了許多反映現實、揭露社會黑暗腐朽的作品,被稱為“地獄的嘴巴”。18世紀上半葉,巴羅克—貢戈拉派詩歌走到了極端,以曼努埃爾□貝特略□德·奧利維拉(1636~1711)於1705年寫的長詩《帕爾納索斯的音樂》為突出代表。這個時期的作品大多以甘蔗種植園為題材,描繪巴伊亞州的自然風光。

宮廷文學的產生

18世紀中葉以後,巴羅克—貢戈拉派詩歌僅在統治階級的客廳中流行,成為宮廷文學。同時,以內地礦區米納斯吉拉斯州為中心,湧現了一批有才華的作家和詩人,使巴西文學在一個不很長的時期內重新出現了繁榮。其代表人物是若澤·巴西利奧·達·加馬(1741~1795),他的長詩《烏拉圭》(1769)記述了1756年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同烏拉圭的印第安人的一場戰爭。地方色彩最濃的是弗雷·若澤·德·聖塔·里塔·杜朗(1722~1784)的史詩《卡拉穆魯》(1781),以描寫當地民族的風俗習慣而著稱。此外,還有托馬斯·安東尼奧·貢薩加(1744~1810)的《迪爾塞烏的瑪麗莉婭》(1792)。這個時期的作品大多以採礦為題材,描寫米納斯吉拉斯州人民的生活。

民族文學時期

1822年巴西獨立,文學開始了一個新的時期,即民族文學時期。在歐洲文學的影響下,浪漫主義作品開始出現。巴西的浪漫主義文學明顯地從印第安民間文學、特別是民間詩歌中汲取了營養,具有自己的特色。多明戈斯·若澤·貢薩爾維斯·德·馬加良埃斯(1811~1882)開始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他於1832年發表的第一部《詩集》還是典型的古典主義的作品,而4年以後,在《詩意的嘆息和思念》中,就表現出浪漫主義的風格。

浪漫主義作家

巴西文學產生了三代浪漫主義作家。第一代在詩歌方面有貢薩爾維斯·德·馬加良埃斯和獲“民族詩人”稱號的安東尼奧·貢薩爾維斯·迪亞斯(1823~1864);在散文方面有若阿金·曼努埃爾·德·馬塞多(1820~1882)和若澤·馬蒂尼亞諾·德·阿倫卡爾 (1829~1877);在戲劇方面,主要以路易斯·卡洛斯·馬丁斯·佩納(1815~1848)為代表。第二代作家受拜倫的影響,但是作品題材狹窄,情調低沉,受到“憂世”和“世紀病”的侵蝕,多以悲劇為結局。其代表人物是詩人曼努埃爾·安東尼奧·阿爾瓦雷斯·德·阿塞維多(1831~1852)、卡濟米羅·德·阿布雷烏(1839~1860)等。第三代作家已開始向現實主義過渡,他們極力衝破主觀主義和感傷主義的束縛,投身到現實生活中去,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代表人物是“山鷹派”詩人安東尼奧·弗雷德里科·德·卡斯楚·阿爾維斯(1847~1871),他的詩作猛烈抨擊封建帝制和奴隸制度的罪惡,博得“奴隸歌手”的稱號。小說家阿爾弗雷多·德·埃斯克拉格諾爾·陶奈(1843~1899),以“陶奈子爵”的筆名著稱於世。他以描寫馬托格羅索戰役的《拉古納的撤退》(1871)而馳名。他的作品題材不像一般地區性作家那樣狹窄,而以鮮明的巴西特色為世人所稱道。巴西最有成就的浪漫主義小說家應推若澤·德·阿倫卡爾,他的主要作品是真實反映印第安人生活的小說《瓜拉尼人》(1857)。此外,若阿金·達·西爾瓦·貝爾納多·吉馬朗埃斯(1825~1884)也是比較重要的作家。

