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開啟中國精造時代

工匠精神:開啟中國精造時代

本書由“中國精造”理論創立者聶聖哲親自作序並傾情推薦,作者曹順妮,由機械出版社出版。

本書獲評2016年度中國30本好書、2016年度中國好書。

要讓我國製造業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需要以工匠精神和平民教育培育匠心文化土壤,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精造”邁進。

基本介紹

  • 書名:工匠精神:開啟中國精造時代
  • 作者:曹順妮
  • ISBN:9787111534365
  • 類別:管理類
  • 頁數:197
  • 定價:39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4月1日
  • 裝幀:精裝
  • 開本:32開
  • 作序:聶聖哲
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精彩書評,本書目錄,本書序言,本書獎項,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職場人士、管理者、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
在網際網路思維叱吒風雲的今天,投資、消費、商業模式等熱詞占據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吸引著公眾的注意。而製造業卻在經歷金融危機洗禮後繼續艱難前行。從國人赴日搶購馬桶蓋的鬧劇,到德國“工業4。0”戰略的震撼與衝擊,曾經驕傲的“世界工廠”,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一國強大的根基在製造業,製造業強大的根源在哪裡?人動化是自動化的基礎,工匠精神是工業文明的底色。要讓我國製造業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需要以工匠精神和平民教育培育匠心文化土壤,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精造”邁進。本書由“中國精造”理論創立者、中國精造之父聶聖哲親自作序並傾情推薦。本書獲評2016年度中國30本好書、2016年度中國好書.

作者簡介

曹順妮,中國精造自媒體創始人,專職研究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曾供職於《瞭望東方周刊》《證券市場周刊》《中國企業家》等雜誌,作品被收錄到《平等的旅程》《數位化時代的傳媒產業》《亞洲傳播》《百年潮湧萬代帆揚》等多部書籍中,並出版小說一部。

內容簡介

2008年金融危機後,西方已開發國家反思經濟發展戰略,意識到製造能力的削弱會危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健康,美歐等國由此將“再工業化”戰略提上議事日程,並出台了以 “工業4.0” 為代表的一系列國家製造業發展戰略。本書從經濟的視角出發,以案例故事的寫作模式,分析中國從事實體、堅守實體的企業,尤其是製造業企業,旨在指明中國製造業的未來出路:以工匠教育和平民教育培養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以工匠精神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精造”邁進。

精彩書評

“中國製造”是世界給予中國的好禮物,要珍惜這個練兵的機會,決不能輕易丟失。“中國製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過渡到“中國精造”;“中國精造”穩定了,不怕沒有“中國創造”。路要一步一步走,人動化(手藝活)是自動化的基礎與前提。要有工匠精神,從“匠心”到“匠魂”。
——聶聖哲 德勝(蘇州)洋樓有限公司總監
真正的人、大師級的人,都是“德”在前面。我的工作就是培養行業內的明星,用八年時間,慢慢教他德行、做人,成為一流的人之後,就能成為一流的工匠。只有你有精神,才會走得很遠,很高。
——秋山利輝 日本秋山木工創辦人
“工匠精神”的塑造將促進中國製造業實現質的飛躍,是大工業時代精細化管理、精品製造的理念。對企業而言,產品生產全過程都應該追求完美。
——董明珠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
工匠精神包括細緻、認真、不急躁,以及對細節的追求。把簡單的事情做到,就是不簡單,就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
——陳明 上海歐本鋼結構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第1章 “中國製造”怎么了
低價競爭當休矣
“山寨”防火牆,不能失靈
速度慢下來,拒絕野蠻生長
利潤合理化,而非最大化
勞動法不能不保護企業
崇尚技能教育,從源頭挽救“中國製造”
第2章 製造強國不是速成的
德國
日本
第3章 工匠精神,從 “中國製造” 到 “中國精造”的關鍵
德勝洋樓,中國精造範本
中國精造,始於改善
專注創造極致
誠信,工匠精神的國際鑰匙
中國百年企業的工匠智慧
第4章 中國工匠精神2.0
教育,工匠精神之源
工匠精神2.0:中國第一所培養匠士的學校
工匠精神2.0:做世界上最小的酒店管理學校
唯有平民教育,才能改變中國
後記

