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縣第一中學(巴東一中)

巴東縣第一中學

巴東一中一般指本詞條

巴東縣第一中學始建於1943年,1958年開設高中班,1984年被確定為湖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高中之一,2007年被評定為湖北省示範高中,被譽為“荊楚名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東縣第一高級中學
  • 簡稱:巴東一中
  • 創辦時間:1943年
  • 辦學性質:普通高級中學
  • 校訓:厚德、博學、慎思、篤行
  • 主要獎項:湖北省示範高中、全國百所德育科研名校
    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安全文明單位
    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連續三屆)
  • 現任校長:譚世成 
  • 所屬地區:湖北 恩施 巴東縣
  • 譽為:荊楚名校
  • 副校長:譚元富、楊平、譚柱魁
  • 官網:http://www.bdxyz.com/
學校簡介,師資力量,高考錄取情況,建校方針,學校建設,學校圖書館,藝術素養,制度建設,學校領導,校長:譚世成,副校長:譚元富,副校長:楊平,副校長:譚柱魁,學校活動,建校成果,校長榮獲,地圖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坐落於風景秀麗的長江三峽巫峽口南岸,占地3.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萬平方米,建有公寓化學生宿舍,現代化師生食堂、教學樓等,科技樓內設美術教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多功能報告廳、天文觀測台等現代教育設施,學校有多媒體教室3個,校園網信息點300多個,建有校園電視台,體育教學設施達到省級一類標準,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宜人,學校基本達到了“學校設施現代化,教學辦公網路化,學生實驗規範化,學科教學特色化”的四化標準。
這是一份上蒼的厚禮,這是一塊文明的聖地,這是一片春潮激盪的熱土,得靈山秀水之孕育,沐荊楚文化之薰陶,一顆璀璨明星冉冉升起,於峽江南岸熠熠生輝,它就是被譽為“峽江明珠”、“深山傳奇”的荊楚名校——巴東一中。
巴東一中是湖北省示範高中,全國文明單位,具有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資質,是武漢大學在全國首家授牌的“優質生源基地”。 70年來,一代代一中人薪火相傳,陶鑄群英;一批批學子德業並進,成為棟樑。發展歷程中,巴東一中著力提升辦學軟實力,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以獨特的校園和文化引領學校跨越發展,在荊楚大地上鑄起了一座人民滿意的教育豐碑。

師資力量

歷經60餘載的發展,學校現有30多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300餘人,在崗教職工165人,專任教師中有特級教師、高級教師31人,占專任教師的30%,一級教師36人,占專任教師35%,有6人被評為全國、全省優秀教師、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有34人被評為省、州、縣骨幹教師,有19人被評為縣級學科帶頭人和教學標兵,96%以上達到大學本科或研究生學歷。

高考錄取情況

2014年:共15人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其中理工類6人、文史類9人。
2015年:共9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其中北京大學8人,清華大學1人。

建校方針

學校堅持“科研興校”戰略,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的先導作用,走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之路,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學校先後參與了《元認知與教學干預實驗》、《創新教育研究》、《高中學校德育管理體系研究》等國家級課題的子課題研究,《高中物理教學中的STS教育研究》、《重點高中黨建工作研究》、《高中生自我教育研究》等五項省級課題研究,《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德育工作探索》等六項州級課題研究,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州級、校級課題研究體系。現已順利結題的三項課題均獲巴東縣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其中一項成果榮獲湖北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多年的教育科研促進了教師的快速發展,教師中也湧現出了一大批省、州、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2003-2006年,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教育科研論文100餘篇,撰寫論文獲省級以上獎勵50餘篇,主講州級以上優質課、示範課、教研課30多節。學校先後榮獲“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強學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課題研究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學校已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湖北級文明單位”、“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校園綠化優良學校”、“湖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恩施州示範高中”,在未來的發展中,學校將實施“三五”發展規劃,立足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積極推進以課改、考改、教改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改革,不斷加強校本課程研究,逐步構建現代教育課程體系,努力實踐探究式教學等現代教學方法和研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現代學習方式,本著“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學校”的宗旨,努力爭創省級名校,使之真正成為峽江邊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推進素質教育,深入落實“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立足終身、管有特點、教有特色、學有所長”的辦學理念,積極推進“建名校、育名師、教名生”,的優質教育戰略,通過以“三節”,(體育節、文化藝術節、科技節)、“兩活動”(教學質量月活動,校園文化建設月活動)為主要標誌的獨具特色的素質教育培養模式,全力促成學生在全面發展基礎上的個性特長發展,教育教學取得豐碩成果,自98年以來,已有24人相繼跨入清華、北大校門,數千名學生考入國家重點大學學習。學校連續多年在全州教育質量綜合評比中獲得第一名,榮獲恩施州“高中教育質量獎”,為國家培養了數萬名人才,為山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建設

