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拉季昂

巴格拉季昂

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親王(1765年-1812年9月24日),是俄羅斯帝國陸軍上將親王喬治亞巴格拉季昂王族的後裔。拿破崙戰爭時期俄羅斯軍中最著名的少壯派將領,也是俄軍將領之中為人廣泛看好的一人。1812年9月12日,巴格拉季昂因為傷勢過重,在弗拉基米爾-古勃尼亞(Vladimir Gubernia)的西彌村(Simy)死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
  • 外文名:Пётр Иванович Багратион
  • 別名:巴格拉季昂
  • 國籍俄羅斯帝國
  • 民族喬治亞人
  • 出生地基茲利亞爾
  • 出生日期:1765年
  • 逝世日期:1812年9月12日
  • 職業:俄羅斯帝國陸軍上將、親王
  • 信仰東正教
  • 逝世地點:弗拉基米爾-古勃尼亞
  • 爵位:親王
  • 主要參戰:奧斯特里茨戰役、博羅季諾戰役
簡述,紀要,

簡述

巴格拉季昂是拿破崙戰爭時期俄軍中最著名的少壯派將領,也是俄軍將領之中為人廣泛看好的一人。按照法國時間來說是9月7日,也就是博羅季諾戰役194周年的日子,巴格拉季昂即是在這一天受的致命傷,6天以後死去,從而失去了實現人們對他的期望的機會。巴格拉季昂也是俄國文學泰斗 列夫 托爾斯泰的名著《戰爭與和平》中安德烈公爵的原型。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Пётр Иванович Багратион)。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Petr Ivanovich Bagration),又稱Pierre de Bagration,1765年出生於基茲利亞爾城(Kizlyar,北高加索達吉斯坦境內)的喬治亞皇室家族,其父是巴格拉季昂尼親王(Ivane Bagrationi),軍銜上校。1782 年,巴格拉季昂17歲的時候以士官身份進入高加索燧發槍兵團(Caucasian Musketeer)服役,1788年的俄土戰爭中,巴格拉季昂參加了Ochakov的戰鬥,在那裡,年輕的巴格拉季昂引起蘇沃洛夫的注意。1794年的波蘭戰爭中巴格拉季昂證明自己是勇敢的騎兵指揮官,蘇沃洛夫不管是對他的技術,膽識還是他的管理領導能力都十分讚賞,很快看出這個年輕人身上的軍事才能。長期在蘇沃洛夫的指揮下作戰的經歷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巴格拉季昂的指揮藝術。
巴格拉季昂 率領 俄羅斯帝國軍隊巴格拉季昂 率領 俄羅斯帝國軍隊

