崞陽鎮

崞陽鎮

崞陽鎮位於原平市區北18公里處,東臨滹沱河,南接大林鄉,北與沿溝接壤,西北與段家堡鄉為界。

崞陽鎮區位優越,京原鐵路、大運高速公路縱貫南北,崞水公路和崞大公路貫穿東西,屬原平市北中部中心城鎮。

崞陽鎮下轄行政村47個,土地總面積153.2平方公里,現有耕地7.6萬畝,常住人口24395人(2017年)。

崞陽鎮有市級高中1所、國中2所、國小3所,社會辦學國中1所、國小1所,在校生七千餘名。有市級醫院1所、鎮衛生院一所。

崞陽鎮設有公安、交警、工商、稅務、運管、郵政、移動、聯通、網通、電信等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崞陽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原平市
  • 電話區號:0350
  • 地理位置山西原平市區北部18公里處
  • 面積:153.2平方公里
  • 人口:24395人(2017年) 
  • 車牌代碼:晉H
鎮情概況,面積人口,經濟數據,人口數據,鎮下轄村,自然資源,旅遊資源,歷史沿革,地圖信息,

鎮情概況

崞(guo)陽鎮位於山西原平市區北部18公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12°45′,北緯38°53′,東臨滹沱河,南接大林鄉,北鄰沿溝鄉,西北是段家堡鄉,西南是大牛店鎮。是原崞縣縣城所在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商業繁榮,文化發達,是以商貿、物流、旅遊為主的原平市域北部中心城鎮。

面積人口

全鎮土地總面積為15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395人(2017年),人口密度209人/平方公里。其中農業人口2.8萬人,非農業人口4千人。其中鎮區人口15261人,常住人口為10052人,耕地8.6萬畝,下轄46個行政村。

經濟數據

2007年底,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49450萬元,人均純收入3015元,完成稅收1488萬元,其中國稅1407萬元,地稅81萬元。

人口數據

常住人口24395人(2017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5049

12718

12331
家庭戶戶數
7453
家庭戶總人口(總)
25026
家庭戶男
12698
家庭戶女
12328
0-14歲(總)
5571
0-14歲男
2753
0-14歲女
2818
15-64歲(總)
16762
15-64歲男
8671
15-64歲女
8091
65歲及以上(總)
2716
65歲及以上男
1294
65歲及以上女
142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2550

鎮下轄村

自然資源

崞陽鎮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水資源,當地黃土質地細膩,是制陶、燒磚的好材料,西部地區砂石儲量豐富,白灰、石料、砂子,耐火材料行銷各處。工業生產發展強勁,企業星羅棋布,市場繁榮,個體商業發展迅猛。全鎮商業網點達508個,銷售收入達1.5億元。
從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鎮內陸續實施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和國家生態工程建設,為全鎮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並於2000年建起了省級農業生態科技示範園區。

