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庫斯理論

材料科學理論,1950年,美籍德國人弗茹里赫與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巴丁同時提出:超導電性是電子與晶格振動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庫斯理論
  • 提出時間:1950年
  • 提出人:弗茹里赫,巴丁
  • 內容:超導體中基態和激發態有能量差
名稱: 巴庫斯理論
主題詞或關鍵字: 材料科學
內容
邁斯納-奧森菲爾德效應被發現後,1935年,德國人倫敦兄弟提出一個超導電性的電動力學理論,1953年畢派德推廣了倫敦的概念並計算得到與實驗基本相符的超導穿透深度的數值。他們認為金屬中電子在點陣中被正離子所包圍,正離子被電子吸引影響正離子振動,並吸引其他電子形成超導電流。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巴丁、庫柏和斯里弗提出超導電量子理論,他們認為:在超導態金屬中電子以晶格波為媒介相互吸引而形成電子對,無數電子對相互重疊又常常互換搭配對象形成一個整體,電子對作為一個整體的流動產生了超導電流。由於拆開電子對需要一定能量,因此超導體中基態和激發態之間存在能量差,即能隙。這一理論預言了電子對能隙的存在,成功地解釋了超導現象,被稱作巴庫斯理論。這一理論的提出標誌著超導理論的建立,使超導研究進入一個新階段。
由於超導現象由廣泛的利用前景,因此,關於超導的科學實驗日益深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