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門古戰場

崖門古戰場

崖門古戰場遺蹟崖門,位於“江門市新會區南端,距會城鎮約25-35公里,屹立於南海與銀洲湖的相接處,因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對峙,延伸入海,就像一對半開半掩的大門,故名崖門。崖門是南宋覆亡最後一場血戰的古戰場,是著名的旅遊勝地。700多年前,南宋最後一個皇帝在崖山建立行都。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元軍都元帥張弘范與副帥李恆率領元兵包圍崖山,張世傑指揮戰船與元軍大戰於銀洲湖上,宋軍力戰不勝,浮屍十萬。是役,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崖山奇石之下,宋朝最後覆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崖門古戰場
  • 位於:江門市新會區南端
  • 勝景:崖門古戰場、國母殿等
  • 史事:崖門海戰
崖門古戰場,歷史見證,歷史故事,歷史戰爭經過,歷史戰爭的背景,歷史戰爭開始,歷史戰爭結果,

崖門古戰場

崖門勝景(崖門古戰場、國母殿崖門炮台、崖門大橋)地處江門新會區崖門東岸銀洲湖出海口,是南宋滅亡所在地,曾發生歷史上最為悲壯、最有名的“崖門海戰”史事;崖門炮台建於1809年,緊扼崖門海口,形勢險峻,每當春浪乍起,驚濤拍岸如排山倒海,蔚為壯觀;崖門大橋是跨越崖門水道的特大型雙塔單索麵斜拉橋,全長1289米,跨度668米,橋下可通航5萬噸級船舶,跨度之大為目前國內同類型橋樑之最,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崖門古戰場

歷史見證

【元宋興亡的歷史見證】
南宋益王趙昰於1276年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招集兵將,繼續抗元軍。其後元軍南下進迫,小朝廷由張世傑陸秀夫、陳宜中一班文武官員,率十數萬軍隊入海南逃經潮州而至珠江口,再西奔化州之*(石匈)州駐蹕。

歷史故事

景炎三年四月,年僅11歲的景炎帝病逝,由其8歲的弟趙昺即位,改元祥興。因高雷失守,*(石匈)州勢難立足。樞密使張世傑以崖山可恃,再遷帝駕駐蹕崖山。
崖山,在新會南端,瀕臨南海,山之西有銀洲湖經此出海,而山嘴與對岸湯瓶山夾峙如門,故出海口稱崖門

歷史戰爭經過

崖門依山臨水,港內可藏舟,形勢險要。帝駕從祥興元年(1278年)六月初七日啟航,數百船艦,浩浩蕩蕩,向東南進發。至二十三日,始抵新會崖門
張世傑奉帝駐蹕崖山,大興土木,建行宮三十餘間,奉楊太后居中,曰“慈元殿”。同時伐木建軍屋三千餘間為營。其時,尚有民、兵二十餘萬,多居於舟中。行朝草市,詔達南粵四方起兵勤王。

歷史戰爭的背景

當時,新會的士民聞宋帝駕幸崖山,紛紛勤王入衛。志書記載的有:中樂都新昌村的鄧榮,在江西省廣信任知府,被元軍所破。及聞帝昺幸崖山,即奔歸謁帝,衛主抗元。他在鄉間募集民兵數千到崖山拱衛行宮。(崖門之戰敗後,被元軍擄殺)。祿洞李宗月,原在封州任職,聞崖山行朝,便棄官回崖山,事奉幼主。得知軍缺餉糈,毅然捐糧1000石,被詔充新會縣水界提督,警戒自坡亭、官塘至外海一帶海域。並分撥民兵入衛。文章都伍隆起,因三世受祿,因此以死報宋,親率鄉兵拒元。又貢米700石供軍糈。後被叛將所殺。此外,有凌村陳元輔、陳英輔兄弟,獻粟數千石餉軍;水南村廖汝楫,出粟助師,起義勤王。還有香山縣(今中山)馬南寶,獻粟千石餉軍,並率義兵護帝;黃梁都趙若櫸募集鄉民數百為義兵,衛宋抗元。更有新會、中山、順德以至欽州、廉州的水上居民(舊稱旦民),組成烏旦舟師,襲擊北兵水師。抗元戰火,遍及新會外圍的要塞通路。
然而,在強敵面前,不論是宋王朝的“正規軍”,還是各地勤王的義兵;也不論是陸軍還是水師,都是勝少負多,軍事上不斷失利、、據點不斷被占。特別是這年(祥興元年)十二月二十日,信國公文天祥在海豐縣五坡嶺戰敗被擄之後,主要外援被消滅,崖山的宋軍基地日漸處於元軍的包圍之中。

歷史戰爭開始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初,元都元帥張弘范率領元軍數萬由閩入粵打敗文天祥後,直撲新會崖山;元都元帥李恆也率兵船百餘艘從廣州駛到崖門海面,水陸夾攻崖山宋軍。張世傑為死守計,焚崖山行朝草市,結大舟千餘艘貫以大索,作一字陣。四周起樓如城堞,奉帝居中舟,決與元軍死戰。張弘范的陸軍、水軍匯集崖山、崖門,包圍了崖門海面的宋舟,截斷宋軍往岸采柴草、汲淡水的路線,不斷向宋舟軍中炮轟和襲擊。當時有千艘載滿漁民義兵的烏旦船來援宋軍,也被元水師沖跨,數千漁民落海,大部分壯烈犧牲。接著,元軍又用小船滿載茅草,灌以油脂,乘風縱火,直衝宋船,企圖火攻連環船。但是宋軍預塗坭槳於船蓬船身之上,火不能燃。張弘范以火攻戰不克,又施誘降計。曾派出張世傑外甥韓新三到宋船勸降,遭到張世傑嚴辭拒絕。
二月初四日,張弘范又驅文天祥乘海船到達崖門海面,迫其寫書與張世傑勸降。文天祥書《過零丁洋》詩給他,詩云:“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灘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與出了流傳後世的千古名句。

歷史戰爭結果

張弘范誘降失敗,經過一番準備,二月初六日,發動向宋軍總攻了。時值春霧朦朦,細雨霏霏。元軍乘潮沖入宋軍舟陣,偷襲宋將左大的戰船,擄去左大。跟著又奪去宋軍夏御史指揮的七艘戰船,宋軍軍心動搖。加以翟國秀、劉俊等率兵船降敵,軍中大亂。張世傑欲闖入中軍救帝,但時已近黃昏,陰霾四布,咫尺莫辨,遂率16艘戰船衝出崖門。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先驅妻子赴海死,登帝舟奏道:“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不宜再辱。”遂背帝昺蹈海殉國。從官及宮人多隨之投海死。事後,楊太后聞帝已投海殉國,亦赴海而死,南宋遂亡。第二天,崖門海浮屍10萬,隨波起伏,慘不忍睹。張世傑與蘇劉義逃出海,欲走交趾(今越南)。五月間,舟至平章港(今陽江市海陵島),遇颶風覆舟,葬身海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