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科技史略

巴蜀科技史略

巴蜀科技史有兩種意義:其一,是指歷史上在巴蜀大地出生的人才對世界科學與技術作出的貢獻;這些人才作出貢獻的地方,不一定就局限在巴蜀大地上。其二,是指歷史上在巴蜀大地這個空間範圍內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創造。但是,作出這些創造的人才,不一定都是巴蜀大地上出生的人。

基本介紹

  • 書名:巴蜀科技史略
  • 作者查有梁
  • ISBN:9787220080722
  • 定價:16.00元
  •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年4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巴蜀科技史略》內容簡介:例如,天文學家落下閎,出生於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但他作出貢獻的地方,是在西漢的京城長安;例如,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對此作出重大貢獻的李冰,並不是在巴蜀出生的。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古代天文己肯乘集大成——卓越的天文學家落下閎
第一節 落下閎其人
一、來自民間,回至民間
二、中國古代天文學集大成者
第二節 落下閎系統
一槳戀婆、數據結構
二、八十一分法
三、太極上元宇宙大周期
四、二十四節氣、二十八宿
五、道家影響,代數結構
第三節 落下閎系統與托勒密系統之比較
一、托勒密系統
二、兩大天文系統之比較
第四節 落下閎的科學方法
一、儀器觀測法
二、系統諧和法
三、周期逼近法
第五節 落下閎方法的啟發性
一、祖沖之的“綴術求”
二、從連分數到“調日法”
三、對現代物理學的啟發
第二章 數學奇境探幽深——傑出的數學家秦九韶
第一節 秦九韶其人其書
一、博學多能,通才全才
二、秦九韶成才之道
三、中國古代數學集大成者
第二去櫻船節 秦九韶的“大衍求一術”
一、什麼是“大衍求一術”
二、“求一術”與《易經》
三、“求一術”的國際比較
第三節 秦九韶的“綴術辨陵邀匪推星”
一、待定係數法
二、內插法
三、“綴術推星”
第三章 恩求歸腿笑波德炒道尋水澤天府——舉世聞名的都江堰
第一節 都江堰的沿革
一、名稱由來
二、歷代變遷
第二節 渠首工程的科學性
一、堰址選擇
二、系統工程
三、治水經驗
第三節 渠首工程的技術特點
一、榪槎
二、竹籠
三、乾砌卵石
四、樁工與“羊圈”
第四節 古堰新貌
一、灌區建設及效益
二、都江堰:四川水利之最
三、灌區規劃
第四章 治國安民賴根本——精耕細作的巴蜀農業
第一節 精耕細作技術撮要
一、旱地耕作技術
二、水田耕作技術
三、播種技術
四、施肥技術
五、複種輪作技術
六、收穫與貯藏技術
第二節 精耕細作技術在國外
一、外國學者齊讚頌
二、歐美農業獲至寶
第五章 稀世發明震寰宇——精湛的井鹽技術
第一節 井鹽地質找礦技術
一、井鹽找礦技術的發端
二、井鹽找礦技術的雛形
三、現代井鹽地質一瞥
第二節 井鹽鑿井技術
一、大口淺井時期
二、卓筒井的鑽鑿技術
三、明清井鹽鑽井技術的突破與完善
四、機器鑽井技術
第三節 井鹽開採技術
一、地下滷水開採工藝
二、固體岩鹽礦的開採
三、井鹽輸鹵技術
四、天然氣開採技術
第四節 井鹽製作技恥充術
一、原始製鹽法——刮炭取鹽
二、傳統製鹽法——敞鍋熬鹽
三、現代製鹽法——真空製鹽
第六章 碩果纍纍炳千秋——道教對科技的貢獻
第一節 陵井對古代鑽井技術的貢獻
一、張陵與陵井
二、陵井的開鑿
三、陵井的結構
……
第七章 嫘祖光輝照汗表——絲綢之源在巴蜀
第八章 微型鋼城驚中外——攀鋼:從零突破的輝煌
參考文獻
第二節 精耕細作技術在國外
一、外國學者齊讚頌
二、歐美農業獲至寶
第五章 稀世發明震寰宇——精湛的井鹽技術
第一節 井鹽地質找礦技術
一、井鹽找礦技術的發端
二、井鹽找礦技術的雛形
三、現代井鹽地質一瞥
第二節 井鹽鑿井技術
一、大口淺井時期
二、卓筒井的鑽鑿技術
三、明清井鹽鑽井技術的突破與完善
四、機器鑽井技術
第三節 井鹽開採技術
一、地下滷水開採工藝
二、固體岩鹽礦的開採
三、井鹽輸鹵技術
四、天然氣開採技術
第四節 井鹽製作技術
一、原始製鹽法——刮炭取鹽
二、傳統製鹽法——敞鍋熬鹽
三、現代製鹽法——真空製鹽
第六章 碩果纍纍炳千秋——道教對科技的貢獻
第一節 陵井對古代鑽井技術的貢獻
一、張陵與陵井
二、陵井的開鑿
三、陵井的結構
……
第七章 嫘祖光輝照汗表——絲綢之源在巴蜀
第八章 微型鋼城驚中外——攀鋼:從零突破的輝煌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