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奇章中學

巴中市奇章中學

巴中奇章中學創辦於1941年,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優秀完全中學。由化成鎮遷至清江,其地原為川北地下黨遺址,學校占地4萬餘平米,擁有教職工100多人,學生2500餘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中共川北底下黨組織的活動和指揮中心,新中國成立後,為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四川大學等省內內高等學府輸送了4000餘名優秀畢業生。巴中奇章中學先後被授予“素質教育實驗學校”、“課程改革實驗學校”、“體育傳統項目田徑學校”等榮譽稱號,並作為名校載入《中華教育大辭典》和《四川教育大辭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中市巴州區奇章中學校
  • 英文名:Bazhong Qizhang Middle School
  • 簡稱:奇章中學
  • 校訓:誠實、文明、勤奮、創新
  • 類別:公辦
  • 主要院系:國中部、高中部
  • 現任校長:楊勝和
  • 主管單位巴州區教育科技體育局
辦學條件,辦學歷史,辦學情況,

辦學條件

四川省巴中市奇章中學是一所有63年光榮歷史的農村完全中學,設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東大門——清江鎮,占地68畝,現有41個教學班,3000餘名學生。擁有教職工117人,其中,擁有研究生及本科學歷的專任教師104人,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68人。  巴中奇章中學前身是20世紀40年代中共川北地下工作者在巴中的統戰朋友趙濟剛幫助下創辦的一所初級中學。它在整個40年代,是川北工委的主要據點,是巴中中心縣委和通江、南江、巴中、平昌縣委領導機關的所在地(通江、平昌縣委後來遷出),是當時通、南、巴、平農民運動的指揮中心,民眾武裝鬥爭的指揮部。《中華教育大辭典》、《四川教育志》、《巴中現代革命史》等皆載有學校的革命歷史事跡。1952年6月川北行署文教廳批准奇章中學由私立改為公辦,同年8月經西南軍政委員會批准,將“私立巴中縣奇章初級中學”更名為“四川省巴中縣第一初級中學”,1953年10月改為“清江中學”,1987年經四川省教育廳同意復名“奇章中學”。
巴中奇章中學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誕生和發展,開創、形成了永續發揚的光榮傳統:奇中精神——堅定信念,為共產主義而獻身的精神;堅貞不屈,為全人類謀解放而英勇奮鬥的精神;堅忍不拔,戰勝困難的大無畏精神;艱苦奮鬥,為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提煉出了“追求真理,張揚個性”的辦學思想和“以人為本,質量求勝,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構建了“全面發展,合格+特長”的辦學模式。
辦學以來,歷屆校長和歷代教師辛勤勞動、努力探索,立足奇中實際,融入時代精神,秉承“誠實、文明、勤奮、創新”的校訓,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促進了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的發展。今天的奇章中學,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弘揚“奇中精神”,培養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和行為的社會主義愛國者和建設者,以“把奇章中學辦成高質量、有特色的市級示範性學校”為辦學目標,以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人為育人目標,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全面實施新課程,努力凸現以“共產主義獎學金”為主要內容的“紅色教育”和以音樂、美術特長培訓為主要內容的“藝術教育”的辦學特色,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巴中奇章中學曾先後獲得“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十強學校”、“巴中市體育傳統項目田徑學校”、“巴中市園林式單位”、“巴州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巴州區普通高中辦學水平一級甲等學校”等稱號。
辦學以來,學校先後為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四川大學等高等學校培養過近2500名優秀人才。21世紀以來,巴中奇章中學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高中教育質量綜合評估連續6年位居巴中市同級同類學校前列,2006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首次突破100人大關。2007年學校再次獲得“巴中市高中教育質量十強學校”榮譽稱號,2008年 4月學校順利進入“巴中市示範性普通高中”行列,11月獲“2008年高中教育質量綜合評估升位學校”。因光榮的改革傳統、悠久的辦學歷史、良好的辦學業績被巴中市教育局推薦上報為“四川名校”。

辦學歷史

趙濟剛:名仕金,字玉襄,號毅,綽號“黑鬍子”,1890年出身於巴中化成鄉一個做火炮的農民家庭,5歲啟蒙讀書,1912年考入巴州中學堂,後考入成都聯合縣立中學。1916年入成都高師文科,其讀書經費靠長兄支持,兄故停學回家。1919年應聘恩陽高等國小校教書,1921年任巴州中學堂監學,兼任高等國小校長。1923年,歲荒歉收,匪患四起,受鄉人請辦團防匪,就任鼎新場民團督辦,後又被推任為巴中縣教育會會長。
1924年因代表家族利益,反對苛捐雜稅,得罪了軍閥田頌堯,被迫棄文就武,投奔達縣劉存厚部,歷任江防軍上尉參謀、副營長、營長、少校團副。1938年任中校參謀,並奉命出川抗日。1938年秋到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受訓,受到葉劍英等人的教誨,奠定了傾向革命的思想基礎。1939年在一次抗日戰鬥中負傷,送回重慶治療,傷愈後回到巴中。1941年在中共黨員王敘伍的幫助下,在化成創建了化成中心國小校。 1943年在地下黨川北工委王朴庵(化成國小教師)的幫助下,聯絡鄉人又創辦了奇章中學,自任董事長,王朴庵代校長兼訓育主任,並陸續安排艾文等數名共產黨員和進步知識分子到校任教,不僅培養了大批革命學生,也使化成成為通、南、巴、平共產黨組織地下活動的中心。同年在中共黨組織和進步力量的支持下,趙濟剛當選為巴中縣參議長、國民黨縣黨部監察委員,並進入縣特委會。1948年按中共黨組織的指示出任巴中縣自衛總隊副總隊長,1949年4月又出任通、南、巴、平“聯防司令”。此後,集巴中黨、政、軍、特權力於一身,對掩護中共地下活動起了重要作用,還多次設法掩護中共地下黨員擺脫了國民黨特務的追捕。
1949年12月21日巴中解放後,中共組織根據趙濟剛的一貫表現,吸收他擔任縣解放委員會副主任兼軍事組長,使接管工作順利進行。1950 年3月調川北行署工作,先後任行署委員會委員、人民監察委員會委員、川北土改工作團射洪工作隊隊長。1951年秋,在鎮反運動中巴中縣的民眾要求將趙濟剛押回原籍,交民眾法辦鎮壓,胡耀邦專門為其指示說:“趙濟剛過去雖在舊政權里身任數職,那是地下黨組織叫他幹的。他有錯誤,也有剝削的一面,但他保護我們地下黨這么多年,在全國都是少有的。有錯誤,叫他寫個檢討就行了。” 趙濟剛是受到胡耀邦保護過的原國民黨軍政人員之一。1952年川北行署撤銷後,趙濟剛調任省府參事室參事、省政協委員。1961年病逝於成都。

辦學情況

校長:楊勝和,男
政教主任:吳金城,男
教務主任:宋試兵,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