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

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

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課程是天津大學建設的慕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於2018年12月11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課,授課教師為李清、車建明、王玉果、劉海濤、萬淑敏、鄭惠江等。據2021年8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運行5學期。

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課程共十一章,包括鋼的熱處理及表面工程技術、切削加工、粉末冶金、液態成型技術、企業管理與生產過程、連線成形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
  • 類別:慕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授課平台:中國大學MOOC
  • 開課時間:2018年12月11日(首次)
  • 授課教師:李清、車建明、王玉果、劉海濤、萬淑敏、鄭惠江等
  • 建設院校:天津大學
課程建設,課程性質,課程定位,適應專業,課程簡介,課程大綱,開課信息,教學目標,學習預備,預備知識,學習資料,考核標準,教師簡介,

課程建設

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開始把國家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2016年6月28日,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同年,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課程開始進行MOOC建設。
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開始進行新工科的建設。
2020年11月24日,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課程性質

課程定位

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課程是工程材料、材料成形技術基礎和機械製造基礎等課程輔助資源,也是先進制造技術、特種加工和精密加工等專業課課前預習的資料。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常規與先進制造技術的基本原理、工藝特點,建立起現代製造工程和生產工藝過程的概念。

適應專業

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課程適合工科類專業和非工科類專業學習。

課程簡介

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課程共十一章,第一章介紹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識;第二章到第九章分別介紹鋼的熱處理及表面工程技術、液態成形技術、壓力加工、連線成形、粉末冶金、切削加工、數控加工技術、特種加工等九類製造成型方法;第十章介紹企業管理與生產過程;第十一章介紹工程訓練。

課程大綱

第一章 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識
1.1 工程材料的分類
1.2 材料的力學性能
1.3 鐵碳合金的基本組織
1.4 鐵碳合金相圖
1.5 常用金屬材料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基礎知識單元作業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識單元測驗
第二章 鋼的熱處理及表面工程技術
2.1 熱處理概述及加熱組織轉變
2.2 熱處理等溫冷卻過程組織轉變
2.3 熱處理連續冷卻過程組織轉變
2.4 鋼的退火和正火
2.5 鋼的淬火和回火
2.6 鋼的表面熱處理與化學熱處理
2.7 其他熱處理與熱處理常見缺陷
2.8 表面工程技術概述及電鍍
2.9 表面工程技術化學鍍及熱噴塗
第二章鋼的熱處理及表面工程技術單元作業
第二章鋼的熱處理及表面工程技術單元測驗
第三章 液態成型技術
3.1 液態成型技術簡介
3.3 砂型鑄造方法
3.6 特種鑄造方法
3.2 合金的鑄造性能
3.4 砂型鑄造的工藝設計
3.5 砂型鑄造的結構設計
第三章液態成型技術單元作業
第三章液態成型技術單元測驗
第四章 壓力加工
4.1 金屬塑性變形基礎知識
4.2 鍛造
4.3 板料衝壓
4.4 其他塑性成形工藝
第四章壓力加工單元作業
第四章壓力加工單元測驗
第五章 連線成形
5.1 前言
5.2 焊接理論
5.3 熔焊
5.4 壓焊
5.5 釺焊
5.6 焊接工藝設計
第五章連線成形單元作業
第五章連線成形單元測驗
第六章 粉末冶金
6.1 粉末冶金概述及金屬粉末特性
6.2 粉末製備技術
6.3 粉末冶金成形技術
第六章粉末冶金單元作業
第六章粉末冶金單元測驗
第七章 切削加工
7.1 切削加工基本知識
7.2 典型表面加工方法
第七章切削加工單元作業
第七章切削加工單元測驗
第八章 數控加工
8.1 數控加工技術概論
8.2 數控編程概論
8.3 數控加工技術發展趨勢簡介
第八章數控加工單元作業
第八章數控加工單元測驗
第九章 特種加工
9.1 特種加工簡介與電火花加工
9.2 電化學加工
9.3 雷射加工
9.4 電子束加工與離子束加工
9.5 超聲加工
9.6 3D列印
第九章特種加工單元作業
第九章特種加工單元測驗
第十章 企業管理與生產過程
10.1企業管理
10.2 生產過程
10.3 現代生產方式
10.4 生產管理技術
第十章企業管理與生產過程單元作業
第十章企業管理與生產過程單元測驗
第十一章 工程訓練
11.1工程訓練1
11.2工程訓練2
第十一章工程訓練單元作業
第十一章工程訓練單元測驗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排列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老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8年12月11日-2019年02月28日
李清、車建明、王玉果、尹燕、鄭惠江、王凱峰、曹中臣、萬淑敏、劉海濤
3-5小時每周
2311
第2次開課
2019年03月13日-2019年06月30日
李清、車建明、王玉果、萬淑敏、張連洪、何改雲、安蔚瑾、曹中臣、劉海濤、王凱峰、尹燕、陳發澤、趙相松
8148
第3次開課
2020年02月13日-2020年07月02日
李清、車建明、王玉果、劉海濤、萬淑敏、鄭惠江、何改雲、趙相松、曹中臣、王凱峰、安蔚瑾、趙興玉、喻宏波、丁伯慧、邵宏宇、阮宏慧、尹燕
3小時每周
5165
第4次開課
2020年09月07日-2020年12月31日
李清、車建明、王玉果、阮宏慧、鄭惠江、萬淑敏、尹燕、曹中臣、王凱峰、劉海濤、邵宏宇、安蔚瑾、何改雲
4小時每周
2144
第5次開課
2021年03月08日-2021年06月30日
李清、劉海濤、王玉果
1.5小時每周
1355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教學目標

通過對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掌握常規與先進制造技術的基本原理、工藝特點,初步建立現代製造工程和生產工藝過程的概念,培養工程素養及創新意識。

學習預備

預備知識

學習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金屬工藝學課程需要先學習工程訓練金工實習)課程。

學習資料

書名
作者
出版時間
出版社
《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基礎》
李清
2016年6月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考核標準

1、總成績(100分)=單元作業成績(30%)+單元測試成績(40%)+期末考試(30%)。
2、總成績在60分以上:頒發“合格證書”。
3、總成績在85分以上:頒發“優秀證書”。

教師簡介

李清,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承擔金屬工藝學、工程材料及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等課程教學工作。
車建明,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從事機械系統設計與製造技術、磨損與潤滑技術等方面研究工作。
王玉果,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從事先進複合材料設計與製造、脆材料加工理論等方面研究工作。
劉海濤,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從事機構學與機器人、並混聯構型裝備等方面研究工作。
萬淑敏,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承擔金屬工藝學、汽車概論、技術創新與實踐等課程教學工作。
鄭惠江,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從事加工質量檢測、空間數據挖掘、計算機仿真等方面研究工作。
何改雲,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承擔互換性與精度設計、工程圖學等課程教學工作。
趙相松,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
曹中臣,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從事超精密加工技術、智慧型製造與工業機器人技術等方面研究工作。
王凱峰,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
安蔚瑾,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承擔工程製圖、機械工程訓練基礎等課程教學工作。
趙興玉,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
喻宏波,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承擔工程製圖基礎等課程教學工作。
丁伯慧,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從事教育機器人、產品質量檢測與控制等方面研究工作。
邵宏宇,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承擔人機工程學、機電企業管理導論、現代設計方法等課程教學工作。
阮宏慧,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講師,承擔金屬工藝學、現代工程材料成形與製造基礎等課程教學工作。
尹燕,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從事燃料電池、傳熱傳質、導電高分子等方面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