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子鎮

崖子鎮

崖子鎮(YaziZhen)屬乳山市。在乳山市區西北部。西部與北部同煙臺海陽市、牟平區接壤。面積187.05平方千米,人口35333人(2017)。原為崖子人民公社。鎮政府駐崖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崖子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
  • 政府駐地:駐崖子
  • 電話區號:0631
  • 郵政區碼:264200
  • 面積:187.05平方千米 
  • 人口:35333人(2017) 
  • 氣候條件:北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 機場:威海大水泊國際機場
  • 火車站:威海站
  • 車牌代碼:魯K
簡介,概述,沿革,行政區劃,村莊代碼,村莊來歷,經濟狀況,城鎮建設,農業發展,產業特色,招商引資,旅遊資源,

簡介

崖子鎮位於乳山市西北部,西部與北部同煙臺海陽市、牟平區接壤。全鎮總面積187.05平方千米,人口35333人(2017),耕地面積5.9萬畝,果園面積5.2萬畝,其中老果園面積2.9萬畝,新果園面積2.3萬畝,櫻桃3000畝,板栗等乾果面積達到2.6萬畝,山嵐面積8萬畝。全鎮果業收入占經濟總收入的60%,果業人均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60%,2007年人均收入5655元,全鎮從事果業生產及相關產業的農民占農村勞動力的70%以上。
崖子鎮

概述

崖子鎮位於乳山市西北部。北依垛山與煙臺市牟平區交界,南與諸往鎮和育黎鎮接壤,東鄰午極鎮,西毗海陽市。面積187.05平方千米,人口35333人(2017)。轄崖子、上肖家、下肖家、哨里、磨山鐘家、石甲莊、雙石村、上沙家、下沙家、東夼鐘家、澤科鐘家、河南鐘家、北爐上、東井口、田家、蓬家夼、山西、河西、姜家、申家、張格莊、西崮頭、東莊、大王疃、大崮頭、興村、萬格 山東、閻家夼、矯家泊、南寨、康家夼、山下、南地口、泥渡夼、西井口、馬石店(馬石店、後泊、河西)、東鳳凰崖、西鳳凰崖、東澇口、西澇口、草庵、台上、北果子、南果子、南馬石、青山(青山、南李家)、轉山頭、棗林、溝東、姜家夼、泊喬家、井喬家58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崖子,距市區42千米。
境內北部環山,中南部丘陵平原相間。是乳山市蘋果生產基地和花生、板栗主產地。柞蠶、絲綢業歷史悠久,是“寧海綢”主產地。桃(村)威(海)鐵路、309國道、桃村至乳山寨公路貫通境內。乳山河發源於境內,建有龍角山水庫。馬石山有馬石山慘案(1942年1月24日)和抗日戰鬥遺址,有烈士陵園、烈士紀念塔、殉難軍民之墓和紀念碑。馬石山戰鬥遺址被列為威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沿革

1951年設崖子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3月撤社設鎮。1995年,東西17千米,南北12千米,面積118平方千米,人口36405人,轄崖子、磨山、石甲莊、雙石村、上沙家、下沙家、東夼、河南鐘家、澤科、北爐上、東井口、田家、蓬家夼、山西、河西、姜家、申家、張格莊、西崮頭、東莊、大王疃、大崮頭、興村、萬格莊、史家、北寨、島子、河北、北地口、下肖家、上肖家、山東、閻家夼、喬家泊、南寨、康家夼、山下、南地口、泥渡夼、西井口41個行政村。2001年3月,馬石店鎮撤銷併入。原馬石店鎮位於乳山市西北部,西界海陽市,北臨煙臺市牟平區,東接崖子鎮,南連諸往鎮。東西8千米,南北11千米。境內多山。1951年設北果子鄉,1958年屬崖子公社,1969年析置馬石店公社,1984年3月撤社設鄉,1994年3月撤鄉建鎮。1995年,面積69.4平方千米,人口14743人,轄馬石店、西鳳凰崖、東鳳凰崖、東澇口、西澇口、草庵、台上、北果子、南馬石、南果子、青山、棗林、轉山頭、溝東、姜家夼、泊喬家、井喬家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馬石店,距市區45千米。