60多年來,巴東一中全校師生始終發揚“艱苦創業,敬業奉獻,科研探索,勤奮進取,言行一致,團結拼搏”的一中人文精神,不斷克難奮進,開拓創新,深入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構建和諧校園,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推動學校科學發展,樹起了一座人民滿意的教育豐碑。
學校自籌資金2000多萬元新建了教學樓、科教樓、實驗樓、學生公寓、師生食堂,硬化了校內主幹道,擴建了運動場,購買和改造了近5000㎡的生活用房,校園四季常綠,鳥語花香,人與自然的和諧構成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學校現代化教學設施齊備,投資300多萬元建成了信息控制系統,集多媒體教學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閉路電視系統、有線廣播系統為一體,實現了管理電子化,管理手段現代化。
學校重視辦學條件的改善。投資500多萬元建成了信息控制系統,集計算機網路系統、閉路電視系統、有線廣播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為一體,實現了管理手段現代化。投資近500萬元建成了學術報告廳、多功能階梯教室、多媒體教室、演播大廳以及各種功能教室,最大限度地滿足師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學校圖書室藏書豐富,實現電子化全開放借閱,有效拓展了師生的閱讀空間,為他們追求和實現理想鋪築了希望之路。學校體、衛、藝設施均達到省級示範高中一類標準,為一中學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巴東一中有一支方向明確、業務精良、敢於創新、善於務實,不斷為理想目標而奮鬥的管理隊伍。這支隊伍中大學本科學歷100%,中學高級職稱占70%,州級和省級骨幹教師占50%,校級幹部中60%為縣級和省級教育專家。
巴東一中擁有一支學科配套、結構優良、思想過硬、協作進取、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教師隊伍。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有全國、全省優秀教師、特級教師,有省級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有41名省、州、縣骨幹教師,25名省、州、縣學科帶頭人。他們精於教書、勤於育人、樂於奉獻,推動著學校持續發展,不斷創造新的未來。
課堂是教師施教和學生髮展的主陣地,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學校堅持以活動促教改,以教改提升教學質量的辦法,年年開展“教學質量月”活動,著眼於提高教師素質、提高學生能力、提高課堂效益;以研究促發展,即研究教法,改進教藝,發展教師;研究課堂,轉變方式,發展學生;研究師生,解放主體,推動學校和諧發展。通過活動不斷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由以本為本向以學生髮展為本轉變,由單純傳授書本知識向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轉變。

學校圖書館

學校圖書室藏書豐富,實現了電子化全開放借閱,極大地拓展了師生的閱讀空間,為師生追求和實現理想築就了希望之路。學校體、衛、藝設施均達到省級示範高中一類標準,為師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這個一流的發展平台上,師生擁有了更為廣闊的對話世界的空間。

藝術素養

學校通過開發校本課程,創新教育方式,激發師生潛能。品牌校本課程“三節兩活動”把微型課堂和大課堂結合,不斷豐富課程的人文內涵,不停書寫素質教育大文章。 “文化藝術節”通過舉辦大型文藝晚會、演唱會、英語晚會、文學知識競賽、攝影作品展、美術作品展、漢英書法展、漢英演講比賽、文學講座、文藝節目創作、文藝作品欣賞、辯論會等,使師生在活動中受薰陶,文藝素養得到提高, 審美情趣得到培養。