紀要

1799年巴格拉季昂以少將身份參加了蘇沃洛夫指揮的義大利戰役,此戰中他指揮俄軍的前鋒部隊,一路掃蕩並順利占領Breshia和Lecco兩個地方,完成了特雷比亞(Trebbia)和諾維(Novy)兩次會戰中最重要的任務。
在著名的瑞士戰役中,巴格拉季昂再次指揮前鋒,在俄軍越過聖戈塔爾(St.Gotard)和Devil Bridge的時候都沖在最前面。然後在俄軍撤退階段,他又擔當後衛,打退一次又一次人數占優的敵軍的追擊,可以說在瑞士戰役中,巴格拉季昂是蘇沃洛夫最得力的助手。
1805年的戰事,完全是巴格拉季昂個人後衛戰指揮能力展示的舞台。1805年11月4日,巴格拉季昂在申格拉本(Shengraben)以6000擲彈兵對抗法軍30000人,掩護俄軍主力得以在法軍200000人的追擊之下全身退到Znaim大道,任務完成後才率領部下重出包圍圈趕去向主力匯合。庫圖佐夫因此在11月7日的報告中對巴格拉季昂大加讚揚,並授予他中將軍銜和2級聖喬治勳章。庫圖佐夫老辣的策略和巴格拉季昂出色的殿後使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之前一直沒能將俄軍一舉擊潰。奧斯特里茨戰役中,巴格拉季昂指揮聯軍右翼對抗繆拉拉納,在聯軍兵敗時尚能保持較好的秩序。
1808-1809年對瑞典的戰爭中,巴格拉季昂指揮一個步兵師,並取得過幾場勝利,占領Tammerfors,Abo,並且將瑞典軍隊趕出了芬蘭南部。1809年3月他參加了跨越冰凍Bothnia灣(芬蘭灣)的行動,隨後占領阿蘭群島(Aland Islands)。
1809年8月,已經是步兵上將的巴格拉季昂被任命為摩爾達維亞軍的指揮官(直至1810年3月),指揮在多瑙河地區的軍事行動,並贏得幾場對土耳其人的勝利,包括Rassowa和Tataritza之戰,一舉殲滅土耳其精銳部隊1萬2千人,有力支援了巴爾幹反對土耳其人的民族解放鬥爭。1811年起他指揮波多爾斯克軍(Podolsk),這個軍1812年改稱為第2西部軍(western)。
1812年,巴格拉季昂就擔任這個第2西部軍的司令,其下48000人。雖然該軍7月23日在Mogilev被法軍擊敗,但仍順利的撤退到斯莫棱斯克與巴爾克萊的第1西部軍匯合,這樣拿破崙試圖將俄軍各個消滅的打算隨之落空。
1812年9月7日的博羅季諾戰役中,巴格拉季昂指揮俄軍左翼,他本人坐鎮西蒙諾夫斯基的防禦工事(Semenovsky Fleshes,由三個小型棱堡構成,其中又2大1小),俄軍陣地的心臟地帶。此戰中拿破崙也沒有側翼包抄的打算,於是最慘烈的爭奪就在這裡開始。
最先投入戰鬥的是達武第一軍下Compans的第5師,意在拔掉俄軍防禦工事的南端。他們沿更南邊的樹林邊緣前進,以便減輕炮火的殺傷,輕步兵肅清俄國的散兵線,主力以縱隊挺進。俄軍調集24門火炮和步兵應對,師長Compans受傷,達武的坐騎也被擊中倒地,雖然第57步兵團突入目標西面一角,但戰果既無法擴大又無法守住,隨後被擊退,第5師陷入了混亂。之後達武換上德賽的第4師,火炮增加到250門,俄軍方面也增至200門作為應對,同時巴格拉季昂調上第3,第27兩個師,以及第二線上拉耶夫斯基的全部兵力,以支援守衛工事的第2混合擲彈兵師。
上午9點,內伊的萊德魯Ledru第10師(11個營)從北面加入戰鬥。法軍的兩面進攻取得了成效,萊德魯占領了3個棱堡中的兩個。此時,巴格拉季昂決定發動反擊,於是俄軍第3,27師,第2擲彈兵師和拉耶夫斯基的半數兵力投入戰場,另有Sievers的第4騎兵軍和第2胸甲騎兵師支援,法軍再次被擊退。
第3次進攻大約在10點左右,萊德魯的步兵再次占領一個棱堡,隨後遭俄軍第3師和Sievers的2個龍騎兵團+2個驃騎兵團反擊,後退。繆拉率領符騰堡步兵營的衝鋒也被Duka的胸甲騎兵打退。11點,費里昂的第2師趕到,衝擊棱堡並突破,巴格拉季昂隨即以第2擲彈兵師和第27步兵師加以反擊,將他們趕了回去。費里昂撤下火線重整,然後再次進攻,法軍的第6次進攻(有大約350門火炮的支援)終於取得勝利,棱堡終於被拔除。在這最後一次進攻中,巴格拉季昂不幸受致命傷:一塊彈片擊中他的左臀部。即使如此他還是在陣地上堅持指揮直到流血過多休克過去。俄軍第3師後撤,此時距法軍的進攻開始已經有4個小時,精銳的第2擲彈兵師只剩一個團的規模,而第2混合擲彈兵師和第27步兵師基本上已經不復存在。
巴格拉季昂巴格拉季昂
1812年9月12日,巴格拉季昂因為傷勢過重,在弗拉基米爾-古勃尼亞(Vladimir Gubernia)的西彌村(Simy)死去。1839年6月5日,他的遺體被重新葬在博羅季諾戰役戰場上,離1812年戰爭英雄紀念碑不遠。
巴格拉季昂當年倒下的地方
二戰中,巴格拉季昂的墓遭到破壞,當地博物館只搶救回了部分遺骸和衣服的殘片,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在今天的博羅季諾戰役戰場上,仍然散落著二戰時候修築的戰壕等防禦工事的遺蹟。這在拿破崙幾個最著名的戰場裡面,也算是不一般的經歷。1944年6月23日,蘇聯4個方面軍對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攻勢即以“巴格拉季昂”命名,此戰中德軍一瀉千里,在白俄羅斯的防禦完全被掏空,第9集團軍和第12集團軍全軍覆沒,東線防守大師莫德爾已調至西線,標誌著德國徹底戰敗已是時間問題。1941年開始的衛國戰爭,無論從那個角度看,都與1812年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兩支神話般的軍隊都在此走到盡頭,這也許也是巴格拉季昂這個名字能流傳至今的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