旅遊資源

崞(guo)陽鎮境內現存古建築主要有古城牆、古城門、教堂、文廟、吉祥寺、千佛寺、觀音閣和普濟橋,有經歷千年的乾隆泉、崞縣八景之一的崞山疊翠等,旅遊資源非常豐富。
崞(guo)陽歷史文化遺存景點:
★★★崞陽明代古城門及城牆。最早記載為,西晉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并州劉琨遷徙陘北五縣之地民於陘南,部分分布於今崞陽城,立城城邑但當時未稱縣名。至北魏時置石城縣,隋大業二年始稱崞縣。明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崞陽始建城池,用磚石砌築。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崞陽修築四座城門,東為保和門,西為臨沱門,北為定遠門(後改為寧遠門),南為景明門。
★★★★崞陽普濟橋俗名南橋,橫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陽鎮南門外河流上。創建於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以後歷代曾予補修。至今仍保持了宋、金時期的石橋雄姿和瑰麗藝術。橋用行鏨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橋全長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兩端各有一引橋,二小券,以分洪水。 橫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陽鎮南門外河流上。普濟橋創建於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以後歷代曾予補修。至今仍保持了宋、金時期的石橋雄姿和瑰麗藝術。橋用行鏨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橋全長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兩端各有一引橋,二小券,以分洪水。大小券口均為石料橫旋,券口之邊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券口的兩邊,中間雕有石獅頭,余者均勻分布雕有故事人物的浮雕組畫16幅;小券口邊上雕有皎龍出水及九針圖案。浮雕均典雅古樸,寓意深遠,造型優美,精巧別致。
★★★★★崞陽文廟始建於元大德年間,原占地面積近兩萬平方米。歷經明清兩朝多次修葺,建築龐大、氣勢恢弘、規制完備。計有大成殿7間,東西廊房各10間,戟門5間,欞星門坊5間,敬一亭5間,小石林亭5間,泮宮坊3間,德配天地坊3間,道冠古今坊3間,金聲玉振坊3間,庫房3間,廚房3間,宰牲房3間,守廟住房3間,崇聖祠3間,名宦祠3間,鄉賢祠3間,尊經閣上3間、下5間,文昌祠3間,樂樓3間,文昌三代祠3間,魁星樓1間,忠義祠3間,明倫堂3間,節孝祠3間,教諭署講堂3間,訓導署大門3間,講堂5間,儀門內正廳3間,儒學大門1間等百楹建築星羅棋布,構設精巧。
★★★崞陽關帝廟位於崞陽鎮東關。據碑記載,關帝廟始建於明代,清代重修。關帝廟座北向南,原有關公殿、戲台、東西配房、聖母殿、三義殿、龍王殿、山門等建築,構成總體平面為長方形。現戲台、西配房已無存,余其皆完整。 關公殿面闊、進深均為三間,前有廊子,並有磚鋪月台,四周有石質欄桿,欄桿左右各有望柱四根,前有八根。題記為清鹹豐元年重修。 關公殿後有小式木作聖母殿、龍王殿、三義殿各三間,均系晚清建築。山門有台階十四階,逐級而上,又有台階八級,並有磚鋪平台,四周有磚砌花欄。山門門額上書“關帝廟”,門前有照壁一座,石獅一座。 現存建築具有古建築及藝術價值,是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崞陽吉祥寺原來叫岱(泰)山廟,供奉的是東嶽大帝黃飛虎,解放後是鎮政府的辦公所在地,保存基本完好,現在又進行了大規模修整。大殿建於明成化年間,四柱三間,直曲翹角歇山頂,屋脊雕花,兩端有獸首,前後廳連線緊湊,渾然一體,其造型精妙獨特、灑脫靈逸。殿頂除青灰瓦蓋頂外,還有綠、黃琉璃瓦拼成裝飾圖案。殿前築有寬闊的月台,青磚鋪地,石欄桿、石欄板相圍,中間築有石條台階。據《崞縣誌》載:“岱山廟在崞縣南關路東,創建於元至治三年,趙杞施地四畝募眾建成,明成化中知縣徐壽、縣丞閻莊率耆老杜鳳捐資重修,乾隆四十年、嘉慶二年、道光二十五年、鹹豐二年屢次重修,各有碑記,邑人劉通泉施地五畝,每年三月二十八日祭祀,體制完備”。在整修大殿時拆出一根梁,上面記有“明成化十八年更修”字樣。另外還從坍塌的山牆裡挖出許多已破碎的壁畫殘片,依然可見色彩艷麗、線條流暢的特點,一方“天狗吠月”的圖畫還很完整。
★★崞陽(縣)城隍廟,位於崞陽中學內,應始建於西晉末,後歷經毀壞重建。《崞縣誌》中記載:“城隍廟在縣城東北隅,創建年代久,明宏治七年知縣陳志重修,關西薛敬之紀石。雍正二年、乾隆二十八年知縣顧弼、嘉慶二年知縣陸如岡、道光二十五年闔邑士民屢次修葺各有碑記,每年九月初九致祭。”現正大殿保存完好,東西有配房,廂房並列,大殿周圍有完整石欄桿,上有精美雕圖,下兩側兩眼古井。
★★崞陽天主堂(位於崞陽城東文廟旁),位於崞陽城東文廟旁,為晚清時西式建築,1924年義大利人由太原經崞縣傳入崞縣城,義大利公教在崞縣城後東街設立教堂,主教高毓謙。可惜教堂現在已經破敗,而今入內,夏天涼爽宜人,建築高大,壁刻精緻,仍可領略當時之神勢。
★清崞縣縣衙,慈禧西逃時崞縣的落腳地,位於原平二中內(殘存)。
★崞陽原基督教堂遺存(位於平定街,郵局旁),原平市崞陽鎮(原崞縣)基督教堂是1889年清光緒15年由英國牧師司徒購建並主持崞縣教會事工,常住崞縣城教堂。教堂坐落在南街(現平定街),占地面積10畝,建房108間,男女學校各一所(校址在教堂院)。現有石碑一座,在致遠學校門口鋪著,現在郵局北面就是“教堂巷”,門洞上還有“基督教”三個字。一九四六年英國司徒牧師賀天美等先後回國,教堂被縣政府和稅務所占用。
以下紅色革命文化紀念點:
★★中共崞縣特別支部舊址。位於崞陽鎮首舒街11號院,這裡曾是1933年中共崞縣特別支部成立時的舊址。原平市(舊稱崞縣)曾是我黨早期活動較為活躍的地方之一。1926年、1930年,共產黨兩次在崞縣建立過組織,但都遭到了敵人的破壞。1933年2月,中共河北省委交通員邢志尚由北平回到原平,秘密發展了6名黨員。同年9月,中共山西特委派李舜琴、梁膺庸、阮香蓮(女)來到崞縣,與邢志尚著手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9月13日,4人在首舒街5號(今為11號)院裡成立了中共崞縣特別支部,李舜琴任書記,邢志尚、阮香蓮任委員。12月,特支領導了震驚全省的崞中學潮。首舒街5號院作為黨在崞縣的領導機關地址,召開過多次黨的重要會議,一直領導著崞縣的進步活動。
★續範亭紀念堂原址,位於原平二中(原範亭中學舊址)內,始建於1952年,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
★崞陽鎮烈士堂,位於平定街(玉皇廟巷口),紀念為解放崞縣而犧牲的將士。

