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文化節

首屆巴人文化節 於2003年8月18日在宣漢羅家壩召開後,至今未再舉辦。

位於宣漢縣普光鎮進化村的羅家壩遺址,是四川省20世紀末發現的面積最大的先秦文化遺址,總面積達50萬平方米,已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地處秦、楚、巴、蜀交界地,對於研究巴文化、蜀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相互交融關係提供了新的資料和線索。該遺址的發現和進一步發掘,對研究巴人文化具有特殊和重要價值。因有這層深厚的歷史淵源,也為了打好這張歷史賦予的文化牌。

宣漢縣委、縣政府決定依託羅家壩這一讓世人關注的歷史遺址舉辦“四川·達州·宣漢首屆羅家壩巴人文化節”,通過一年多的籌備後,文化節將於2003年8月18日至20日在宣漢縣啟幕。文化節期間將圍繞巴人文化做文章,“巴人文化研討會”是文化節的重要內容之一,另外國內明星參加的大型文藝演出、江口湖龍舟賽和百里峽漂流以及商貿展銷、項目推薦、招商簽約等活動也是重要的看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人文化節
  • 位於:宣漢縣普光鎮進化村的羅家壩遺址
  • 總面積達:50萬平方米
  • 歷史:1900多年
歷史的光輝,羅家壩,遺風猶存,農牧業方面,手工業方面,民風民俗方面,軍事方面,巴國巴人巴文化,巴國,巴人,巴文化,

歷史的光輝

宣漢歷史悠久,置縣有1900多年的歷史。數千年來,生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光羅家壩先秦文化遺址”距今已有3000餘年歷史。當年,漢高祖劉邦派大將樊噲在這裡囤兵秣糧,揮師北上,攻城略地。在中國現代史上,宣漢創建了川東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獨立組建了川東遊擊軍和紅三十三軍,有34000多名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孕育了無數英雄和新中國10餘位將軍,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卓著功勳。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維舟將軍從這裡踏上了革命道路,毛澤東曾親筆題詞高度讚譽他“忠心耿耿,為黨為國”。20世紀80年代,宣漢人民創造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樊噲精神”享譽全川。
羅家壩遺址羅家壩遺址

羅家壩

宣漢越來越被世人關注,是因為有羅家壩。羅家壩遺址距宣漢縣城35公里,該遺址曾為東鄉縣縣城,在此建縣興廢長達728年(公元555年—1283年)。20世紀70年代,當地村民挖泥燒磚時曾挖到過青銅劍、青銅罐等,省、市文物專家前往考察,採集標本,認定為戰國土坑墓群和漢代遺址。1996年3月,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發掘羅家壩戰國墓群。1999年9月至11月,省考古隊對羅家壩遺址進行首次發掘,共出土青銅器、陶器、玉器、石器等2000多件珍貴文物,經專家鑑定,這些文物為新石器時代至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時期文物,歷史年代久遠,文化積澱深厚。初步估計,羅家壩文化遺址距今有3000—4700年。該遺址考古工作被評為“1999年四川省十大文物工作成果”。2001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專家、學者進駐羅家壩進行第二批發掘。5月5日,由於發生盜墓案,考古隊隨即對被盜墓葬進行了搶救性清理髮掘,又發掘出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大批文物,加上公安機關追回的7件被盜文物,共約160餘件,在全國已發現的所有巴人文化遺址中規格最高。經專家推測,該墓可能是巴國王侯之墓。省考古隊在第二期發掘的400平方米內,共出土器物530餘件,再次印證了該遺址是研究巴人文化最重要的基地。
經各級專家初步評估,該遺址對研究川東北地區原始文化和巴人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該遺址的發現和進一步發掘,給研究巴人文化與周邊諸文化的關係提供了重要學術價值的佐證。同時,作為川東北首次發現的這樣年代久遠的大型人類聚落遺址,其文化的內涵豐富、時段長、規模大、堆積厚、保存好,它的發現對了解川東北夏商周時期部落形態、房屋結構、生活方式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目前,省考古研究所擬定了規劃好、保護好、發掘好、研究好、利用好的“五好”工作目標,正在積極申報評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列入全省重點向國家申報的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項目建設規劃。

遺風猶存

神秘古老的“巴人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巴人的語言、文字、風俗和信仰等都與中原華夏族不同,它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少數民族。據宣漢普光鎮羅家壩遺址發掘出土文物的文物考證,宣漢是巴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從農牧、手工業、民風民俗等方面都可看出與其中原文化有許多的不同。

農牧業方面

遠古的山區巴人耕作技術落後,普遍刀耕火種,該縣樊噲山區,直到20世紀80年代都是這樣。隨著農業的發展,巴人有了剩餘穀物,於是釀酒業也發展起來。當時,巴鄉村釀造的“巴鄉清”名酒,醇香濃郁,是當時向周王朝交納的貢品。

手工業方面

從羅家壩遺址出土的青銅器可以考證,戰國時代巴人對青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有很高的造詣。

民風民俗方面

古巴國民風淳樸,巴女明艷,能歌善舞。特別是聞名全國的“巴渝舞”,更是巴人作戰勇猛頑強,被稱為“神兵”的精神體現。漢高祖劉邦為漢中王時,派樊噲到四川宣漢一帶徵募巴人定秦,看見巴人隊伍衝鋒陷陣的軍舞,令宮中“樂人習學之”,成為宮廷樂舞之一,並命名為“巴渝舞”。

