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山鎮(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下轄鎮)

崮山鎮(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長清區崮山鎮,西臨長清區城區,北距省會濟南19公里,南望泰岱,毗鄰靈岩古剎,總面積94.4平方公里,轄三個辦事處,一個居委會,33個行政村,10118戶,35523 人, 其中農業人口31496人,耕地45056畝。改革開放以來,該鎮充分發揮地理、交通等優勢,內引外聯,擴大聯營,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績,97年,全鎮財政收入570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64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崮山鎮
  •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
  • 總面積:94.4平方公里
  • 北距省會:19公里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崮山鎮,區域概況,教育、科技,村鎮建設,地理位置,人口數據,文化底蘊,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安裝之鄉,名勝古蹟,地圖信息,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崮山鎮

區域概況

濟南市長清區崮山鎮,西臨長清區城區,北距省會濟南19公里,南望泰岱,毗鄰靈岩古剎,總面積94.4平方公里,轄三個辦事處,一個居委會,33個行政村,10118戶,35523 人, 其中農業人口31496人,耕地45056畝。改革開放以來,該鎮充分發揮地理、交通等優勢,內引外聯,擴大聯營,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績,97年,全鎮財政收入570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640元。
濟南市長清縣崮山鎮濟南市長清縣崮山鎮
1997年,崮山鎮全鎮財政收入570萬元,農業總產值9132萬元,工業總產值56692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2640元, 分別比1986年增長808%、 491%、1956%、500%。1997年人口出生率14.02‰,人口自然增長率6.28‰,分別比1986年下降0.23個千分點、0.63個千分點。1994年被評為濟南市出口供貨先進單位,被濟南市委、市政府、濟南軍分區評為黨管武裝先進單位,1996年,被評為濟南市“二五”普法達標鄉鎮,1988~1997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國家機關崗位責任制先進單位和“文明鎮”。農業全鎮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1986年,糧食總產量1999.5萬公斤,果品64.4萬公斤。1989年,全鎮投資250萬元,投工20萬個,新打配套機井103眼,修建水渠2.8萬米,改善擴大水澆地面積233公頃。1992~1997年,累計投資1350萬元,投工270萬個,完成水利工程項目260個,使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884公頃。建立良種基地333.33公頃, 年培育良種100萬公斤,全鎮實現種植良種化。1997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786.7萬公斤, 比1986增加787.2萬公斤,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66.66公頃,果品總產量達到256.4萬公斤。 1994年,實現了國家林業部的“八五”綠化達標,養殖業由零星散養向規模化、 科學化發展。1997年,新建前大彥、東辛等3個集體和15個個體飼養場。 全鎮大牲畜、 生豬存欄分別達到1.06萬頭、2.60萬頭,飼養業總產值達到4366萬元, 分別比1986年增加0.82萬頭、0.49萬頭和4041.03萬元。農機總動力達到32132千瓦, 農業供電量達到36.48萬千瓦時,分別比1986年增加了13818千瓦、31.92萬千瓦時。
1986年,工業總產值2758萬元,其中11處鎮屬企業產值1007萬元,利稅60萬元。1988年,被濟南市列為城郊型鄉鎮和對外開發區,鎮委、政府制定了30條優惠辦法,當年出現“三多一無” (既引進資金多、聘請人才多、新上項目多,企業無一虧損) 的好局面。引進技術人才27名,資金370萬元,新上8個鎮屬企業,新產品高徑法蘭盤銷往美國、日本、德國及台灣,年產值1050萬元、利潤50萬元。村辦企業上了新台階,開發研製的城市控噪消聲器,填補省內空白,獲星火計畫金獎。1992年以來,鎮、村、戶辦工業企業邁出新步伐。泰山熱壓件廠在生產高徑法蘭盤基礎上新上了軋鋼生產線,企業規模擴大1倍;崮山安裝三處投資200萬元與濟南低壓環保鍋爐廠聯合研製生產的節能角管式鍋爐受到省內外客戶歡迎。建材業在沙源漸枯情況下,轉向石材深加工,生產石子、白灰、水泥予製品。大劉村建起全鎮第一個村級企業集團,村辦企業達28家。1994年,工業產值達9760萬元,全縣40家產值、利稅、銷售收入最大企業中, 崮山分別占有7家、5家、6家。1996年,江北最大的環形件加工基地建成投產,鋁鎂粉、預熱防塵器、稀土鎂鐵球化劑、囊式換熱機組等一批中高檔產品成為工業支柱產品。 1997年,全鎮有鎮、村、戶企業260家,從業人員6670人,形成機械、化工、 建材、環保、安裝、食品等10個門類的主導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5843萬元,利稅2668萬元,分別比1986年增加15443萬元、2605.07萬元。