歷史沿革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崞陽(原來的崞縣)無論在哪個朝代都倍受重視。有資料記載,崞縣在明朝就修建三重城牆,城內店鋪40餘家。文廟始建於元代,占地面積近兩萬平方米,殿、祠、坊、閣、亭、台、樓、榭等百楹建築星羅棋布,構設精巧,場面壯觀,氣勢恢宏,是原平歷史上一座極具魅力的儒學聖地,可想而知其昔日的繁華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現在的崞陽城,最早建於晉懷帝永嘉四年(310),當時由於拓跋猗盧助劉琨大破白部劉虎,而恃功求以陘(音刑)北之地為其封地。劉琨無奈,將雁門郡的樓煩、馬邑、陰館、繁峙、崞縣(皆在今山西境內)五縣的人民遷徙到陘南,而騰空的五縣劃歸拓跋猗盧,部分置於現在的崞陽,立城邑但未有縣名。永嘉末(313)縣廢,為鮮卑族領地。十六國前期屬雁門郡原平縣境地,東晉元興二年(410)置石城縣,隸屬秀容郡。武定四年(547)改為廓州,領廣安、永定、建安三郡。北齊時為北顯州屬并州省,北周又復石城縣屬并州總管府。隋開皇五年(585)為石城縣屬代州,十年(591)改為平寇縣屬代州,屬雁門郡,至大業二年(606)正式始稱崞縣仍屬代州。唐貞觀初,崞縣屬河東道代州管,五代後一直沿襲崞縣至金初為河東北路代州管,金(1128)改為崞山軍。元太祖十四年(1220)升為崞州,屬冀寧路。至元三年(1266)屬太原府。明洪武二年(1369)改為崞縣,洪武八年(1375)屬太原府代州管。清雍正二年(1724)直隸代州,仍稱崞縣。民國屬雁門道,亦稱崞縣。抗戰時期,崞縣曾按太同(太原——大同)公路分為東西崞縣,1946年合併崞縣,解放後至1958年12月人民政府仍設縣治於此,後改屬原平縣。崞縣在此達1350年,至2010年,崞陽城曾治縣整整長達1700年!
但在整個歷史過程中,崞縣縣城在元末時遭遇了一場戰亂,致使崞縣古城全城覆滅。對這場戰亂,在民間一直有兩個傳說“盔挖崞州城”和“火燒萬家莊”。他們幾乎發生在同一時間,元末至正二十八年(1368)秋,朱元璋遣副將常遇春和傅友德為正負元帥,由太原步騎入境,分東西兩路進兵,元兵不敵撤入崞州城內固守。因城池堅固,易守難攻,久戰不決。常遇春下令東路退於樓煩城內(今大陽村),西路退駐萬家莊(今大林鄉一帶)。因戰事緊急,常遇春焦慮不安,臥床難眠。一日凌晨時分,常遇春好不容易昏昏入睡,睡夢中竟高喊一句“火燒萬家莊”!守候的軍兵誤將常的夢話當作發號軍令,立即執行。頓時千家火起,萬民遭殃。待常遇春醒來,悔之晚矣。後常、傅兩路兵馬從城外用頭盔掘土暗挖地道,城池方破。由於歷史久遠,兩個傳說自然無從考證,但最起碼說明一點,崞縣古城堅固雄偉!
行至崞陽鎮下車後,一條寬闊而繁華的水泥路通向太陽升起的地方。街道兩旁商店琳琅,人口參雜,卻不顯亂。
