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拖金沙江大橋

崗拖金沙江大橋

崗拖金沙江大橋繫於1956年在前蘇聯道橋專家協助下建成。橋面寬4.8米,淨跨100米,高28米,荷載15噸,兩旁設人行道,是川藏公路的咽喉要道。大橋的建成,使天塹變通途,不但結束了千百年來“牛皮船傍水迴環,欲渡時望江興嘆”的歷史,而且四十多年來為鞏固西南邊防,促進邊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發揮出了巨大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崗拖金沙江大橋
  • 建成時間:1956年
  • 淨跨:100米
  • :28米
引言,基本簡介,亮麗風景,社會意義,

引言

從德格縣城沿川藏國道317線蜿蜒西行約25公里,就到了以金沙江為川藏省區分水嶺的崗拖。來時本在山巒危聳的峽谷地帶穿行,將至處,前方豁然開朗,別有一番美景如畫。四周群山環抱,湍急的金沙江水在此與色曲河交匯,形成一個若大的積水潭,江水迴旋翻湧片刻便湧向不遠處的崗拖金沙江大橋。

基本簡介

 這裡山勢巍峨險峻,高聳入雲,江水急湍浪涌,歷來為軍事要衝之地。遠望去,橋體如蛟龍橫空,直越峰巒,橋兩岸,群山對峙,儐相有致,卻又景色迥異,相映成趣。一邊層巒疊嶂,此起彼伏,疏縵得如溪邊浣沙的少婦,另一邊則巨石林立,比肩接踵,簇擁時若臨陣邀戰的驍將。兩岸低洼處,山坡間攢三聚五織綴著幾枚白牆紅梁的農舍,不經意地掩映於樹蔭下、綠帳中,偶然間,有一兩柱青煙至村宅裊裊浮起,更增添了幾分鮮靚和生機。唯有那蜿蜒崎嶇的金飄帶從大橋下游去,一眨眼就沒入遠方煙嵐迷濛的大山中了……
康藏公路上最後一座橋樑-金沙江大橋通車了康藏公路上最後一座橋樑-金沙江大橋通車了
臨於橋邊,步上橋頭,迎面撲來的是傲然蒼穹的錚錚之氣和狷介不桀的鏗鏘之音。橋體的柔木樑吊結構,由數根粗壯的鋼索牽引而懸於金沙江上,木質懸樑和鋼棱環環相扣,共同承載著橋體的重量。橋頭側的石砌橋墩渾實堅固,幾何分割的主體構架在群山映襯下更顯力與美的凝固和延伸。
立於江畔,滔滔江水如萬馬奔騰,穿橋而下。濺起的萬千水珠成絲、成網,齊向陡峭的岸壁撲來。霧靄至江面升起,纖薄處象柔漫的綢紗,厚重處如凝凍的牛乳,雲蒸霞蔚,直抵雲霄。陣陣轟鳴自谷底翻滾而來,在大橋和山峰間迴環往復,震攝心魄。置身於這恢宏激邁的山水圖景中,望著那萬頭齊攢的浩淼江水,撫摸著冷峻厚重的橋身,不由得思緒萬千,感慨倍至。是厚重的歷史凝固了大橋的偉岸雄奇,大橋也賦予了歷史更為深邃之發古憂思。眼前似乎浮現著一幕幕撼天動地的創業圖:人民解放軍十八團泊江而進,為西藏和平解放衝鋒陷陣,德格土司夏格刀登攜眾士鼎力支援,共唱藏漢聯袂的曲曲凱歌……藏漢人民同促並舉,掄錘揮釺,不畏天寒地凍劈山築路架橋,再造祖國大動脈……

亮麗風景

崗拖金沙江大橋與金沙江和國道317線在民眾之間就象是一幅風格獨特的三維立體畫。夏秋季節,蒼翠的山巒、金色的江水、褐黃的國道線交織於此,青灰色的橋體愈見其雄壯;冬春時,金沙江蛻去了波瀾壯闊的氣勢,變得寧靜安詳;江水呈翡翠色,綠中見青,似乎滲和了乳汁,玲瓏剔透,大有“江南綠水”的韻致,峰巒則轉為墨綠,襯托得大橋多了幾絲靈秀,少了一份霸氣。大橋像一道亘古不陷的彩虹,與其上游約200米處的石拱橋交相輝映,成為崗拖處地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

社會意義

崗拖金沙江大橋已不僅僅是一座橋,而民民族團結,祖國繁榮的一座里程碑。大橋直越金沙江瀾,橫至於峻岭蒼塬之間,是何其豪邁壯闊。四十年滄桑巨變,大橋巋然屹立於此,敬穆莊重的身軀既是歷史的見證,也同時感召著民族興旺的美好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