軍事方面

從羅家壩出土的大量兵器和巴人遺骨分析,這裡曾經是一個古戰場,發生過多次激烈的戰爭,可能為揭開巴人神秘消亡之謎提供了重要依據。
宣漢土家族是巴族的後裔。從現存的各種民間文學研究和民俗考察來看,秦滅巴後,巴族便散居各地。宣漢樊噲百里峽一帶的土家族,約10000人,應是巴人後裔。土家族好歌善對,每年農曆4月27日晚舉行篝火晚會,4月28日為傳統的“對歌節”。土家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唱和山歌。其他地方的土家族是農曆4月8日過節,宣漢土家族為了紀念西漢將軍樊噲,則改為4月28日。土家族最流行的“薅草鑼鼓”裡面就有“巴渝舞”的影子。土家族人去世後實行土葬,用悽慘、憂傷的唱腔吟誦祭文,唱孝歌,與巴人祭祀和喪葬相通。

巴國巴人巴文化

據考古發掘,川東地區史前文化發端於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其代表性古人類是“巫山人”。結束於距今4000多年前,即新石器時代末葉,其代表性文化是“巫山大溪文化”。
約4000多年前,巴人先民就世世代代在川東地區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巴人文化。

巴國

巴國的形成大約在商周之際。據《辭源》:“巴者,古國名,位於四川省東部一帶地方”。
川東地區在夏朝(距今4100年前—3600年前)稱“巴方”,在商朝(公元前16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中)稱為“巴奠(甸)”。巴奠(甸)向商朝年年納貢,歲歲服役。後來巴人不甘商朝的壓迫,於公元前11世紀,參與周武王伐紂,由於巴人英勇善戰,迫使紂王軍隊陣前倒戈,終於打敗商紂王,西周建立。西周(公元前11世紀中———公元前771年)初期分封了71個諸侯國,巴氏被封為子國,首領為巴子,因而叫巴子國,通常簡稱巴國。巴國的地域大致在陝南的漢水上游,南及大巴山北緣,東至襄陽,春秋時有所擴展。戰國初期迫於楚的勢力,巴國舉國南遷至長江幹流,先後在清江、川峽之間至川東立國。

巴人

巴人,古巴族人的簡稱,主要分布在今川東、鄂西一帶。傳說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肅南部,後遷到武落鐘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秦滅巴以後,巴人的一支遷至今鄂東,另一支遷至今湘西,構成武陵蠻的一部分。留在四川境內的,部分叫板楯蠻,南北朝時因大量遷移,大都先後與漢族同化。
板楯蠻古時居住在嘉陵江和渠江兩岸,北及漢中東部,東及長江三峽,遍及整個川東地區,是川東巴國各族中分布最廣的民族之一。古代巴人不但作戰勇猛頑強,以致被稱為“神兵”,而且能歌善舞。在荒莽的大巴山、秦嶺中,在極為艱難困苦的生活條件下,自強不息,世代繁衍。他們斬蛇蟒、射虎豹、獵牧捕魚、墾荒種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和建設。這對川東地區,特別是大巴山一帶(包括宣漢)經濟文化的開發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至清朝,川東地區歷史上曾有五次移民遷入。這五次移民遷入,既促進了川東地區土著居民與大漢民族的同化,同時又加快了川東地區的開發步伐。

巴文化

巴文化是巴國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創造的全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會結構的總和。
巴文化的主要代表:?“巴渝舞”———古代巴渝地區民間武舞。
中國古代典籍記載最古老的音樂創作產生於巴地。巴渝舞來源於商末巴師伐紂時的“前歌后舞”。巴渝舞特點:舞風剛烈,音樂鏗鏘有力,屬武舞、戰舞類型。“劍弩齊列,戈矛為之始。進退疾鷹鷂,龍戰而弱起”,“退若激,進若飛。五聲協,八音諧”。漢初,巴渝舞被劉邦移入宮中,成為宮廷樂舞,也是王朝祭祀樂舞。那時巴渝舞幾乎成了國家樂舞。唐以後,巴渝舞從宮廷樂舞中消失。儘管如此,在民間,巴渝舞遺風猶存,川東巴人後裔的踏踢舞、擺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變,現在的薅草鑼鼓、花鼓調、花燈調、蓮花落、川劇幫腔、川江號子、船工號子、勞動號子、翻山鉸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巴鄉清”——古代巴人的酒,以“巴鄉清”著稱於世。《水經·江水注》記載:“江水又逕魚腹縣(今奉節)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鄉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清’,郡出名酒。”此酒名貴,飲譽遐邇。清酒釀造時間長,冬釀夏熟,色清味重,為酒中上品。巴人善釀清酒,表明其釀酒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巴人神話———巴人自然神話有“比翼齊飛”、“巴蛇吞象”、“白虎神話”等。巴人英雄神話有“廩君傳奇”等。巴人神女傳奇有“巫山神女”、“鹽水神女”等。
根據考古發掘,巴文化代表還包含巴人詩作、巴國符號文字和青銅文化等內容。由於秦朝大規模的“焚書坑儒”,加之戰亂、災荒和歷史年代久遠等,其史料逐漸絕跡,巴文化已埋藏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融化在大巴山人民的民俗文化里。對巴文化的更深層次研究,有待依賴考古新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