行政區劃

轄崖子、磨山、石甲莊、雙石村、上沙家、下沙家、東夼、澤科、河南鐘家、北爐上、東井口、田家、蓬
崖子鎮
崖子鎮崖子鎮
家莊、山西、河西、姜家、申家、張格莊、西崮頭、東莊、大王疃、大崮頭、興村、萬格山東、閻家夼、矯家泊、南寨、康家夼、山下、南地口、泥渡夼、西井口、馬石店(馬石店、後泊、河西)、東鳳凰崖、西鳳凰崖、東澇口、西澇口、草庵、台上、北果子、南果子、南馬石、青山(青山、南李家)、轉山頭、棗林、溝東、姜家夼、泊喬家、井喬家58村民委員會,62自然村。

村莊代碼

371083110(58村):~201崖子村 ~202西井口村 ~203東井口村 ~204下沙家村 ~205上沙家村 ~206田家村 ~207史家村 ~208蓬家村 ~209矯家泊村 ~210南寨村 ~211北寨村 ~212島子村 ~213康家夼村 ~214山下村 ~215姜家村 ~216河西村 ~217山西村 ~218河南鐘家村 ~219澤科村 ~220石甲莊村 ~221磨山村 ~222雙石村 ~223東夼村 ~224南地口村 ~225泥渡夼村 ~226哨里村 ~227河北村 ~228北地口村 ~229申家村 ~230爐上村 ~231西崮頭村 ~232大崮頭村 ~233王疃村 ~234興村 ~235張格莊村 ~236山東村 ~237萬格莊村 ~238閻家夼村 ~239上肖家村 ~240東莊村 ~241下肖家村 ~242馬石店村 ~243井喬家村 ~244棗林村 ~245泊喬家村 ~246青山村 ~247北果子村 ~248南果子村 ~249姜家夼村 ~250南馬石村 ~251台上村 ~252溝東村 ~253轉山頭村 ~254草庵村 ~255東鳳凰崖村 ~256西鳳凰崖村 ~257東澇口村 ~258西澇口村

