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石譜

巴林石譜

1995年,一部由台灣印林雜誌社發行的圖集《巴林石譜》,填補了巴林石書籍在台灣出版的空白。這部由方宗矽、吳金泉、門國禮三人編著的圖集,打破了巴林石文獻冷清、沉寂的局面,圖文並茂。《巴林石譜》對巴林石分類、命名等在當時亟待解決的文化認識問題,進行了可貴、有益的探索,突破了海峽兩岸交流的禁忌,讓巴林石第一次帶著自己的文化印記,從巴林右旗草原走到台灣,走向世界。

基本介紹

  • 書名:巴林石譜
  • 出版社:台北印林雜誌社
  • 出版時間:1994年
  • 開本:28.6×22.2 cm
圖書信息,圖書簡介,出版揭秘,

圖書信息

書名:《巴林石譜》
作者:方宗珪、吳金泉、門國禮
出版時間:1994年
出版社:台北印林雜誌社
開本:28.6×22.2 cm.

圖書簡介

本書對巴林石做出的這種啟蒙性的文化嘗試與貢獻,頗具圍棋棋譜中的“定式”,其“規範”之意義大於行棋之本身,在印石界引起反響。如同讓人們見識了一條好礦脈之端始。爾後,《中國巴林石》、《中國國石巴林石》等權威典籍相繼出版與發行,為巴林石營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氛圍,巴林石成為寶玉石界的“白天鵝”。這種變化,讓人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文化意識的覺醒,不僅僅讓人們在更大範圍、更深層面認識了巴林石,並且推動了這個產業,拉動中國印石走向了復興之路。
提要:是書前有序,概述等,後為大量巴林石圖片,攝製精良,栩栩如生,除部分為便於辨識欣賞的經放大後下面標註原尺寸外,另外大部分為原版原色攝製。

