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豆藤屬

崖豆藤屬

崖豆藤屬,藤本、直立或攀援灌木或喬木。羽狀複葉互生;圓錐花序大,頂生或腋生,莢果扁平或腫脹,線形或圓柱形。約200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35種,產西南部至台灣,西南部最盛,有些可為殺蟲劑,有些供藥用,有些供觀賞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崖豆藤屬
  • 拉丁學名:Millettia Wight et Ar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薔薇目 Rosales
  • 亞目:薔薇亞目 Rosineae
  • :豆科 Leguminosae
  • 亞科:蝶形花亞科 Papilionoideae
  • :崖豆藤屬 Millettia
  • 分布區域:分布熱帶和亞熱帶的非洲、亞洲和大洋洲
  • 模式種:Millettia rubiginosa Wight 
形態特徵,分布情況,下級分類,代表植物,

形態特徵

奇數藤本、直立或攀援灌木或喬木。羽狀複葉互生;托葉早落或宿存,小托葉有或無;小葉2至多對,通常對生;全緣。圓錐花序大,頂生或腋生,花單生分枝上或簇生於縮短的分枝上;小苞片2枚,貼萼生或著生於花梗中上部;花長1-2.5厘米,無毛或外面被絹毛,花萼闊鐘狀,萼齒5,上方1齒較小,或為4齒;花冠紫色、粉紅色、白色或堇青色,旗瓣內面常具色紋,開放後反折,翼瓣略小,龍骨瓣前緣多少粘合面稍膨大,但不作距形,也不具喙,瓣柄較長;雄蕊二全(9+1),對旗瓣1枚有部分或大部分與雄蕊管連合成假單體,花葯同型,縫裂,中部以下背著,花絲頂端不膨大;具花盤,但有時甚至不發達;子房線形,具毛或無毛,無柄或具短柄,胚珠4-10粒;花柱基部常被毛,中上部無毛,圓柱形,上彎或弧曲,柱頭小,頂生,盤形或頭狀。
莢果扁平或腫脹,線形或圓柱形,單粒種種子時呈卵形或球形,開裂,稀遲裂,某些種的子房柄在果期伸長成明顯的果頸,有種子2至多數;種子凸鏡形、球形或腎形,擠壓時成鼓形,珠柄常在近軸一側,呈肉質而膨大,腫臍周圍常有一圈白色或黃色假種子,一側延長成帶狀纏繞於珠柄上。

分布情況

約200種,分布熱帶和亞熱帶的非洲、亞洲和大洋洲。我國有35種,11變種。

下級分類

寬果組 Sect. Acinacicarpae Z. Wei
棒果組 Sect. Corynecarpae Z. Wei
曲柱組 Sect. Curvistylae Z. Wei
短柱組 Sect. Eurybotryae Dunn
碩果組 Sect. Macrospermae Dunn
崖豆組 Sect. Millettia

代表植物

長梗崖豆藤MillettialongipedunculataZ. Wei
藤本。莖皮褐色,平滑,無皮孔,枝細柔,初密被黃色絨毛,後禿淨。羽狀複葉長30-35厘米,葉柄長5-6厘米,和葉軸均被黃色絨毛,後漸脫落,葉軸粗硬,上面無溝;托葉披針形,錐尖,長4-5毫米,具3脈;小葉(2-)3對,紙質,披針形,頂生小葉較大,長12-20厘米,寬3.5-6厘米,下部1對較小,長4-8厘米,寬2.5-3.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闊楔形至近狹心形,綠黃色,上面被平伏細柔毛,中脈及葉緣較密,下面密被平伏柔毛,側脈7-10對,直達葉緣環結,細脈橫向連成網狀,兩面均清晰;小葉柄粗短,長約2毫米;小托葉刺尖,長3-4毫米。圓錐花序細柔而長,長20-40厘米,多分枝,具總花梗,密被黃色絨毛;花疏生;苞片線狀錐形,長5-7毫米,宿存,小苞片線形,離萼生;花長1.5-1.7厘米,花梗長約5毫米;花萼杯狀,長約6毫米,寬約5毫米,萼齒短於萼筒,上方2齒合生成闊三角形,最下方1齒狹尖;花冠紅色,旗瓣和萼同被密絹毛,倒卵形,基部截形,具2耳,無胼胝體,翼瓣短,長為旗瓣的五分之三,基部具耳,龍骨瓣闊鐮形,具耳;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離生;花盤杯狀;子房線形,密被絨毛,花柱旋曲,柱頭下指,胚珠6粒。莢果菱形至長圓形,長3.5-8厘米,寬約2.2厘米,密被深褐色絨毛,漸脫落;頂端具彎喙,常扭曲,種子間稍縊縮,有種子1-3粒;種子紅褐色,長約1.5厘米,寬約2厘米,厚約0.8厘米,種臍偏於一邊。花期5-8月,果期7-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