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民歌

崖州民歌

崖州民歌是海南省地方民歌的古老歌種之一,流行於三亞崖城以西、樂東沿海等古崖州屬地及東方感城一帶。是以崖州客人(漢人)方言詠唱、格律異常嚴謹且自成一體、蔚起於古崖州"西六里"鄉間並向四周傳播的一種漢語民謠。古老的崖州民歌,至今仍在傳唱。沒有任何花哨的修飾,民歌歌手將熱情的曲調注入吟唱中,把對生活的熱愛用質樸的語言淋漓暢快地一一釋放。

2006年5月20日,崖州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崖州民歌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海南省三亞市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13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所謂"崖州民歌",指的是用客語方言詠唱、格律異常嚴謹且自成一體、蔚起於古崖州"西六里"鄉間並向四周傳播的一種漢語民謠。《崖州志》指出:"崖語有六種。"其中寫到"客語,與閩音相似,永寧里、臨川里、保平里及西六里言之。與郡語同。"這裡所說的"客語",就是用於詠唱崖州民歌的漢語方言。它屬閩南語系;是福建移民在晚些時候才帶來的,故沾了個"客"字。
起源宋太祖開寶五年(972)置崖州,州治設於今三亞市之崖城鎮,領寧遠、吉陽兩縣(今三亞、黃流一帶)。產生、流傳在這一帶的民歌統稱崖州民歌。
崖州民歌形成有兩大要素:一是中原移民不斷遷入,把各地民歌傳入崖州;二是移民遷入崖州經過長期共處,形成了崖州的鄉音方言,民風民俗,隨之便演化或產生語言通俗、鄉音濃重、又相當具有地方特色的崖州民歌。
《崖州志》上沒有明確記載崖州民歌的來源出處,但是從所蒐集的崖州民歌年代推斷,民歌相傳興起於宋代,繁盛於清朝後期。起初只是文人墨客之間為了表達感情而吟唱,慢慢傳入民間在勞動人民中自由吟唱。

藝術特色

崖州民歌有明顯的佛教"齋歌"和唐詩的印記。唐代佛教傳入海南,最早在今三亞市崖城鎮(即古崖州)建有佛廟"大雲寺",唐僧鑒真第五次東渡日本因颱風襲擊漂泊至振州時(即後來的崖州),就住在該寺,傳播佛教文化,念唱"齋歌"(俗稱)。崖州民歌的嗟嘆調就出自齋歌,崖州民歌的歌詞接近七言唐詩,顯然是受了唐詩的影響。
隨著時代的發展,"三七句"、"長藤句"等演唱形式打破了崖州民歌原來4句28字的框架結構,慢慢發展為30-40字不等。民歌演唱的場合不限,田間地頭、屋前院後都能盡情放歌。
崖東不如崖西興盛
作為一種民俗現象,崖州民歌主要風行於古稱"西六里"的鄉間,也即今樂東沿海一帶的農村。因此,體現了崖歌最高水平的代表作和著名歌手,都出自崖西。崖城以東也有操客語方言的移民聚落,何以歌謠在這裡未能像崖西那樣興盛?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東部的客語移民來得較早,大都是宋元時期就到此定居了,而那時候,崖歌尚未在這塊土地上生根;二是他們的定居點較散,過去僅落腳於永寧、臨川、保平三地,曾一度處於其他民族或族群的"分割包圍"中,難以形成強勢的語言與文化。而"西六里"則不同,這六個里是連成片的,並且幾乎屬客語方言群的一統天下。此地總體上比崖東更為貧瘠,故來得較晚的閩南移民只能在這裡棲身。此時已值明清之際,崖州歌謠應早定型,因客語群在崖西人多勢眾,這種歌謠在當地的興盛也就理所當然了。
崖州民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歌詞多為七言,從人文歷史、風光景色到生產勞動、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無不涉及。已發現的敘事長詩不下百首,是崖州民歌中的瑰寶。崖州民歌曲調優美動聽,有號子、叫賣調、拉大調、柔情調、嗟嘆調、哼小調等。常見的曲目有《十送情郎》、《梁生歌》、《張生歌》、《孟麗君》、《駐春園》等。
這種以口頭傳唱和手抄文本流傳至今的民間歌謠,是崖州人民在生產、生活中抒發感情、唱頌美好生活的民歌,是樵夫平民漁翁百姓之歌。
崖州民歌的內容一般有長篇敘事歌,生活長歌,短歌和對歌四大部分。長篇敘事歌(俗稱歌封或大朝歌),這一題材的民歌每部都是一部敘事長詩;長歌(俗稱歌牌),這類民歌的代表作有《貧家織女怨》、《十道情郎》等;短歌(俗稱歌仔)以七言四句體為一首,短歌多為即興吟唱歌,精品極多,傳唱範圍廣,如《觀音填海歌》;除此之外,還有對歌(俗稱答歌),民間對歌藝人具有很強的口頭即興創作能力和應變能力,對歌內容隨意,即興唱答通宵達旦對唱不停,在民間文化中堪稱一絕。
崖州民歌格律嚴謹,在每一首(或每一段)的四句歌辭中,要求第一、二、四句的尾音都要押韻(首句亦不許脫韻)。四句尾音的音調,也順次嚴格規定為入聲(或陰平)、陰平、入聲、陽平。即除第一句的尾音稍可通融外,其餘三句的尾音音調都不許更改。除了尾音,別的字音也須儘可能符合平仄。而對各句第四個字的音調要求尤嚴。此外,每一首(或每一段)中的四個尾音均不準彼此重複。總之,就韻律而言,它比絕句或竹枝詞還嚴格。

代表作品

《十送情郎》、《梁生歌》、《張生歌》、《孟麗君》、《駐春園》等

傳承意義

崖州民歌為民眾所喜聞樂見,長期以來依靠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由於民間藝術根植的土壤就是廣大民眾,民間對民歌的改造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民間歌者借物詠懷,將當地的風土人情全部注入歌曲之中,為民歌形式和內容增添了新鮮血液和活力。
但是由於很少摻雜市場因素,缺乏市場推廣使得包括崖州民歌等藝術形式的推廣之路越走越窄。如同我國眾多古老民間藝術文化一樣,崖州民歌同樣面臨著嚴峻的藝術傳承問題。在現代化潮流的衝擊下,這種民間音樂難與來勢洶湧的流行音樂相抗衡,如不及時搶救保護,就會隨著傳人的離去而消失。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崖州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