出版揭秘

2009年8月12日,“第十屆中國巴林石節”在巴林右旗大板舉行,方宗矽先生做為“巴林石文化高峰論壇”的嘉賓,出席了節慶活動。14日,在去礦山參觀的路上,筆者與方先生進行了一些交流。現將關於《巴林石譜》出版往事等相關訪談整理出來,供讀者閱讀。
獨橋木[以下簡稱橋木]:方先生,您是印石界著名學者,是研究壽山石的大家,對中國印石文化的發展有著突出的貢獻。我想知道,巴林石產地與您生活的福建福州相距遙遙,在當時,巴林石對您來說也可能是陌生的,怎么想起與人編著一本《巴林石譜》?
方宗矽[以下簡稱方]:不是我想起。巴林石在當時雖然已經開採有二十餘年,但與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比,仍處在“養在深閨人未識”階段。此時,在海峽那邊的台灣,有一個人正在關注著巴林石,這個人就是《巴林石譜》出版的始倡導者吳金泉。
橋木:介紹一下吳金泉
方: 吳金泉先生是台灣新竹人。上世紀70年代末,他在台灣搞文具經營,因本人喜歡篆刻,便兼營印石。還從事過印刷工作,經營過畫廊,是台北印林雜誌社和佳藝美術公司的負責人。吳獨具慧眼,識寶於璞,對巴林石的宣傳和套用,成為海外第一人也!對巴林石的推廣有貢獻。1973年巴林石建礦,才實現規模較大的開採,這對於建礦歷史悠久的壽山、青田、昌化這三大印石來說,巴林石太年輕了。石好,但不被社會所認識,人們對它還缺乏了解。國內尚如此,何況海外。印石在台灣有市場。台灣的印學很發達,不同時期產生過不同的印學組織,如“趣味會”、“台灣印學會”等,常搞一些展出,出版像《拾逸印集》這樣的書籍。國民党進駐台灣,從大陸過去了一大批篆刻家。但台灣不產印石。上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台灣與大陸交流不暢,大陸的石頭帶不進去,印石生意,以泰國的泰來石為主。泰來石原為製作耐火磚的原料,人們發現它的適刀性不錯,就選其較好的石料作印材銷售,成為治印的主要石材。
吳金泉做印石生意時發現大陸的印石好,就從香港人那兒買,做轉手生意。1984年,他從澳門轉道,第一次來到大陸,眼界大開!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兩岸”民間往來急如潮湧,許多台商到大陸發展,吳金泉是其中的一位。吳在經營泰來石時明白了一件事,最好的印石都在大陸。他跑到壽山、青田、昌化搞石頭銷往台灣,也目睹了這些老礦資源枯竭的現實。偶然間他見到了一塊巴林石,立刻被打動。隻身尋根來到產地,見到許多不同品種質美色艷的石頭。他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它的魅力折服。憑多年做印石的經驗,立刻預感到這種石頭的價值與潛力,斷判它一定會從印石界掘起。他馬上做出決定,開始有計畫、有規模地“吃”巴林石。第一筆石生意花去他現金四十八萬,石頭全部運回了台灣。爾後,他又有過擲金千萬狂購巴林石的豪舉!吳金泉是第一個深入內蒙古巴林石產地做巴林石生意的台灣人。
橋木:您說吳金泉是《巴林石譜》一書始倡導者。做為台商,在巴林石不被看好的年代,相隔遙遠,為什麼要做這樣一本書?
方:為什麼?吳金泉做書當然與生意有關,別忘了他是石商!按現在說法就是策劃包裝巴林石。八十年代初,巴林石剛剛嶄露頭角,也很廉價,在石界既沒身份也沒有地位。那時,台灣對於印石的觀念已經變了,不僅僅用於治印、雕刻,已經有了寶玉石的概念,收藏熱興起,但人們不認這種石頭。如何讓台灣人接受這種石頭呢?首先,他想出一個妙法組合,提出“巴林石,福州工藝”的主張。這在當時我們本地人是想不出來的,也不敢想。吳認為能傳世的印石,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石材美,二是雕工精。巴林石是美石,要有技藝高超的人來表現它。天人合一,石可傳世。1989年,吳在巴林石礦協助下,在福州租了一個廠房,成立了“國禮工藝品有限公司”,大量採用巴林石原材料。之後,找了一些在國營美術雕刻廠退下來的老職工,高薪聘請。個別老師傅保守,喜傳統,不願用巴林石雕刻,他就做他們的工作,又招收了許多年輕的。在做工上,他要求不能墨守陳規,要考慮到巴林石石質清新、色彩豐富的特點,因材用刀。實踐證明,他是對的。其次,他想出了一個做宣傳的辦法——出書。“巴林石,福州工藝”,藝術與美石嫁接,產品有了。產品出來後銷往台灣。如何打開市場?產品擺在店裡,光憑嘴巴講,人家不信。怎么辦?壽山石有文化書籍介紹,是現成的廣告,巴林石缺得就是這個。出書是一個妙著!這兩步棋,實際上就是為剛出道的巴林石安上了兩個翅膀。
橋木:您工作生活在南方,而門國禮是北方人,是研究巴林石的“土專家”。這一南一北一台在編著《巴林石譜》圖集上是怎樣實現聯合的?
方: 吳這個人了不得,超前就超前在這裡!別人沒想到的事他想的到,想到就做。美麗的石頭,只有插上文化的翅膀才能高飛!吳找到我,請我出馬與他合作做一本介紹巴林石的書,說要名人效應。做學問不能把半桶水說成一桶。我說不行,我一輩子做壽山,對石文化行,對壽山石行,但對巴林石不行。巴林石產地對於我這個在南方人來說是那么遙遠,我對它太陌生了!我說,如果一定要做這本書,那一定要依靠巴林石產地的本地人。吳說,內蒙赤峰有個人叫門國禮,做巴林石很內行,他對你很敬仰。吳提出門國禮,我非常贊同。把門國禮請來福州,三人一拍即合。巴林石礦是新礦,新品種石不斷出現。當時各品種石的分類與命名尚未有定論。總不能見著逛店的人就拿出一塊石頭,也不管是什麼品種,就對人家說這是巴林石吧?石頭不管出不出名,就像人一樣,總得有自己的名字。這個名字就是你的特徵,你的品牌!一個好的石種,一定要打自己的品牌。巴林石在當時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三方知遇,各有優勢。我是搞文字的,在名稱上進行了些建議和分類,提出了一些思路。門有想法,熟悉巴林石,拿樣品,提供照片,跑來跑去。吳負責投資。吳是個懂得文化力量的人。他說,沒文化成不了氣候。沒有文化人,石頭成不了文化。能投資不容易呀!他從經商的角度提出《巴林石譜》這本書的創意,很前衛,了不得。做商人想到出書,也不是第一次了,吳先前辦過《印林》雜誌。經過三個多月的通力合作,拿出了初稿。幾經修改,1995年,《巴林石譜》圖集出版發行。在歷史上這是第一部關於巴林石的圖集。有了書,就可以展示巴林石的風采,向人們推銷巴林石就有了依據,有了底氣。這種底氣,是文化的底氣!吳做對了!文化助他打開了市場!
