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申文

巨申文,寶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數學教研員,市教研室高中組組長,數學特級教師,寶雞市勞動模範,陝西省優秀教師,陝西省教學改革能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巨申文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9年9 月
  • 性別:男
個人簡介,點評課例,檢查工作,

個人簡介

巨申文,男,1959年9 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寶雞市教學研究室數學教研員,高級教師

點評課例

高一開始學習集合,是作為一種語言來學習的,要使學生感受到集合表示學習內容時的簡潔性、準確性,幫助學生學會用集合語言描述數學對象,發展學生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可以說,本節課給出了一個概念教學的實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教師站在數學語言和文化的高度從數學整體上把握集合內容,設計教學程式,使學生身處數學問題之中,從客觀上保證了學生數學思考的渠道暢通無阻。老師講述故事引出課題、用學生熟悉的例子引入集合、回顧學習過程、一起提煉集合概念的本質屬性、檢驗認識成果、介紹有關的符號及其表示,這一切六個環節,“土豆站立”問題構成一條明線,一次又一次把集合問題托出水面,給學生的思維提升搭建了良好的腳手架,順利實現了學生個體對集合內容的建構。
2。恰切的提示語和恰當的問題串,有力的激活了學生數學思維發展的源頭活水。我們知道,以知識為載體,滲透科學思維和分析方法,這是數學課堂教學真正的價值所在。我們看到,每個問題的出現,每一次數學活動的開始,不是教師告知出來,而是在教師藝術化的提示語或者順勢推出的問題情境下,學生進行了一番思維方向、對象、途徑等的檢索之後開始的。如在學生們列舉完集合的實例後,教師說“看來,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集合’無處不在,大量存在。那么,接下來我們應該乾什麼?”,學生自然想到給集合一個文字表述,怎么來說,學生們各有說法,交流到認識快要統一的時候,師生一起寫出集合概念的表述。正是這樣的提示語,既像涓涓細流,又似舂風化雨,一次又一次激起學生熾烈思維的漣漪,成為學生進行積極的數學思考的源頭活水。
3。新課程倡導的教學新理念,成為推動學生數學能力發展、教師教學品位提升的力量源泉。在本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從根本上改造和完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圍繞學生的發展進行教學設計,做到了問題貫穿始終,思想貫穿始終,探究貫穿始終,聯繫貫穿始終,發展貫穿始終。教師既關注知識內容的傳授,更著眼於學生的發展,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成為選擇教法的主導思想。我們明顯感到:教師不僅在教集合的有關知識內容,同時也在教集合的數學文化;學從於思,思起於疑,疑源於問。在教學的每一個階段,不是老師在發問,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發現了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成為探究活動的線索。沿著這條主線,教師又帶領學生,找區別,找聯繫。目的是關注學生成長發展的全過程,關注學生的參與和表現,使他們在過程中形成能力,在過程中掌握方法,在過程中發展基本數學能力,在過程中培養健康向上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檢查工作

會上,市教研室高中組組長巨申文對麟遊中學的各項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對今後常規教學、教師隊伍建設、校本教研等工作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意見。市教研室主任李棟良做了總結講話,他強調,目前提倡的人本管理,就是要以制度為基礎,引入競爭機制,用制度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形成工作合力,促使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李主任指出,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要加強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要不斷改革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