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宰族

巴宰族

巴宰族(Pazih),又名巴則海族、拍宰海族(Pazih),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之一支。主要居住在台灣中部埔里盆地愛蘭地區,目前仍保有族語巴宰語及傳統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宰族
  • 外文名:Pazih
  • 又名:巴則海族
  • 分布於:台中豐原
地理分布,歷史沿革,族系分支,神話傳說,文化特質,民族慶典,衣服裝飾,使用語言,民族歌謠,正名運動,民族現況,

地理分布

巴宰族(Pazeh;巴則海族;拍宰海族)為台灣原住民之一支,分布於台中豐原、神
岡、-{后里}-附近較靠內陸的區域,約略位置是以豐原為中心,北至大甲溪河岸,東到東勢角(今東勢),南至潭仔墘(今潭子),西則到達大肚山山麓的橫岡一帶。
台中地區台中地區

歷史沿革

16世紀中,重要聚落包括岸里社、朴仔籬社、阿里史社、烏牛欄社、大馬僯社、麻薯社、岐仔社、翁仔社、麻里蘭社等;大致分成四個社群(岸里社群、朴仔籬社群、阿里史社群、烏牛欄社群)。 其中岸里社因清代康熙38年(1699年)協助清政府平定吞霄社反亂,而開始獲得官府的重用;巴則海族也在岸里社的領導之下,逐步擴張其勢力範圍,例如請墾台中平原(以前貓霧栜社的屬地,今台中市北屯區一帶),在其土官阿莫時代就已建立出一個台灣平埔族中少有的勢力範圍。不過,其原有的生活領域還是持續遭到後來漢人的擴墾入侵,導致道光年間族人開始成群離開故土,輾轉遷徙。各社後來也有一部份遷移至苗栗鯉魚潭、卓蘭方面,另一部份遷移至埔里牛眠山附近。

族系分支

巴宰族亦屬平埔族群其中一族,最大特徵是成人身高比一般南島系原住民高,約在170cm以上。巴宰族又可分為巴宰本族(Pazih)以及噶哈巫族(Kaxabu)(朴仔籬社則屬噶哈巫族)。以地區分類而言,豐原以西為巴宰本族,以東五社為噶哈巫族。巴宰族人遷入埔里後,住在烏牛欄台地(愛蘭台地)多為巴宰族;居住於眉溪流域旁之眉溪四莊(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蜈蚣侖)則為噶哈巫族

神話傳說

巴宰族(巴則海族)有許多傳說,現在埔里地區最常聽到的就是番婆鬼的故事
,主要是說番婆鬼(女巫)都利用晚上出來害人,她可以把眼睛摘下來,換上貓的眼睛,變得又紅又亮,再黑的地方也能看清楚,每到黃昏的時候,天空中常可看到一團火球飛過去,那就是番婆鬼,當番婆鬼要增強法力,一定要吃小孩子的心臟,有些婦人把小孩背在背後,走著走著就被番婆鬼用畚箕換走,還有番婆鬼想要的東西,非要到手不可,而且被拿了還不能在她背後說壞話,否則一定肚子痛,要請她來解才可以;番婆鬼的東西,誰也不敢碰,碰到的話就會得怪病或肚子痛,不過番婆鬼最怕看到赤裸的男人,因此,夜晚的時候,有人就脫光了衣服在河邊或溪中垂釣,據說就是怕番婆鬼來搗蛋。
番婆鬼番婆鬼

文化特質

巴宰族在語言保存方面最久也較完整,現在巴宰族人還有能唱傳統歌謠的長者,他們的歌謠包括搖籃曲、工作歌、愛情歌,尤其是慶典儀式的歌曲等(如唉淵Ayan(1).(2),牽田的歌),當中有些還包含著其祖先來源的口傳歷史,甚為珍貴。
賽跑型式的祖靈祭是台灣中西部地區平埔族群祭典中的一項特殊風俗,俗稱「走鏢」,青少年男子賽跑優勝者可以獲得彩旗,象徵著部落最高榮譽。
連名制是東南亞古文化的特質之一,連名制的地域分布包括東南亞的大陸,半島和島嶼三區,日治時期移川子之藏教授曾就平埔族之契約文書中舉出巴則海族人特有之姓名例子。以朴仔離社為例,祖名Bahara AbUk.父名Ashin Bahra.子名叫Tahan Ashin,稱之為父名的連鎖,也就是說平埔族群亦有父子連名的制度。
鑿齒文化也是東南亞古文化的特質之一,多半與婚姻有關,這個文化特質也分布在整個南島語族生活的範圍。平埔族群也盛行鑿齒之習,當少年男女求婚之時多鑿去二門牙以作為定情之物,日治時期伊能嘉矩的調查也說巴則海族中,男女當結婚年齡時,拔去上門齒二枚,以為成年之標識。