橋木:第一次到巴林來嗎? 
方: 不是。是第二次。
橋木:編著《巴林石譜》是一項文化工程。我想知道,為什麼吳金泉提出與門國禮合作,您欣然同意?
方: 是基於對門國禮先生的認知吧!我寫書,門國禮也寫書。我拜讀過他的《巴林石考》。我和門結識於1983年秋。那時我是中國寶玉石協會印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公司的副總經理林佑女士邀我和林廷良[雕刻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到內蒙對建礦不久的巴林石礦進行一次技術性的考察。從北京坐了整整一夜的火車,來到赤峰。又坐了好幾個小時的汽車,因此了知道什麼叫廣闊和無人煙。巴林的曠野讓我們生活在南方鬧市中的人確實很吃驚。
門國禮時任赤峰市工藝美術廠廠長。當時,做為內蒙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的理事和高級工藝美術師的他,也在從事這方面的理論研究。二人經歷相似,見解相同,志趣相投,故大有相見恨晚之意。當時由此也萌發過對巴林石進行科學分類、定名的想法,以期確立它在中國印石領域中的地位。在赤峰,我們參觀了門領導的工藝美術廠,還在工廠開了幾場關於印石文化的講座。門國禮在當時當地,對巴林石的認識比較超前。後來因為做《巴林石譜》這本書,聯繫就更多了。
我記得住在赤峰街里的一個招待所里,招待所很簡陋。夜晚下了一場雨,挺大,早晨起來,林佑晾在窗外的鞋被雨水給沖跑了!飯後到了門國禮的工廠,操場挺大,石頭的廢料堆了一個挺大的垃圾堆。大家說笑間,我發現那堆 “垃圾”被雨水一衝,格外好看。看到那么好那么多不同顏色的凍石將被扔掉,既心疼又心動。顏色交錯的凍石臥在陽光里,每塊凍石不都是一首詩么?撿一塊凍石放在手上,它晶瑩剔透,連小小的瑕疵你都能看得到,它的“毛病”都能寫出一篇好文章來!我和林廷良撿了不少,有好幾小口袋。這些廢料在福州人看來都相當珍貴了!巴林石資源多,大手大腳,對這些小東西沒當回事。我對門國禮說,“要好好善待凍石。”回福州後,我把這些小石頭拿出來向朋友炫耀,他們都不認識巴林石。我講解了這些石頭的來歷,他們羨慕的不行!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傳播了巴林石。不要追求大。不要因小而棄之!今天撿小的,明天買大的。小不一定不好,小不一定不珍貴。
橋木:最早接觸巴林石是在什麼時候?
方: 第一次見到這種石頭是在我們廠的庫房裡,是一塊牛角凍。第一次見到巴林雞血石是1979年,在西冷印社。那時我是福州雕刻廠技術科的副科長,能接觸到各類用於雕刻的石頭。那時巴林雞血石被稱為“非昌化雞血”,沒名。
橋木:您著作等身。說了這么多,談談您自己吧!
方: 我本一介書生,連大字報都不敢寫,還敢寫書?“文革”十年,給了我時間。文化大革命剛開始,破四舊,壽山石雕首當其衝是被清理的對象。這是因為刻的都是傳統題材的內容,量多,擺在工廠明面上很刺眼。“造反派”衝進來,砸!工人要靠這些東西吃飯呀!當時在中國,除了糧食可以換外匯,工藝品也可以換取外匯。鬥來鬥去,外匯的損失空缺要補回來,補就得大量出口。傳統題材的不能刻,刻了《紅燈記》等時髦題材的又沒人要。就在這段時間,我泡圖書館,一頭鑽進史料堆里研究壽山石。 1973年的廣交會,周總理針對文化產品的現狀,指出要區別對待這些涉及傳統題材的工藝美術產品,做到內外有別。只要不是反動的、黃色的[指裸體的]、醜陋的[指將中國人刻的很瘦,有損國人形象的],其它放開。周總理的話,救了工藝美術。
1978年,在“動亂年代”被關閉的福建省文物總店復業。百廢待興,從事文物工作的新手亟需一些鑑別壽山石的知識。我撰寫多年尚未完工的《壽山石志》書稿被總店領導傅尚節發現,擇取其中幾個章節,同年12月由福建省文物商店印刷出版。這本定名為《福建壽山石》的小冊子,是我的第一本書。在壽山石這個“崗位”上五十多年了!年近古稀,我的格言是“做我想做的事,說我想說的話,信我信任的人”。
橋木:這次到巴林來,有新的體會嗎?
方: 第一次來巴林由於時間倉促,季節不對,沒見到真正的綠色大草原。念國中的時候,語文課本上一首“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讓我對草原產生無限的嚮往。這次我算滿足了!故地重遊,讓我感慨萬千!在這個行業乾久了,有著很深的感情。巴林石是能給人帶來希望的石頭,令人刮目相看!巴林石後勁很強,要增加文化的含量。四大名石把家底抖一抖,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印石!朝代的變更,但印的地位一直沒變。單從印這個角度去審視,現在在中國,還沒有一個單位沒有公章,還沒有一位名人沒有印章,想想看,印文化的博大精深!要認清自己。中國地大物博,各類文化遺產太多。多少年過去,再好的遺產也要放到博物館裡去!如不與時俱進,要被淘汰掉!楊春廣先生率領團隊,打拚多年,把巴林石推到中國四大名石的位置,不簡單!不容易!巴林石起點高,成績大,發展速度快,希望做大做強。我希望第三次來巴林!
● 方宗矽先生簡介:
方宗矽:字方石,號季子、見山樓主,1942生人,福建省福州人。1961年畢業於福州工藝美術學校,幼從著名畫家陳子奮習畫,擅雕刻,致力於壽山石及印石文化研究四十餘年,歷任福州市工藝美術局副局長,中國工藝美術理論研究會理事、中國寶玉石協會印石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福州壽山石研究會會長,福州工藝美術館館長等職。著有《福建壽山石》《壽山石志》《壽山石全書》《方宗矽論壽山石》《方宗矽壽山石問答》《壽山石史料評註》《壽山石全書》《壽山石鑑賞》等。獲福州市政府授予“工藝美術特級名藝人”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