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谷優7329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於2008年用四川省農大水稻所育成的不育系川谷A(抗豐A)與自育恢復系瀘恢7329組配而成的秈型雜交稻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川谷優7329
  • 品種類別 水稻
品種信息,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宜區域,

品種信息

品種類別: 水稻
品種名稱: 川谷優7329
審定編號:滇審稻2013008號
申請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梁研究所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梁研究所

特徵特性

株高111.6cm,株型適中,劍葉直立、中寬,葉緣葉舌葉鞘均為紫色,畝有效穗17.55萬,穗子紡錘形,穗長25.7厘米,穗粒數158.8粒,穗實粒數132.3粒,千粒重32.43克,易落粒,穀粒黃色,中長橢圓形。全生育期156天,熟期轉色好。2011年米質檢測:糙米率82.9%、精米率74.3%、整精米率59.3%、粒長7.2mm、長寬比2.9、堊白粒率40%、堊白度3.9%、直鏈澱粉21.6%、膠稠度57mm、鹼消值4.3、透明度1級、水分12.2%。2012年接種鑑定高抗白葉枯病、抗稻瘟病。水富紋枯病輕,羅平穗瘟重。

產量表現

參加2011-2012年雲南省雜交秈稻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82.9千克,比對照增產7.29%,增產點次率85%。2012年生產試驗,5點平均畝產658.5千克、比對照增產3.73%,增產點率60%。

適宜區域

雲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稻區種植。
信息來源
2013年四川審定,編號:川審稻2013013
⑴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成都金卓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⑵品種來源: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四川省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選育的不育系川谷A與自育恢復系瀘恢7329組配而成的中秈遲熟雜交稻品種。
⑶特徵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51.7天,比對照岡優725短0.1天。株高121.2厘米,株型適中,葉色深綠,葉鞘、葉耳、葉枕、柱頭、葉緣紫色,畝有效穗13.4萬,穗紡錘形,穗長27.6厘米,每穗平均著粒175.4粒,結實率83.2%,千粒重31.2克,穀殼黃色,穎尖紫色。品質測定:出糙率81.9%、整精米率55.2%,長寬比2.7、堊白粒率84%、堊白度23.1%、膠稠度84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2.2%、蛋白質含量7.6%。稻瘟病抗性鑑定:2010年葉瘟4、4、3、4級,頸瘟7、5、7、7級;2011年葉瘟6、5、7、4級,頸瘟5、7、5、5級。
⑷產量表現:2010年參加四川省中秈遲熟4組區試,平均畝產504.78公斤,比對照岡優725增產3.93%;2011年中秈遲熟1組續試,平均畝產551.45公斤,比對照岡優725增產4.11%。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28.12公斤,比對照岡優725增產4.03%,兩年區試平均增產點率89%。201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8.44公斤,比對照岡優725增產3.02%。
⑸栽培要點:①適時早播:3月上旬至4月初播種,秧齡30~35天;②合理密植:畝栽1~1.3萬穴;③肥水管理:採用“前促中穩後保”的施肥方式,氮、磷、鉀肥搭配使用;④根據植保預測預報,綜合防治病蟲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親本來源:川谷A(♀)瀘恢7329(♂)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品種類型:秈型三系雜交水稻
2013年重慶審定,編號:渝審稻2013008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川谷A×瀘恢7329
特徵特性:該組合屬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在畝栽秧1.2萬窩的密度下作中稻種植,海拔400米以下區域全生育期149—161天,400米以上157—173天,平均160.7天,比對照Ⅱ優838長0.6天。株高平均115.8厘米,株高適中,株型較緊湊,分櫱力中等。畝有效穗數13.67萬穗,穗平著粒數171.3粒,結實率86.8%,千粒重29.77克。
稻瘟病抗性:綜合評價5級,抗性評價中感。
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3.1%,整精米率54.1%,長寬比2.8,堊白粒率55%,堊白度10.0%,膠稠度76mm,直鏈澱粉含量21.7%。屬普通雜交稻。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10個點次增產,4個點次減產,產量變幅487.5—630.83公斤,平均畝產553.72公斤,比對照Ⅱ優838增產4.0%。201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9.05公斤,比對照Ⅱ優838 增產5.7%。兩年區試和生產試驗增產點率77.8%。
適宜區域及栽培要點:1、適宜重慶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南川和永川慎用;2、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區3月上中旬播種,深丘及武陵山區適宜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3、每穴栽兩粒穀苗,每畝1.2萬穴左右;4、種子應進行包衣處理,注意防治稻瘟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