教育、科技

1986年,全鎮學校布局分散,校舍簡陋,師資缺乏。1987~1989年,鎮政府投資140萬元,建起了鎮中心國小和王府中學。1991~1994年,籌資200萬元,建起崮山中學兩幢教學樓,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1995年,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又將33所國小調整為18所、6所中學合為1所,並達到“六配套”標準。1997年,全鎮中國小有教職工327人, 其中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240人, 在校中小學生4077人。 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分別達到100%、100%和99.2%,國中升學率達98%,居全縣前列,創歷史最好水平。1984年,建起成人教育中心。1995年被市委、市政府驗收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達標鄉鎮。 鎮委、鎮政府重視發揮科技在發展生產中的巨大作用。先後辦起村農民夜校,設立科技村主任,企業設技術科長。農業上確立科技示範戶,小麥、玉米良種繁育,農田節水灌溉,立體種植,科學養殖等,加快了科技興鎮步伐。至1997年底,農民技術員已達到600人,企業技術管理人員達到350人。 文化·衛生·體育鎮設文化站1處、 廣播電視站1處、電影隊1個。1996年,建起有線電視設施,收看10個頻道的電視節目。1991年以來,全鎮每逢重大節日都舉辦民眾性的文藝聯歡、書畫展覽等活動。自1993年以來,大劉村的雄風機車隊、前大彥的60個大嫂組成的秧歌隊、范莊村的群猴鬧春等節目先後在市、縣表演中獲得優秀節目獎。 1991年,鎮衛生院建起門診樓。購置了心電圖機、B超機、X光機及救護車等先進醫療設備。 1994年恢復了農村合作醫療,實行了兒童計畫免疫、母嬰健康保險。1995年與濟南市立五院聯合,建立濟南市立五院崮山分院。1997年,全院設有34個科室,醫務人員60名,年門診量2.61萬人次以上,病員治癒率達98%。村級衛生室33個,鄉醫62人,其中甲級衛生室30個,率先實現了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 自1990年始,民眾性體育活動蓬勃興起。全鎮有籃球、桌球、門球等活動場所20處,每年都利用節假日進行體育項目比賽。1992年被省驗收為體育達標鄉鎮。

村鎮建設

1986年,鎮政府駐地平房多,且道路狹窄。1988年制定鎮政府駐地新址建設規劃。 1992年, 通路、建樓、架設工業用電專線。到1995年形成“五區一園”(工業區、商貿區、文衛區、行政服務區、居民生活區、水上樂園)的格局,鎮區街道通過不斷開拓展寬,強化管理,達到了“五縱五橫五化”標準。自來水日供水量擴大到120立方米, 城鎮面積由2.7平方公里擴大到6平方公里。村莊建設全部實行了建設規劃設計。1988年,為偏遠的關王、池子村通上電,至此,全鎮實現村村通電、村村吃上自來水的目標。1988年被列為全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交通·郵電津浦鐵路貫穿鎮域南北, 設炒米店、 崮山2個火車站,104國道、長(清)崮(山)路、長(清)炒(米店)路、崮(山)五(峰)路縱橫交錯,總長32公里。1994年,全鎮33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1997年,有15個村鋪了瀝青或水泥路。 1990年,郵電支局從大崮山村遷至新鎮郵電樓,新上程控電話設備。至1997年實現村村通電話, 裝機總容量達1000部,投資340萬元,新上行動電話機站。郵路總長152公里,業務收入140萬元,比1986年增加49倍。 第三產業1986年, 全鎮有3個集貿市場。1988年在鎮政府駐地投資10萬元建起崮山商場, 並先後又建立了新鎮、開山、大劉3處集貿市場,形成5天6集的規模。1992年後在鎮政府駐地新址建成了3條商業街,建築面積達3.98萬平方米。沿104國道和長崮、 長炒路以及崮雲湖畔開發飲食、加工、服務項目,民營企業和個體業戶達到569戶。 1997年,全鎮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8500萬元,實現利稅231萬元,占全鎮財政總收入的40.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550萬元。