制度建設

完備的制度文化是校園和合文化的支撐和保障
管理靠科學,規範靠制度。學校制定了《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等一百七十多項制度和規章,形成了完整的管理制度體系,指導和規範全校教職工的行為,推動著學校不斷發展。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各個崗位職責明確,分工具體。學校堅持教代會制度,學校發展大計和關係教職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都要經教代會形成決議後組織實施,提升了教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校不斷完善教師管理與考核機制,通過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引導教師恪守師道,文明育人。學校實施嚴格公平的考核機制,並將考核結果與教職工待遇掛鈎,推動著教職工積極進取。
學校把德育放在素質教育之首,開展系列德育活動,著重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著眼於情感、意志力、創造力、獨立人格的培養,著力於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團隊精神的教育,始終貫穿愛國主義主旋律,促進師生生活與生命、精神與人格的和諧發展。
學校實施名師工程,著力打造一支結構優良、充滿生機的教師隊伍。對名師實行量化考核、動態管理,打破名師終身制,教師隊伍始終保持旺盛的創造力和戰鬥力,使學校發展擁有永不衰竭的源頭活水。

學校領導

校長:譚世成

譚世成,中共黨員,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及套用專業,1989年參加工作,1993年調入巴東一中。歷任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兼任教務處副主任、電教處主任;2004年任黨總支副書記,兼任團委書記;2008年任副校長,兼任黨總支副書記。2019年8月任黨總支書記、校長。
巴東縣第一中學(巴東一中)
中學計算機高級教師,信息安全認證工程師,縣級骨幹教師,恩施州攝影家協會會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工作力行“結合實際、突出實用、注重實踐”,著力推動校園信息化建設,牽頭組建了校園網、校園電視台,現代教育設施的套用有效促進了辦學效益的提高;育人工作力推“實幹”,注重在活動中育人,策劃並組織巴東一中第一屆至第十屆文化藝術節、第一屆至第四屆校園文化建設活動月,參與策劃、組織第一屆至第九屆體育節、第一屆至第四屆科技節。
曾被評為恩施州青年崗位能手、恩施州優秀共青團幹部、巴東縣宣傳工作先進個人、巴東縣組織工作先進個人、巴東縣青年崗位能手、巴東縣優秀教師。

副校長:譚元富

巴東縣第一中學(巴東一中)
譚元富,中共黨員,中學物理高級教師,湖北省骨幹教師,湖北省優秀物理教師。1990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系,現任巴東一中副校長。
從教21年,教育教學成績顯著。擔任年級主任期間,先後培養21名學生考取清華、北大。在全國中學生物理奧賽和科技創新大賽中先後指導數十名學生獲國家級獎。積極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研究,並將教育教學經驗總結為教研論文在物理期刊上發表。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全面施教”的育人觀,尊重學生、欣賞學生,深受學生喜愛。

副校長:楊平

巴東縣第一中學(巴東一中)
楊平,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優秀教練員、恩施州優秀班主任、恩施州優秀教師、縣級骨幹教師、巴東一中學科帶頭人。歷任巴東一中教務處副主任、巴東一中年級主任。2014年8月任副校長,兼任教務處副主任、年級主任。
自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高中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數學教學和班級管理的經驗。教學中善於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和學科能力的培養,多次擔任高三數學複習備考工作,具有紮實的數學複習備考功底。注重繼續學習和教學研究,多次主講公開課並獲獎,曾在恩施州數學青年教師優質課講課比賽中榮獲第一名,並代表恩施州參加了當年湖北省舉辦的數學青年教師優質課講課比賽。製作的課件多次獲獎,撰寫的多篇科研論文發表於各省級刊物。在巴東一中 “三節兩活動”的素質教育大課堂上,曾多次擔任體育節開幕式大型團體操的總編導及藝術節節目的編導工作,具有很強的活動組織能力和較全面的教師必備體藝素質。

