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音

差音

差音是音樂術語。即同時發響的大三和弦上方的兩個音(指三度音和五度音)的振動數之差等於該和弦根音振動數的四分之一(即低兩個八度的根音),它們上下產生共鳴,使之豐富、協和。由義大利小提琴家兼作曲家、音樂理論教員塔提尼於1754年所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差音
  • 外文名:difference tone
  • 別稱:合成音或引發音
  • 拼音:chà yīn
  • 類型:音樂術語
基本信息,產生原理,差音的頻率,發展歷史,分類,心理學套用,

基本信息

產生原理

差音是結合音(combination tone)的一種。當兩個相當強的不同音高的樂音同時發出,如果它們的頻率差超過每秒20赫茲(周次),聽的人可以聽到第三個與兩個原音全然不同的聲音,即合成音或引發音(combination tone或resultant tone)。這個低音相當於兩個音振動數的差,叫差音(difference tone)。

差音的頻率

差音的頻率等於兩個原音頻率的相減。例如兩個強音的頻率,假定一個是1200赫茲,一個是700赫茲,產生的差音是1200-700=500赫茲。而和音是另一種結合音。它的頻率是兩個原音頻率的和。例如上述兩音的頻率相加,即1200+700=1900赫茲。和音(summation tone)比差音不容易聽得,因此很少實用價值。

發展歷史

差音的理論是義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塔蒂尼在1714年最早發現,因此通常稱差為“塔蒂尼音“。塔蒂尼將這種現象發表在1754年著作的《音樂和聲學原理》論文中,當時他稱差音為第三音。
德國的管風琴家兼理論家佐爾格在他的1745年發表的著作中也提及了有關的論述。差音常套用在管風琴的製造上。例如最長的一根音管,即發出最低的“C”音,它的頻率是16.4赫茲,它的管長是32尺。這樣長的管如果用金屬製成的話,它的重量就得超過450公斤。因此為了節省費用和減低管子的高度起見,可以將它分成二根管:一根為16尺;一根為10(3/4)尺,它們發出的頻率各是32赫茲和48赫茲,兩音的差音等於16赫茲。當然我們也可用一根管子把它彎曲成兩段或”戶”等形狀,並不影響它的音量和音色。又如警察和體育教練在比賽時用的哨子,用兩根長短的短管制成。當吹響時,兩管發出不同的音高。同時還可聽到一個差音,它的音高比任何一管要低。
差音

分類

為了區分不同類別的差音,將它們分級,如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等。

心理學套用

混合單音是單個單音的強化組合,也就是幾個支配元素的不完全融合。除了混合單音中的單音所包含的元素,還有聽覺器官的振動合併後產生的附加元素,這些附加元素造成新的樂音感覺,造成特徵各不相同的混合單音。它們多少同起始單音進行完整融合。它們是差音感覺,如名所示.它們對應著兩種基音振盪次數的差異。其中一些差音源於耳朵外面的聲波在空氣中受到干擾(客觀差音)。
差音
在耳朵里放置開口管作為共鳴器,調成同頻,可以放大這種差音。其他差音在耳朵內部發生,可以通過干擾外耳的聲波,尤其是鼓膜和聽小骨鏈的聲波干擾,還可以通過內耳的干擾來實現。第二類差音(主觀差音)不能用共鳴器加強。由於這些差音的存在,混合單音成為非常複雜的心理混合物,因為這些差音不僅來自複雜單音的基音受到的干擾,還來自泛音的干擾。差音互相干擾,或者受到基音的干擾,這些也造成了混合單音的高度複雜。來自基音干擾,跟隨音高低於基音的樂音,這樣的差音最強大。差音越弱,它同混合單音基音的融合越完整;差音越符合與單音初始元素和諧共存的樂音,融合越完整。
對於作為一個整體的混合單音,差音是重要的,而泛音對於簡單單音也是重要的,兩種重要性相比後,就會發現,差音是屬性的產物。在一些間隔中(八度音階,第五和第四),差音時而消失時而匯合,這說明了統一性,這種統一性是協和的複雜的單音的重要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