村莊來歷

崖子金、元時,賈姓居此,明初遷走。明正德年間,孫繼發、孫繼祖由萊陽縣城遷此立村, 因位於五丈崖下, 故名崖子。清末有李、趙、於、王、楊等姓來居。現712戶。
石甲莊明時,石姓在此建村石家莊,後遷走。清順治年間,李、柳二姓先後由大崮頭、牟平縣柳家遷此立村,襲舊名,後更今名。現111戶。
雙石村明崇禎年間,孫姓由雲南遷此立村,因村後聳有兩塊巨石,似大門,故取名龍門口。1940年更今名。現70戶。
磨山明洪武二年, 鐘姓由青州府水井村遷此立村, 因位於磨山之前而得名。現170戶。
澤科明洪武二年,鐘延明由青州府水井村遷此立村,因此處原有舊宅,取名宅口。1912年更名澤科鐘家,1950年更今名。現470戶。
東夼明洪武二年,鐘姓由青州府水井村遷此立村,因位於東山夼內,故名東夼鐘家。1950年更今名。現336戶。
河南鐘家明洪武二年,鐘延剛由青州府水井村遷此立村,因位於小河南岸,故名河南。1980年更今名。現146戶。
上沙家明萬曆年間,沙姓由東澇口遷此立村,因位於小河上游,故名。現130戶。
下沙家明萬曆年間,沙姓由東澇口遷此立村,因位於小河下游,故名。現110戶。
東井口明成化年間,張姓由海陽縣壇山遷此立村,因位於山口並有水井,故名井口。後因析建西井口村更今名。現232戶。
西井口明萬曆年間,張姓由井口析居,因位於井口村西,故名。現153戶。
田家明萬曆年間,田姓由山西省遷此建村田家。清初,沙姓由沙家遷入,後有代、孫、辛姓遷入。現272戶。
蓬家夼元時,彭姓居此立村,因位於山夼中,故名彭家夼,明初遷北爐上。明嘉靖年間,姜姓由峒嶺遷此,更今名。清初,沙、矯、于姓分別由下沙家、牟平縣前垂柳、文登縣大水泊遷入。現316戶。
山西清康熙五年,宋姓由山前莊遷此立村,初名宋家莊,隨後徐姓由文登縣爬山後遷入。因位於山之西,更今名。現354戶。
姜家明嘉靖年間, 姜姓由峒嶺遷此立村。清乾隆年間,徐姓由山西村遷入。現320戶。
河西清順治年間,王姓由?里遷小河之西立村,故名。現150戶。
史家清康熙初年,史東洋由海陽縣郭城遷此立村。乾隆年間,莊姓由莒縣遷入。現284戶。
北寨明宣德年間,劉姓由黃格莊遷此立村,因此處為明初屯兵的北營寨而得名。清初,孫姓由崖子遷入。現280戶。
南寨明宣德年間,劉東洲由黃格莊遷此立村,因此處為明初屯兵的南營寨而得名。民國時期,劉、宋、王等姓分別由海陽縣西劉家、河北村、煙臺市遷入。現536戶。
矯家泊清康熙年間,矯姓由牟平縣矯家長治遷此立村,因位於平泊處而得名。清末,宮姓由青山遷入。現164戶。
北爐上明時,彭姓居此建村蘆上,清初遷走。任、滕、王姓分別由海陽縣上尹家、地口、?里遷此立村,因王姓開設烘爐,故更名爐上。清中期,王、朱姓遷入。1980年更今名。現174戶。
申家清康熙三十九年,申姓由海陽縣北申家遷此立村。康熙四十四年,王姓由?里遷入。後有楊、於、宋等姓遷入。現460戶。
張格莊明崇禎年間,張姓由澤上遷此立村張格莊。隨後李姓由萬格莊遷入。清乾隆年間,劉、王姓分別由牟平縣、?里遷入。現120戶。
大王疃明時, 周、吳姓居此,明末遷走。清順治年間,王姓由?里遷此建村王疃。後有徐、張、李、劉等姓遷入。1980年更今名。現176戶。
東莊清康熙五十五年,孫姓由崖子遷此定居。乾隆十一年,王姓由西紀村遷此,因位於大崮頭村東,故名。現112戶。
大崮頭元至正年間,李姓由金鄉縣遷此建村。因位於垛山余脈盡頭,故名。明萬曆年間,唐姓由小雲南遷入。清末民初,芮、房姓遷入。現520戶。
西崮頭明嘉靖年間,李姓由大崮頭析居立村,因位於大崮頭西而得名。清康熙年間,王、姜姓由?里、萊陽縣遷入。現296戶。
興村明萬曆年間,滕姓由山東村遷此建村,因位於小河東岸,取名小河東。清乾隆年間,王姓由?里遷入。1939年更名興村,取興旺發達之意。現171戶。
山東明嘉靖年間,滕姓由地口遷此定居建村,因位於山丘之東而取名。現150戶。
萬格莊明萬曆年間,萬姓居此立村。明末,李姓由大崮頭遷入。清乾隆年間,宋姓由山下村遷入。後有林、戰、王、劉、勇等姓遷入。現248戶。
上肖家1959年因修建龍角山水庫,由肖家北遷部分居民立村,位居肖家村上游,故名。現275戶。
下肖家明末,肖剛由河南省章村遷此立村肖家。清初,傅、黃、劉姓分別從福山縣傅家嶺、王家疃、文登縣鴨兒灣遷入。1960年更今名。現200戶。
閻家夼明時,閻姓居此山夼內建村,明末遭誅。清康熙年間,孫、李、鐘姓分別由馬陵、大崮頭、鐘家遷此,後傅姓由肖家來居,襲舊稱。現215戶。
?里明永樂年間,王信由海陽縣二王家遷小集(今河北村),次遷此地立村,因位居小集、地口兩村西北部,時稱西北哨,後改稱哨里,再後演作今名。清末,滕、張、劉姓由地口、牟平縣王家嶺、轉山頭來居。現750戶。
地口(2村) 歷史上周姓土著老民建村,年代無考,後遷走。元末,滕姓由雲南遷此建村,因此處土地肥沃,俗稱地口而得村名。明末,於、李姓分別由司馬莊、大崮頭遷入。後有吳、楊、呂姓遷入。1959年因修龍角山水庫,村民析遷原址南北,建南北地口兩村。現南地口270戶,北地口332戶。
河北元末,呂姓在此建村小集(村名來歷不詳) 。清初,王姓分別由?里及海陽縣二王家、宋姓由島子、劉姓由尚山、申姓由益都縣遷入。1926年更名河北 (因位於河北岸)。現260戶。
山下明萬曆年間,宋姓由島子析居,因位於山腳下,故名。現320戶。
島子明弘治元年,宋姓由文登縣九頂埠遷此建村,因村後河中有一小島,故名。現543戶。
康家夼明萬曆年間,康姓居此建村,因位居山夼內而得名(今無此姓)。清順治年間,魯姓由雲南遷入。康熙年間,劉、戚姓分別由蓬家夼、威海戚家疃遷入。乾隆年間,孫、林姓分別由崖子、萬格莊遷入。現170戶。
泥渡夼明萬曆年間,劉姓從黃格莊遷此建村,因此處下雨時山夼內泥沙淤積,道路泥濘,故名。現240戶。

