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經濟

巴拉圭國民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是拉美最落後的國家之一。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首都亞松森和東方市,經濟受氣候及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影響很大。

20世紀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隨著伊泰普水電站的興建,巴年均經濟成長率達9%。80年代末期,經濟陷入停滯。90年代後,巴實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積極擴大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但未能改變經濟成長緩慢的局面。1996年起經濟連續7年負增長,2002年經濟總量和人均國民收入達近20年來最低。2003年後,受地區經濟好轉及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變動等影響,經濟出現恢復性增長,出口、投資和消費逐漸轉旺。
2008年,受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影響,巴經濟成長大幅回落,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擴大,外匯儲備和投資減少。2009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內旱情緩解和國際農產品需求上漲,巴經濟形勢逐漸企穩回升。2013年,在國內農產品豐收及出口增長的帶動下,巴經濟出現強勁反彈,全年增長達14.4%,居拉美首位。近年來,巴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勢頭。
2017年主要經濟數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
國內生產總值:296.2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259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3%。
貨幣名稱:瓜拉尼(Guaraní)。
通貨膨脹率:3.6%。
匯率:1美元≈5895瓜拉尼(2018年9月)。
失業率:5.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