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板

巧板

巧板是中國古老的益智玩具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巧板,國外稱它為“唐圖”(tangram),是世界公認的中國優秀智力玩具代表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巧板
  • 外文名:tangram
簡介,起源,

簡介

巧板是中國古老的益智玩具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巧板,國外稱它為“唐圖”(tangram),是世界公認的中國優秀智力玩具代表作。古人尚七,用七塊板來拼圖,恰到好處。
清人童葉庚對古代七巧板和“十三隻做式圖”(即蝶幾圖)進行研究後,取長補短,產生“環視為圓,合矩成方,千變萬化,十色五光”的方案,製成十五巧板,取名“益智圖”。此名緣起為“足開發心思”之意。益智圖中的15塊分割源於《易經》的卦與爻:一畫、二儀、四象、八卦。卦中又分乾、坤、巽、震、坎、離、兌、艮,“合陽九陰六得十五之數”。
在巧板類益智玩具家族中,除了以上兩種典型的玩具之外,還有四巧板、五巧板、九巧板、十巧板、十二巧板、十四巧板、十六巧板、百巧板等。十六巧板是著名遊戲專家秦立新發明的新型拼板,曾獲國家發明獎。2000年9月9日他用這種拼板拼出國家主席致薩馬蘭奇先生的信,表達他對申奧的迫切心情。這些巧板,板塊數量不同,形狀也多有區別,這就為巧板家族增添了無限光彩,為遊戲平添了無窮樂趣。
中國1813年出版的《七巧圖合璧》中說的“七巧源出於勾股法”,這是最早將七巧玩具與數學相聯繫的記載。我們可以用兩副相同的七巧板來巧妙地求證勾股定理。而勾股法的基礎是“矩”。早年山東出土的武氏祠漢代墓室畫像中就有伏羲執矩、女媧執規的形象。

起源

有的學者認為,七巧板源於後漢數學家作出的弦圖。2002年世界數學家大會的會標即為中國古老的弦圖。
形成七巧板玩具的直接因緣,來自古代家具“幾”。宋代黃伯思作《燕几圖》。燕几即宴幾,它由6張幾組成,可以根據宴客人數拼出各種形狀。明朝嚴澄改進了燕几圖,拼板由6塊改成了13塊,圖形也不再是方形,而是三角形和梯形了,稱作“蝶幾圖”。蝶幾圖拼出的圖樣比燕几圖更多。燕几圖稍作改進,就成了七巧板了。
七巧板是數學與藝術的結晶,歷代文人常將拼排的佳作編譜出版。從清嘉慶年間到民國初年就有六種拼排圖譜出版。七巧板深得古人尤其是古代婦女的喜愛。清宣宗孝全皇后曾用七巧板排出“六契約春”四字。清代畫家吳有如就畫有仕女玩七巧板的風俗畫《天然巧合》。七巧板約從18世紀開始流傳到海外,先是日本、朝鮮,隨後是歐美。1742年日本出版的《清少納言智慧板》就介紹了七巧板。1805年歐洲出版的,《新編中國兒童謎解》介紹了24幅七巧圖譜。1813年以後,英、美、德、意、法、前蘇聯等,都出版了有關七巧板的圖書。許多世界名人,如拿破崙、亞當、愛倫坡、安徒生等都熱於玩七巧板。
四巧板也稱為“T字之謎”,簡簡單單的四塊拼板,就可以拼出300多種圖案,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還有九巧板和十二巧板。九巧板有兩種,一種是心型九巧板,另一類是蛋形九巧板,也叫做“百鳥朝鳳”拼板,它的特色是可以拼出各式各樣栩栩如生的鳥類圖案。十二巧板也叫“傷腦筋十二塊”,相傳它的祖先是中國的骨牌,十二塊不同形狀的拼塊可以拼出上千種形狀,並且,它不僅可以拼出許多平面圖形,而且可以拼出有趣的立體圖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