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遺蹟位於河南省陝縣硤石鄉車壕村西南約2000米,距三門峽市36公里,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是東至洛陽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一處極其珍貴的文化遺存。

春秋時期著名的秦晉之戰在此鏖兵,唐代大詩人杜甫夜宿於此,目睹官兵抓人、民不聊生的悽慘景象,寫下了著名詩篇《石壕吏》。

2006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絲綢之路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崤函古道是其唯一道路遺產。

基本介紹

歷史背景,古道線路,主要特點,保護狀況,

歷史背景

崤函古道,位於古“絲綢之路”東端中國河南境內,是古代對洛陽至潼關這段道路的統稱,具體是指位於河南陝縣硤石鄉車壕村東800米左右的一段石壕古道,而廣義的崤函古道,是一個特定的地理和交通學名稱。是指先秦以來至民國時期,由西安(長安)和洛陽之間、並且主要在今三門峽境內的一條交通要道,西出西安(長安)起於潼關,過秦函谷關,經陝州,過硤石關到今新安縣東,出漢函谷關到洛陽,全長約400華里。
絲綢之路
崤函古道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鎖鑰要塞,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地理地貌使然。黃河出龍門峽谷後,由北向南,到今風陵渡口,南遇秦嶺峻峰,北堵中條山脈,不得不在此拐彎向東,在兩山之間滔滔東去,成了這條古道北邊的一條天然屏障。其南,是秦嶺自華山、亞武山向東高峻崇險的余脈小秦嶺,不可逾越。在這河與山之間的三、四級台地,是海拔都在500-700米的黃土高原,長年的雨水沖蝕,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沖溝。只有在黃河南岸的一級台地,地勢平緩,狹窄修長,是一條天然的交通通道。二是人文因素。在崤函古道的西端是關中平原,東端是河洛平原,北邊是晉南平原。這個地區,是中華文明發源的核心地區,至少從2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中期到宋代之間的4000多年間,都是中國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因此,不管是豫、秦、晉三個文明核心區之間還是長安與洛陽兩京之間的一切交流與流通,崤函古道勢必成了必經之地和唯一通道。特別是兩周和漢、唐時期實行的“兩京制”,崤函古道成了一條名符其實的京畿大道。
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南北二崤道崤函古道-南北二崤道

古道線路

崤函古道的基本走向,若以古陝州城為圓心,向西的路線是新店——靈寶(稠桑驛)——閿鄉——高柏——太要——閿底——潼關,這條路自古至今沒有大的變化。向東的路線有三條:第一條,叫南崤道,由交口向南,走菜園,過南陵夏後皋墓)、雁翎關、沿永昌河,到宮前一分為二:其一,沿永昌河東行,經安國寺出陝縣,過洛寧城村、楊坡、入宜陽三鄉、韓城沿洛河達洛陽;另一條沿太子溝折上硤石,過北陵(即崤山主峰嵌釜山下的文王避風雨台)與北崤道重合。南崤道若以夏後皋墓為證,距今至少有3800年歷史。因開鑿時較早,習慣上稱“周秦古道”。第二條,即北崤道。由陝州古城向東,過磁鐘、張茅,至硤石與南崤道的周秦古道重合,經觀音堂、英豪、澠池義馬新安,出漢函古道達洛陽。這條道開通於東漢末年,據記載是當時曹操為了西征方便,加之惡南道險而又遠,才開通的,習慣上又叫“曹魏古道”。第三條,是除陸路之外的黃河漕運古道。西起三門峽谷。東出澠池與新安縣交界處的八里胡同,其間兩岸的崖壁上,至今仍有很多古棧道遺蹟,岸邊有多處倉儲遺址。這條水路最晚疏通於秦代,漢唐達到繁忙漕運,是陸上崤函古道功能不足時的補充通道。

主要特點

崤函古道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開通早。其開通時間至遲從新時期文化中期開始,約6000年左右。
二是線路長。《讀史方輿紀要》中有“自新安以西,歷澠池、硤石、陝州、靈寶、閿鄉而至潼關,凡四百八十里”的記載,在今三門峽境內,就有400華里之長。
三是使用久。從幾千年前刀耕斧鑿的崎嶇小逕到當代的通衢大道,一直延續使用。四是地勢險。《水經注》里描述其險至“車不並轅,馬不並列”;唐太宗李世民詩稱“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清代曾任陝州知州的張天德在《硤石山修路記》中稱“其山盡石,險山戲 巉岩,嶢 山角 崎嶇……望之,且魂搖而目悸。”五是戰略地位重要。崤函古道在歷史上是交通咽喉,兩京鎖鑰,險關要塞,今天仍然如此。

保護狀況

遺蹟位於河南省陝縣硤石鄉車壕村西南約2000米,距三門峽市36公里,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是東至洛陽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一出極其珍貴的文化遺存。春秋時期著名的秦晉之戰在此鏖兵,唐代大詩人杜甫夜宿於此,目睹官兵抓人、民不聊生的悽慘景象,寫下了著名詩篇《石壕吏》。河南省人民政府於2006年6月將其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古道遺蹟長約150米,路面寬3米至6米,車轍寬約1.06米,轍痕深0.05米至0.3米不等,呈西北、東南向。轍痕系車輪在原自然石灰石質山坡上長期碾軋而形成,印痕清晰。除轍痕外,局部尚留有人工鋼釺鑿刻的痕跡。因以後新修的道路改線繞行,這段古道被遺留在一條馬鞍形的山樑兩側,雖經風雨剝蝕,依然如初。加之周邊原始、自然的環境風貌,其真實性、完整性完全符合世界遺產對文物本體的要求。據專家考證,此處確係崤陵古道之北崤道。現已通過國家和省有關專家評審,入選了“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候選名單。
2015年5月,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將被回填保護,世人再難見其“真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