現實主義小說的興起

巴西現實主義小說的興起,要比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為早。曼努埃爾·安東尼奧·德·阿爾梅達 (1831~1861)的《一個民兵軍官的回憶錄》(1852)是巴西現實主義小說的雛形。但第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小說是阿盧伊西奧·坦克雷多·貢薩爾維斯·阿塞維多(1857~1913)的《姆拉托》(1881)。小說對巴西社會作了大膽的評論。小說家若阿金·馬里亞·馬查多·德·阿西斯 (1839~1908)擅長於描寫人物的心理狀態,作品反映了巴西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前後的社會變化。主要有《布拉茲·庫巴斯的死後回憶》(1881)和《金卡斯·博爾巴》(1891)等。勞爾·達·阿維拉·蓬佩亞(1863~1895)則是另一類型的現實主義作家,他以自傳體小說《書院》(1888)聞名。此外還有埃庫拉諾·馬科斯·因格萊斯·德·索薩(1853~1918)、多明戈斯·奧林皮奧·布拉加·卡瓦爾坎蒂(1850~1906)、恩里克·馬克西米利亞諾·科埃略·內托(1864~1934)等。這個時期高蹈派詩歌流行,重要的有被譽為“星星詩人”的奧拉沃·布拉斯·馬丁斯·多斯·吉馬朗埃斯·比拉克(1865~1918),“鴿子詩人”賴蒙多·達·莫塔·阿塞維多·科雷亞(1860~1911)和安東尼奧·馬里亞諾·阿爾貝托·德·奧利維拉(1859~1937)等。 1893年黑人作家和詩人若昂·達·克魯斯·伊·索薩(1861~1898)發表了《盾》和《彌撒書》,為巴西文學開闢了新路。他嘗盡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之苦,但又無力改變現實,只能到幻想中去尋求解脫,成為象徵主義的代表,被稱為“黑天鵝”。宗教詩人阿方索·恩里克斯·德·科斯塔·吉馬朗埃斯(1870~1921),是《馬里亞納的市政法官》(1905)和《乞丐》(1920)的作者。作品逃避現實,大多描寫死亡和自然景色,帶有宗教色彩。歐克利德斯·羅德里格斯·皮門塔·達·庫尼亞(1866~1909)的《腹地》(1902),是巴西文學中著名的作品,由於揭露了卡努杜斯戰役的真相,被稱為“復仇的書”。若澤·佩雷拉·達·格拉薩·阿拉尼亞 (1868~1931) 是巴西現代主義文學的倡導者,於1902年發表《伽南》,被稱為“問題小說”,或稱“思想小說”。書中通過兩個剛到巴西的德國人之口,討論了巴西的民族和國家的形成問題。此外,埃米利亞諾·戴維·佩爾內塔(1866~1921)、馬里奧·維洛祖·帕拉尼奧斯·佩德內拉斯(1868~1915)、奧古斯托·卡瓦略·羅德里格斯·多斯·安若斯(1884~1914)、若澤·本托·蒙特羅·洛巴托(1882~1948)等作家,也有相當的影響。

巴西現代文學的開始

1922年 2月在聖保羅市大劇院舉行的“現代藝術周”,是巴西現代文學的開始。各文學流派的重要代表參加了活動,其中有格拉薩·阿拉尼亞、若澤·奧斯瓦爾德·德·索薩·安德拉德(1890~1954)、馬里奧·勞爾·德·莫賴斯·安德拉德(1893~1945)、保羅·梅諾蒂·德爾·皮基亞(1892~)、羅納爾多·德·卡瓦略(1893~1935) 等。此後不久,湧現了一批新的創作道路的開拓者,《馬庫奈伊瑪》(1928)的作者馬里奧·德·安德拉德,《垃圾堆》(1928)的作者若澤·阿梅里科·德·阿爾梅達(1887~1969)為其先驅。以後登上文壇的有若熱·亞馬多(1912~)和埃里科·維里西莫(1905~1977)等東北地區的作家,奧克塔維奧·德·法里亞(1908~)和馬爾克斯·雷貝洛(1907~)等城市小說家和心理小說家,以及卡洛斯·德魯蒙德·德·安德拉德(1902~)、若熱·德·利馬(1895~1953)等詩人。其中最有才華和最負盛名的是東北地區派的作家,代表人物有若澤·林斯·多·雷戈(1901~1957)、拉謝爾·德·克羅斯(1910~)、格拉西利亞諾·拉穆斯(1892~1953)和若澤·亞馬多。他們的最大特點和主要傾向是創作反映社會現實的小說。

新的時期

從1945年到現在,巴西的現代文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其突出的人物是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1908~1967)。他從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對小說的文體、主題、語言等方面進行了革新。1956年發表的《廣闊的腹地:條條小路》,集中代表了他所作的這種嘗試。這部作品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巴西內地蠻荒的世界。

作家介紹

巴西當代作家中,比較重要的還有阿多尼亞斯·阿吉亞爾(1915~)、瓦爾多米羅·弗雷塔斯·奧特蘭·多拉杜(1926~)、 克拉麗賽·利斯佩克托爾(1924~1977)、奧斯曼·林斯(1924~)、賽西莉婭·梅雷萊斯(1901~1964)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