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半車麥秸

差半車麥秸

差半車麥秸一詞來自姚雪垠(1910--1999)的作品中,是戰爭時期的一個邋遢鄉下人的外號。這個人既有優點,又有缺點,優點在於他熱愛土地、對戰友們很關心;缺點是愚昧無知而又落後。

來源,作者簡介,個人履歷,作品分析,社會評價,

來源

為什麼要叫作“差半車麥秸”呢?這個詞又有什麼寓意呢?接下來的故事會告訴你。
基本情節是這樣的:一天,八路軍游擊隊們大嚷說抓到了一個漢奸,身上有太陽旗,於是,所有人都來“批鬥”這個漢奸。“漢奸”說他並不是真正的漢奸,而是為了逃命才帶上太陽旗,隊長便放了他,當隊長問到他的名字時,他就說自己村裡的人都叫他為“差半車麥秸”,於是大家都這么叫他,很快地,“差半車麥秸”與戰士們打成一片,人緣極好。“差半車麥秸”有很多特殊的舉動,最普通的就是擤一把鼻涕,一彎腰抹在鞋尖上。“差半車麥秸”與同志們吃飯是吃得又快又多,碗裡舔得乾乾淨淨,原文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寫:有一次,“差半車麥秸”吃晚飯,擤了一把鼻涕在鞋尖上,打了一個飽嗝,,用右手食指甲往牙上一刮,又一彈,蔥葉子同牙花子從一個同志的頭上飛了過去。還有一個令人無法忽視的舉動是“差半車麥秸”搔了搔頭皮,順便用手往脖子一摸,摸出來一個虱子,又用指頭捻了一下,送到嘴裡“格崩”一聲咬死了。後來,在一次戰鬥中,“差半車麥秸”掛了彩,離開了隊伍送到其他地方治病去了,大家都很想念他,但是唯一留在隊伍的是這個“差半車麥秸”的外號,於是,隊伍里的人就有它來比喻做事邋遢的人。
總之,“差半車麥秸”就是描述那些做事不體面,不注意自己形象的人,但是這個詞並不含貶義,而是包含了風趣與友好之意!

作者簡介

個人履歷

姚雪垠(1910-1999),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原名姚冠三,河南省鄧縣姚營村人。30年代開始文學生涯,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差半車麥秸》、《人性的恢復》,中長篇小說《春暖花開的時候》、《牛全德與紅蘿蔔》、《戎馬戀》(《金千里》)、《長夜》、《李自成》等。

作品分析

《差半車麥秸》寫於1938年4月,同年5月發表在茅盾主編的《文藝陣地》第1卷第3期。小說描寫了一個名叫王啞吧,外號叫“差半車麥秸”的落後農民,參加游擊隊後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游擊隊員的過程。參加游擊隊前,他憨厚、質樸、善良,但愚昧落後懵懂無知,有著小生產者的狹隘、自私觀念和習氣。參加游擊隊後,在集體鬥爭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鍛鍊,使他從昏睡中覺醒並奮起抗爭,成為一名勇敢幹練的革命戰士。王啞吧這個形象的塑造,包含著深刻而豐富的歷史內涵。這個形象表現了我國廣大農民對鄉土的熱戀,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展示了蘊藏在“老中國兒女”子孫們身上的無窮無盡的反抗侵略者的強大的潛力。說明在民族解放鬥爭中,他們能夠也一定能夠同祖國一起徹底告別昨天,走向新生。
作者思想敏銳,及時捕捉萌芽狀態中的民族新性格,成功地塑造了王啞吧這個形象,這在新文學創作上是個可貴的開拓和貢獻。作品採用傳統敘述方式,結構嚴謹縝密;描寫細緻生動,風趣幽默,善用民眾口語,具有濃郁鄉土氣息。

社會評價

1938年茅盾在《八月的感想》中給予《“差半車麥秸”》很高的評價,認為它塑造了“阿脫拉斯型的人民的雄姿”,是抗戰文學的“新的典型”。其後,抗戰文壇上好評如潮,這篇小說也很快被譯介到國外,被視為中國抗戰文壇的可喜收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