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信息處理技術與方法概論

工程地質信息處理技術與方法概論

本書分析了目前工程地質的目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及信息技術在工程地質信息獲取、管理與處理中所起的作用,並結合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長江堤防工程、水利樞紐工程和三峽庫區災害防治工程中的實踐,概括性地總結了工程地質信息處理的相關技術與方法。

本書附屬檔案以多個大中型工程地質信息系統的建設與套用實踐為基礎,系統總結了傳統工程地質工作所面臨的各類數據,歸納了工程地質信息系統的重要基礎——資料庫建設中可能用到的各類數據表,涵蓋了水利樞紐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鐵路或公路工程、橋樑工程、港口工程、地質災害、礦山工程、堤防工程等,並給出了基本的編碼體系、各個欄位的長度、小數位以及一般採用的單位,可供建立各類工程地質資料庫時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工程地質信息處理技術與方法概論
  • 作者:劉軍旗、黃長青
  • ISBN:978-7-5625-3598-0 
  • 定價:48.00
  • 出版社: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8-01
  • 開本:16
  • 字數:461千字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工程地質信息處理技術與方法是工程地質和信息技術的交叉研究方向。隨著工程地質勘察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工程地質信息處理技術日漸完善,並在規範化、數位化、高效、開放與共享等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本書基本採用理論與技術方法論述和實踐實例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闡述,甚至全面歸納了工程地質的數據管理對象,以期使本書更具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全書共分為11個章節和1個附屬檔案。
第一章對工程地質的內容及流程進行了分析,並在工程地質工作各個環節與信息技術之間建立了對應關係,認為可以通過這些信息技術對傳統的工程地質工作主流程進行信息化改造,從而提高工程地質信息化的程度。
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別從資料庫管理、計算機輔助製圖、三維建模和空間分析4個方面論述了信息技術對工程地質工作主流程信息化改造所採用的一般技術與方法。
第六章簡述了工程勘察、設計與施工的三維一體化,認為完善的三維地質模型不僅可以提高地質分析的洞察力,而且可以在工程設計方案的對比、最佳化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可以為工程施工提供預見性的指導建議,從而達到工程勘察、設計與施工的一體化。
第七章以地質災害監測為例,簡述了三維可視化與工程監測的結合及建立三維監測系統的一種思路。
第八章簡述了工程地質實現虛擬現實面臨的問題及實現的步驟,認為工程地質虛擬現實是工程地質信息處理的可能發展方向。
第九章論述了工程地質信息處理過程中的標準化體系及目前面臨的問題,認為關於三維建模與分析方面的標準化工作亟待建立與完善。
第十章結合工程地質數據與信息的複雜性,論述了工程地質信息處理過程中實現網路協同的一般方法與注意事項。
第十一章依據筆者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長江堤防工程和三峽庫區災害治理工程等我國大型工程中的信息化實踐,認為在工程地質信息處理過程中有3個重要的節點需要關註:數據及數據管理(數據中心DC)、三維模型(分析及套用中心AC)及虛擬現實(虛擬表達與互動中心VC)。筆者認為工程地質數據及信息是一個龐大、複雜的大數據,大數據的分析、協調與調度的關鍵之一是合理的集成體系,工程地質信息處理的“3C”模型是這個集成體系的探索與嘗試。

目錄

第一章 工程地質工作流程與信息處理模型
第二章 工程地質數據管理
第三章 工程地質二維製圖
第四章 工程地質三維建模
第五章 工程地質三維空間分析
第六章 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的三維一體化
第七章 工程地質監測信息處理
第八章 工程地質虛擬現實概述
第九章 工程地質信息處理標準化體系
第十章 工程地質信息處理的“3C”模型
附屬檔案:工程地質信息處理常用數據表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