地理位置

崮山鎮位於濟南市長清區東部,北與市中區相鄰,西與長清城區相連,東與歷城區接壤,南部是張夏鎮和五峰鎮。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和京滬鐵路縱貫全鎮,崮五路、長崮路、長炒路橫跨東西。區位和交通條件都十分優越。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5100

17679

17421
家庭戶戶數
10380
家庭戶總人口(總)
34824
家庭戶男
17498
家庭戶女
17326
0-14歲(總)
7048
0-14歲男
3685
0-14歲女
3363
15-64歲(總)
24998
15-64歲男
12681
15-64歲女
12317
65歲及以上(總)
3054
65歲及以上男
1313
65歲及以上女
174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3944
崮山鎮地理位置崮山鎮地理位置

文化底蘊

崮山鎮歷史悠久,古蹟眾多,有千年歷史的唐王寨、玉皇山和銜草寺、明朝的李喬墓等,巍然峻拔的“雙龍山”至今香火不斷;遠近聞名的皇姑井,汛期井水趵突高出井口半米之上;清乾隆年間進貢的傳統名吃“崮山饃饃”至今仍名揚齊魯大地。

自然資源

崮山鎮群山連綿,礦產資源豐富,石灰石、磷礦石、花崗岩遍布全鎮二十多個村,並有紫竹葉、雞血清等享有較高藝術價值的大理石;北大砂河貫穿全鎮,黃沙儲量豐富,地下水資源充足,土質肥沃,是建設農、林、牧等商品基地的理想場所。

基礎設施

通訊設施先進完備,新上裝機容量為5000門的美國5號機一台, 程控電話可直撥國內外,目前,全鎮已基本實現村村通電話。電力能源充足,建有十一萬伏變電站一處,工業專線延伸全鎮。小城鎮服務功能和城鄉一體化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形成了集工業、商業、餐飲、服務、文教衛生於一體的近郊衛星鎮。
濟南市長清縣崮山鎮濟南市長清縣崮山鎮

安裝之鄉

崮山鎮素有“安裝之鄉”美譽,全鎮建安集團和企業已發展到6家,大小安裝隊伍已達到100餘支,吸納農村剩餘勞力5000餘人,97年實現建安業產值1.15億元,鎮村企業規模數量不斷獲得新突破,全鎮目前已建有120處鎮村戶辦企業, 主要產品有各種類型的環形件、節能鍋爐輔機配件、中壓乙炔發生器、金屬櫥櫃、優質建築紅磚、花崗岩、大理石裝飾板材、木魚石工藝製品等,還有填補省內空白的環保節能設備、鍋爐消音除塵綜合裝置,產品質量可靠,受到省內外客戶的歡迎。

名勝古蹟

崮山鎮是著名的龍山文化教育發祥地,境內名勝古蹟達20餘處,山、水、泉、洞、寺、墓星羅棋布,各種歷史傳說美麗動人,唐王寨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保護範圍。崮雲湖水上遊樂項目與高爾夫球場聯為一體,水面面積達6平方公里,巨瀑懸掛,湖光山色,遊艇穿梭,撐桿垂釣,是解暑休閒、旅遊席假的理想去處。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崮雲湖街道小崮山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