民族慶典

巴宰族kahabu族在埔里俗稱「眉 溪四莊番」,正因為當地人承襲祖先驍勇善戰的精神,日治時期多為溢勇軍,能與鄰近的泰雅族抗衡,故也在埔里流傳一句話「四莊正是番」,該族的過年稱為「番仔過年」或「姓潘的人過年」為農曆十一月十五左右舉行,並製作傳統食物「阿拉粿」,「抓大魚」、「走標」等活動。

衣服裝飾

巴宰族的男子上衣其形式雖類似高山族泰雅群之Rattan型衣,但開有圓領,腋下兩側不密縫則與Rattan衣相異,近於貫頭衣之形式,所謂貫頭衣是一種最原始的衣服型式,廣見於印度尼西亞群島以及中南半島,並向東分布至玻利尼西亞,而南美洲之貫頭衣亦可能由玻利尼西亞傳去者。台灣的平埔族群中巴則海族在以前或穿用貫頭衣。

使用語言

巴宰語(Pazeh;Kulon-Pazeh;巴則海語)是台灣巴宰族人所使用的語言,為台灣原住民語言之一種,屬於南島語系的次語群。亦歸類為台灣南島語第1群,與泰雅語(Atayal、Tayal)並列。
巴宰族人亦如邵族人一樣,都已被台灣閩南人同化,人種幾已全部混入漢族圈裡,使用閩南語為主要族語。2006年全世界唯一會講巴宰語的巴宰族人為南投埔里“潘金玉”女士(生於1914年7月21日)。2001年潘金玉女士已協助台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李壬癸教授編纂成全世界第一本的《巴宰語詞典》。
兩族因為族語及文化相近,故依據伊能嘉矩之分類仍把它歸為同一族。眉溪四莊則為已故之潘郡乃先生之後裔潘永曆先生仍會使用噶哈巫語,甚至仍會唱噶哈巫古調"憶祖之歌"(ayan)。

民族歌謠

風潮唱片所出的巴宰族音樂〈巴宰族(噶哈巫族)Ayan之歌〉,即是音樂學者吳榮順從四莊採集得到。巴宰族主要居住在台灣中部埔里盆地,目前尚能保存部分語言與音樂的聚落大約分布在埔里烏牛欄台地上的愛蘭里與鐵山里,以及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與蜈蚣侖等地。由於漢化的緣故,巴宰族的文化傳統幾已消失殆盡,只能透過殘存的「牽田」祭典得知其音樂風貌。
牽田期間所唱的祭歌「ayan」是巴宰族人與神靈溝通的媒介,其哀怨悲涼的旋律,伴隨著祭司帶領族人交叉牽手而行的舞步,在夜裡聽來特別動人。目前民族音樂學者在埔里四莊巴宰採集到的民歌中,大概可分成四種類型:
(1)傳統祭典的歌謠ayan,其歌謠曲調大致固定,人人都能琅琅上口,差異只在於演唱者所詮釋的風格與主題。
(2)演唱教會聖詩的巴宰歌謠,包括:「真主上帝造天地」、「在我救主榮光面前」等。
(3)傳統童謠「搖籃歌」,它是除了ayan外,全部使用巴宰語言與曲調來演唱的歌謠。
(4)以閩南語演唱的歌謠,包括長工歌、苦命歌、思親曲、相褒歌與四季春等,這些歌謠的共同特點是七字一句,四句成段,句尾押同韻,即類似七言絕句的形式。

正名運動

巴宰族人在近年也發起正名運動,希望獲得官方承認。個別族群身份的認定,基本上可以直接去戶籍所在地的戶政事務所調閱日治時期所遺交下來的戶籍資料,在日治時期戶籍謄本上“種族”一欄有登錄種族別。“種族”一欄種族別依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閩南人與客家人分別註記為:山地原住民註記為“生”(生蕃)、平地原住民註記為“熟”(為"熟蕃"指平埔族)、閩南人註記為“福”(福佬人)、客家人註記為“粵”或“廣”(粵(廣東)來的客家人)

民族現況

巴宰族是台灣原住民族很早就漢化的平埔族一族,原鄉主要在豐原岸里社、苗栗三義鯉魚潭與南投一帶,族人如今分布到北、中、南部各地拚生活,合計五千餘人,也各自成立聯誼組織,例如從南投埔里愛蘭教會分散出去的族人,就有北區蘭僑、中區蘭僑、南區蘭僑的稱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