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巨齒龍

巴氏巨齒龍

巨齒龍(Megalosaurus)屬於獸腳類,原意為“巨大的蜥蜴”,也譯為巨龍,斑龍,是一種大型肉食性恐龍,生活於中侏羅世的歐洲,地理位置為現在的英格蘭南部、法國、葡萄牙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巴氏巨齒龍
  • 別稱:巴氏斑龍
  • 二名法:Megalosaurus bucklandi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蜥臀目
  • 亞目:獸腳亞目
  • :巨齒龍科
  • :巴氏巨齒龍
  • 分布區域:英格蘭南部、法國、葡萄牙等地
  • 生存時期:中侏羅世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

物種學史

早在1676年,英國牛津市附近一處石灰岩採石場,就發現了一些奇怪的骨頭化石。化石隨後被交給牛津大學的羅伯特·波爾蒂教授,他同時也是阿什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館長。波爾蒂教授對這些奇怪的化石深感興趣,他測量、素描並描述了它們,發表在次年出版的《津郡自然史》(The 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shire)一書中。
巴氏巨齒龍
波爾蒂教授認為這些骨頭中最大的那塊,是一種大型動物的股骨遠端,而且,這種大型動物實在太過於巨大,在現生所有動物中都沒有記錄,也就是說,它並不屬於任何已知的物種。遺憾的是,這批化石後來莫名其妙地失蹤了。
在那個獵奇或迷戀於自然物件的年代,波爾蒂教授留下的股骨素描被一位叫理察·布魯克斯的學者撿了起來重新研究。1763年,布魯克斯將骨頭命名為巨人陰囊(Scrotum humanum),因為它們是如此對稱!好在,沒什麼人搭理他。
1815年,英國的礦工們在斯通菲爾德採石場發現了許多化石。化石隨後被徵集到牛津大學,落到威廉·巴克蘭教授手中。
巴氏巨齒龍
巴克蘭教授對化石還是頗有心得的,他仔細觀察了這些標本,暗忖他們並不屬於已知的動物。過了幾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法國比較解剖學家居維葉拜訪了巴克蘭,他認為這些化石可能屬於一種巨大、類似蜥蜴的動物。
1824年,巴克蘭與詹姆士·帕金森在《地質學會彙刊》(Transactions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上發表文章,將這些化石的主人命名為巨齒龍(Megalosaurus),他描述的化石包括一個不完整的下頜與牙齒、一些脊椎骨、以及部分腰帶、肩帶和後肢,雖然這些化石很可能來自於不同的個體,但它們的相對尺寸相似,解剖特徵都表明它屬於爬行類。巨齒龍因此成為最早科學命名的恐龍。不過,巴克蘭的命名並沒有遵照林奈的雙名法,只是給出了Megalosaurus這個屬名,而無種名。1827年,命名禽龍的偉大地質學家,吉迪恩·曼特爾將巨齒龍列於他的英國東南部的地質概況中,並賦予巨齒龍一個種名,將其贈予巴克蘭:巴氏巨齒龍(M. bucklandii)。又過了許多年,1842年,理查·歐文終於建立了恐龍這個分類單元。
如果嚴格地根據國際動物命名委員會的規定,它要比後來才命名的巨齒龍更具有優先權。也確實有學者曾跳出來,要求遵照老祖宗的法制,把巨齒龍更名為“巨人陰囊龍”。所幸,聰明的老祖宗留了一後招,如果一個分類學名詞在發表後50年內都未曾被引用,該名詞將不再擁有優先權。

形態特徵

因為是第一隻命名的恐龍,巨齒龍的復原歷史也很有意思。
早期的地質學者、古生物學者對恐龍的概念無異於盲人摸象,基本都是以現生蜥蜴、犀牛、大象以及清奇的腦洞做為參考,水晶宮公園中的巨齒龍雕塑便擁有犀牛般巨大頭部,以四足行走,活脫脫的一個怪物版本。
直到19世紀中期,北美洲發現了更加完整的獸腳類,學者才能更準確地描繪出巨齒龍的姿態——它以後足行走,長長的尾巴平衡前端身體的重量,捕獵主要靠一口大牙,前肢可以起到輔助作用。
不過,即便直到今日,巨齒龍依然沒有發現完整的骨骼。根據化石推斷,巨齒龍長約9至10米,體重約1噸,歸在恐龍中的獸腳類。從頜骨看,巨齒龍擁有相當大的頭部,牙齒碩大且鋒利,這或許是中文名巨齒龍的由來。和大多數大型的獸腳類恐龍一樣,巨齒龍可能是獨行俠,靠伏擊、獵殺侏羅紀中期的劍龍類或蜥腳類為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