嵴鼻龍

嵴鼻龍

釋文:較大、較原始的肉食龍的一屬。拉丁文cerat意為小角,因為它鼻子上有一個骨質的片狀突起物,在中文裡片狀物稱為嵴,故名。頭骨輕巧,腫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嵴鼻龍
  • 外文名:Ceratosaurus
  • 學科:古生物學
  • 釋義:較大、較原始的肉食龍的一屬
詞目:嵴鼻龍
頜骨巨大,牙齒鋒利彎曲,脖頸粗短,前肢短,具鋒利的三爪,腿骨粗長,但嵴鼻龍可能並不重。其命名據鼻上有一個骨質的片狀突起物——嵴,還有一對小角位於眼上。骨板小,尾巴笨重。長4.6~6米,重約1噸。肢骨的特徵表明嵴鼻龍有極快的速度可以追逐快速奔跑的樹龍類(dryosaurid),甚至能襲擊更大的恐龍如彎龍(Camptosaurus)和劍龍。產於北美、東非、坦尚尼亞的晚侏羅世地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