從中南門“明景”門拍到北門“寧遠”;從城南文廟看到城東武廟。拍了許多,也看了許多,直至走到一段土崖面前,我們幾個起了爭論,據考證,這段土崖就是元末被毀的城牆。立在文廟後面的這段元朝古城牆,一直在守護著這位飽經滄桑的文化使者:崞州文廟始建於元大德年間,為三晉大地上現存極少的州級文廟。明洪武三年知縣周英重建,明中期和清前期多次修葺。其占地面積闊大,當在百畝左右。有大成殿七楹,東廡十楹,西廡十楹,戟門五楹,欞星門坊五楹,敬一亭五楹,小石林亭五楹,禮門一楹,義路一楹,崇聖祠正殿三楹,大門一楹並殿內暖閣三座,抱廈一楹,名宦祠三楹,鄉賢祠三楹,尊經閣上三楹下五楹,文昌祠樓三楹,樂樓三楹,文昌三代祠一楹,魁星樓一楹,忠義祠三楹,明倫堂三楹,節考祠正庭五楹,以及教諭署、講堂、訓導署、射圃、宰牲所等多處。在文廟南還有牌坊三座,均勻分布在東西中三個位置,分別為金聲玉振坊、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試遙想當年,百楹建築星羅棋布,構設精巧;飛檐斗拱,靈動飄逸。凡空闊處,皆松柏參天,綠蔭如蓋。可如今,只剩禮門、影壁、欞星門、泮池、戟門和大成殿、小石橋,並以極快的速度在消失著。
出了文廟向南走,就可以看到被譽為“小趙州橋”的南普濟橋。與之相對應的是北來宣橋,可惜來宣橋在1952年毀於地震,雖重修,卻早已失去了當年的風采。兩橋建於金泰和三年(1203),是一名義士廣籌錢財建造的。南普濟橋,長30米,寬8米,高7米。南引橋長28.5米,北引橋長34.5米。橋邊石制護欄高約0.9米,分別置望柱20根,欄板19塊。方正的望柱頂部有仙桃、石榴、佛手等果品石雕,欄板系整石卷邊鏤花。遺憾的是,早年石橋上的兩座木質牌坊和百通碑刻已不知所蹤,空留800載風雨滄桑!
書接上文,元末被毀的崞縣古城於朱洪武八年(1375),在古城舊址處成見城池,為了防止旁邊滹沱河河灘潮濕淫浸城牆,便將東牆向西挪移了數百米,使內城變得更加小巧玲瓏,但並未脫離原中軸線。明景泰元年(1450)年,新的城池已頗具規模。萬曆二十七年(1599),巡撫魏允貞命知縣袁應春磚包城牆,新城愈顯雄姿英發。後設四門,東名“臨沱”,西名“保和”,南名“景明”,北名“寧遠”。接著在隨後幾年內的多次修葺、增大。至崇禎七年(1634),知縣馮夢熊修築四大城門城樓,古城更加完美。但在抗日戰爭時期與文革時期,古城慘遭破壞,面目全非。特別是在文革時期,更是給古城的光輝上抹了不盡的悲哀:一名“北範亭,南康傑”的範亭中學老師被殘忍的用鐵絲掛著十幾斤重的城磚吊在脖子上,讓其低頭“認罪”。最終,該已過知天命之年的老教師難忍其辱,從城樓上跳了下去。敵人沒有打敗我們的人民,因為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而我們卻用歷史的文明去摧殘我們自己的人。嗚呼!天道之行,今兮何兮?
隨著歷史的變遷,歲月的浸漫,往昔的40多處寺觀樓閣在已煙消雲散了。只剩染著許多人鮮血的古城牆和文廟、普濟橋、關帝廟、岱山廟、城隍廟、龍王宮與天主教堂等多處景觀遺存。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古城牆下這些明清時的舊宅老店與寺觀樓閣曾經是多么耀眼光輝,而如今,只留下一聲聲撫古思今的嘆息… …

地圖信息

地址:忻州市原平市一零八國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