副校長:譚柱魁

巴東縣第一中學(巴東一中)
譚柱魁,男,湖北巴東人,特級教師,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優秀教練員,恩施州青年崗位能手,首屆巴東縣政府人才津貼獲得者,巴東一中學術委員會委員,巴東一中學科帶頭人。2010年8月任巴東一中年級主任,2019年8月任副校長。
多年來,譚老師工作認真負責,教學風格獨特,一直注重學生在知識形成和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方法的積累,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套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形成。教學成績優異,所帶學生中先後有多名被北大、清華錄取,多名學生奪得單科數學全省最高分。長期擔任班主任,指導學生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多次獲獎。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完成多項課題研究任務,先後有多篇論文發表與獲得各級獎勵。

學校活動

學校廣泛開闢第二課堂,不僅開設各科奧賽輔導班和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興趣班,還組建有科技活動小組、各學科研究性學習課題小組、春蕾活動小組、志願者活動小組、神農溪文學社、新聞記者組等,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和競賽活動。大力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鼓勵學生髮揮個性特長,學會分享與合作,學會尊重和欣賞他人,培養責任感,激勵學生積極進取。
學校在加強課程改革和課堂創新的同時,注重結合實際開展課題研究,堅持教育科研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促進學校持續發展。學校先後參與了二十多項州級以上課題研究,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州級、校級課題研究體系,有三項課題榮獲巴東縣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兩項成果榮獲湖北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學校被確定為研究性學習省級試點學校、校本課程研究省級試點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百所德育研究名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強”、“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校園文化是引領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學校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巴東一中通過豐富校園文化提升師生人文素養,把校園文化建設視為素質教育課程,並與課堂有機結合,予以研究和實施。學校每年舉辦體育節、文化藝術節、科技節、校園文化建設月活動、教學質量建設月活動,逐漸形成了以“三節兩活動”為主要標誌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
“文化藝術節”通過大型文藝晚會、演唱會、英語晚會、文學知識競賽、攝影作品展、美術作品展、漢英書法展、漢英演講比賽、文學講座、文藝節目創作、文藝作品欣賞、辯論會等,使師生在活動中受薰陶,文藝素養得到提高,校園呈現濃厚的文化氛圍,並與社區文化聯動發展。每屆“文化藝術節”都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好評如潮。
“體育節”融體育知識、體育文化、體育藝術、體育道德、體育競技為一體。主要通過大型團體操設計、排練、表演、體育知識講座、廣播體操、傳統體育競技、體育比賽、體育知識競賽、體育攝影展、節標設計、班級標誌牌設計等,貫徹“全民健身”、“健康第一”的體育理念,促使師生鍛鍊體魄、陶冶情操,增強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水平,從而實現鍛鍊體力、培養毅力、促進智力、發展能力的課程目標。
科技節融科普教育、科學研究、科技創新、科學精神培養於一體,是學校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師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課程。科技節期間,有專家科普講座、“名師”學法講座,學生小發明小製作展示,學生異想天開創新設計,師生科技論文和研究性學習活動展示。首屆科技節中,著名科學家、極地科考專家、武漢大學鄂棟臣教授來校作了“讓五星紅旗在極地飄揚”的科普報告,極大地激發了師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情感。第二屆科技節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茆智教授來校作了題為《水和水利工程》的科普報告,激勵師生增強自主創新意識,為建設節約型社會作貢獻,開闊了師生的視野。第三屆科技節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垣教授來校作了題為“電氣工程技術的發展與展望”,對電氣化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闡述,讓同學們大開眼界。同時他要求年青學生在和平年代,更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把目光放得遠一些,高一些,苦練內功,文理兼備,做好乾大事業的準備。第三屆科技節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吳銳博士回母校作激情演講,以“弘揚歷史傳統,搞好社會科學研究”為題,引導學生全面吸收科學知識。這些活動培養了師生的科學意識和創新思維,特別是提高了同學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第四屆科技節期間,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閔勇教授來校作“混沌·分形”的科普報告,讓師生開闊了眼界。
校園文化建設月活動中,緊扣“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抗戰勝利60周年、長征勝利70周年、建設和諧社會等重大愛國主義、現實主義教育題材,結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公民道德建設、感恩教育、《中學生行為規範》等內容,以爭先創優活動為載體,組織愛國主義歌曲合唱比賽、感恩歌曲演唱比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知識競賽、班團活動展播、《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演講比賽、《愛校與愛國》專題報告會、禮儀禮貌專題講座、教室文化與寢室文化展示等大型活動,製作“遠離菸酒,遠離網咖,遠離迷信活動,遠離賭博,遠離毒品”展牌,組織愛國主義教育影評和青少年違法犯罪警示片評論,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最佳化了學生的思想素質,使學生在體驗中感悟人生,學會做人。一大批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員、團幹部、活動積極分子、文明班級、文明寢室、文明家庭受到表彰和獎勵,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提升了校園文化質量。
德為人之魂,德育為立校之本。巴東一中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質教育之首。學校創新德育機制,搭建師生互信、互愛、互敬、互榮的平台,培育“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愛育愛”的新型師生關係和同學關係。
多年的德育實踐,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班子四條線”的德育工作網路,實施系列德育活動,著眼於情感、意志力、創造力、獨立人格的培養,著力於基本道德規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團隊精神教育,始終貫穿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促進學生生活與生命、精神與人格的和諧發展。
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在“扶貧濟困”、“希望工程救助”、烈士陵園掃墓、“環保志願者”、“保護母親河”、慰問福利院老人等活動中,鍛鍊能力,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升華認知水平。
業餘黨校是實施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以業餘黨校為陣地,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長期開展熱點時政講座、專題理論講座、黨的知識講座。通過培訓,學員思想素質得到提高,他們積極要求進步。已經有400多名學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有30名優秀分子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科研興校”、“質量立校”、“素質強校”戰略的實施,“名師、名生、名校”工程的逐步開展,學校已形成了獨有的辦學特色,即“以精神領航、以質量立校、以素質強校促進學校和諧發展的辦學觀;以師生為本、以德育為先、以能力為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觀;以改革為動力、以教科研為支點、以人民滿意為目標,促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的質量觀。”