本書序言

捷徑是最大的彎路
聶聖哲
現在的書很多。閒時到書店裡去逛逛,琳琅滿目。圖書,即將或已經變成了純工業產品,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以前有句話,叫“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我今天不得不提醒大家:讀書有風險,讀錯了書甚至會毀掉人的一生——因為你只有喝完“心靈雞湯”的時候,才有可能發現碗底是不是乾淨的。如果看到了一粒老鼠屎,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曹順妮是個認真細緻的人,也是個善於觀察和總結的人。她的打破沙鍋問到底的韌勁預示著她必將在中國精造文化和工匠精神的傳播上能有一番作為。看到她日夜忙碌查資料、做調研,為了寫一本名叫《工匠精神:開啟中國精造時代》的專著,我從內心裡表示敬佩,覺得她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說起工匠精神,我們無法避開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相隔甚遠,但生產的產品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質量一流。但是,這兩個國家的產品也有所區別。德國的產品與德國的思辨文化一致——嚴謹;日本的產品與日本的生活習慣相融——細緻。
解放前,中國的工業以租界為龍頭,東三省、天津、上海、武漢、廣州等地各類工業興起,中國製造業在租界工業、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中漸漸成型。到了20世紀40年代,上海、天津、廣州等地中國製造的某些產品的質量已經和世界上老牌工業國家的產品質量不相上下了。
解放後,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製造業的核心精神沒有受到大的衝擊。工廠里仍然實行師徒制。工人憑手藝吃飯,手藝分八個等級(即八等級工制度)。當時八級工的工資和大學教授的工資差不多,且社會地位很高,受到人們的普遍尊敬。師徒制與八等級工評審制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因此,中國改革開放前,在對外封閉的情況下,生產的內燃機、汽車、腳踏車、手錶、縫紉機、工具機儀表等產品都是靠這些一至八級工來完成的。
改革開放以後,大量的外國工廠進入國內,流水線上的工人成了工人隊伍的主力軍。這些流水線上的工人做的事情機械得像機器一樣,在有些企業里,原來那些一到八級的手藝工基本被邊緣化了。工人們只要年輕,培訓幾個月就可以上崗。隨著中國製造的產品大量湧現,中國人對製造業已經不陌生,電視機、洗衣機、汽車……流水線生產產品像母雞產蛋一樣,一個接一個地被組裝出來。有些中國人對中國製造陶醉了十幾年以後,開始厭倦起來:為什麼中國總要為外國生產產品?於是有些學者就提出中國創造論、第三產業論、金融中心論、網際網路思維論等理論。但是,他們只看到了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標著“中國製造”的大量產品,卻忘了流水線是哪兒來的,而且,他們對這些中國製造的產品里的核心部件是哪個國家生產的也缺乏研究。一些企業面臨的真實的現狀是:改革開放前的一至八級工漸漸老了,流水線是進口的,產品的關鍵部件也是進口的,一個基本上沒有一流工匠的企業在這種現狀下要實現轉型,這是多么艱難的事情。
當前常見的勞務派遣公司,派遣的員工都是短期工,不可能湧現大批工匠。派遣公司大掙其錢,而這些費用都要企業來買單,後的結果是,企業及雇員都是受害者。
如今,一些地區的地方政府在實體經濟和製造業這一塊利益很小。有些地區地段較好的工廠的土地已被另派用場。這種現象並不罕見,而這種現狀是非常危險的。
撇開體制因素不談,那是什麼出了問題?當然是文化!一些國人始終認為人分尊卑、職業分貴賤,他們怎么可能有耐心去重複做一件看似簡單勞動的手藝活?而這些手藝活,有時候不僅要做一輩子。日本一家烤年糕店做了幾十代人,持續1000多年。1000多年來,每天來排隊買年糕的人絡繹不絕,原因只有一個,味道絕妙,無與倫比。細節管理理論創立者汪中求先生拜訪過的日本樹研工業,生產出世界上小的“粉末齒輪”,重量只有百萬分之一克。公司的員工田中憑肉眼能夠感覺到模具千分之一毫米的誤差。公司里還有個木工,他手工塗刷的薄型塗料厚度僅有5微米,手感妙不可言……
現狀是,日本的一流匠人比比皆是。但在中國,有一技之長的匠人卻並不太為人們所關注。兩個如此近鄰的國家,卻有那么大的不同,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當然主要還是文化。那就是我們這個國家還需強化“職業不分貴賤,人不分尊卑”的社會風氣。手藝人沒有得到相應的社會地位。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轉變人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看法,孩子們國中畢業就可以進入職校或跟著師傅學手藝,這一點德國是毫不含糊的。日本做得更絕,子承父業是日本的社會規則,家裡的遺產歸長子,長子也必須繼承父親的行當。
我國的高等教育受美國影響太大。中國事事都向美國學習,時時都想超過美國。但如果美國的移民制度學不會,它的教育制度就無法學會。因為美國已經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國家了,而是全世界人才的競技場。中國教育更應該向德國學習,其次向日本學習。學習它們的務實,學習它們對工匠的培養。
只有擁有了一流的工匠,圖樣才能發揮大價值。而傑出的工匠往往能在產品的生產中發現設計的瑕疵。所以“改善”這個詞是牽著日本人的魂魄的。日本產品之所以比德國產品更人性化,和日本的工匠和設計師與其他行業從業者地位平等,交流暢通是分不開的。
現在,國人漸漸明白了,無論是金融思維還是網際網路思維,沒有一流的產品,這些思維都是空中樓閣。 “中國製造”只有踏實地轉型為“中國精造”,中國經濟的根基才能牢固。為什麼有的理髮師願意花一萬多元買一把德國產的理髮剪刀?因為這把剪刀理髮師能用一輩子。一件工具,時間用長了就會產生感情。對一個理髮師來說,拿在手裡的一把老剪刀,就是自己的一位老朋友。而中國製造的理髮剪,雖然只賣幾百元一把,但少有能一用就是一輩子的。
所以,只有“中國精造”才能振興中國經濟。而“中國精造”不僅僅需要國家政策的調整,還需要培養幾千萬一流工匠,讓工匠精神成為中國根深蒂固的文化。這樣,“中國精造”才不會成為空中樓閣,“中國精造”之夢才能成為現實,“中國製造”才能完成向“中國精造”的轉型。只有工匠精神在各個領域中做到無孔不入,中國製造業才可能達到德國和日本製造業的水準,才能繁榮不衰。
培養一流工匠刻不容緩。在沒有師傅,職業學校還是以課堂教學、發放文憑為主的現狀下,怎樣腳踏實地地培養工匠?毫無捷徑可走,只有一步一個腳印,不求快,只求踏實,希望10年以後,中國工匠的處境有所改觀。培養工匠,走任何捷徑都是大的彎路。

本書獎項

2016年度中國30本好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2016年5月“中國好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