建校成果

辛勤澆灌換來豐碩果實,學校自2000年起連年獲得全州“高中教育質量獎”,十多人榮獲全州高考狀元,6名同學高考進入全省前10名,數千學子考入全國重點大學,有30多人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巴東一中學子也因成績優異、素質全面而倍受高校的青睞。他們進入高校後品學兼優,才能突出,或榮獲國家及高校獎學金,或擔任學生會幹部,或擔任黨、團組織幹部,或成為各種活動的積極分子,或免試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盡顯一中學子的才華與智慧,一些著名高校紛紛來信表示感謝和祝賀。
學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武漢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教代會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五四紅旗團委”等多項榮譽。
巴東一中素質教育取得豐碩成果,影響遍及省內外,內蒙古、廣東、山東、湖南、重慶及省內50多所學校和一些縣市黨委、人大、政府組團前來參觀考察、交流辦學經驗。
成績說明過去,希望展示未來。今天的一中人早已抬升了視覺,在“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引領下,持續實施“特色樹校,科研、人才、素質、質量強校”戰略和“524”、“133”名師工程,培育學校核心競爭力,打造素質教育品牌,為把巴東一中建成高質量、有特色、創新型、實施素質教育的名校而壯志高遠,選擇飛翔!

校長榮獲

原校長宋發剛同志被國務院批准為2012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成為2012年度州內唯一獲此殊榮的人選。在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州內各領域、各部門緊扣“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主線,狠抓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的引領作用。作為一名優秀教師,宋發剛以“培養學生素質,關注學生髮展”為理念,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鑽研地理課堂情境教學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他所任教班級中多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等全國著名高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他始終注重加強教育科學研究,逐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成績顯著。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級課題子課題二個,省級課題三個,州級課題二個。發表論文五十多篇,其中多篇論文在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作為一名校長,宋發剛勤政務實、敢於開拓,遵循“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突出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和個性化,調動了幹部和教師的積極性,帶領團隊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業績,為學校乃至全州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地圖信息

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信陵鎮北京大道湖北省巴東一中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