經濟狀況

崖子鎮政府駐崖子村,轄58個行政村,人口數4.43萬人,面積18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7萬畝,南臨309國道,並有桃威鐵路橫貫其中,交通便利。果業已成為該鎮的主導產業,盛產以蘋果、櫻桃、葡萄為主的水果,以板栗、銀杏為主的乾果,成為有名的乾雜果之鄉,“垛山”牌果品已享譽國內外,被山東省評為優質品牌。2007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8.9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2.8億元,農業總產值6.1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7.3萬元,比上年增長9.8%,財政收入1033萬元,比上年增長12.4%,農民人均收入5670元。現共有中學2所,國小7所,共有學生4400個。鎮辦企業14家,主導產品以釀酒、機械、生物、農藥、化纖布料、包裝紙箱等為主。全年完成技改投資11320萬元,開發新產品2個,實現銷售收入7.8萬元,利稅5000萬元,改進項目11個,契約利用外資6000萬元,實際利用外資4050萬元。
崖子鎮崖子鎮
2007~2011年來,全鎮主要經濟指標都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到位內資逐年遞增,地方財政收入、技改投入年均增幅20%以上。2011年1-11月份全鎮共完成地方財政收入507.1萬元,其中國稅收入272.7萬元,地稅收入23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9000元;固定資產投資2.8億元,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個,技改投資1500萬元,完成外貿進出口2350萬美元。居民銀行儲蓄餘額繼續攀升,位居全市前列,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過去的五年,項目建設取得突破、傳統企業提質擴規。充分發揮閒置資產多、果品、礦產、自然資源豐富等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五年來,共引進宇祥果蔬、潤成化工、和光地板、宏福老年公寓等項目22個,企業外貿出口額一直保持在全市前列。不斷創新機制,狠抓企業技改,乳山市釀酒機械廠擴建了無水乙醇生產線項目,進一步擴大了酒精生產能力;韓威生物科技新上了“901”生物農藥生產線、合成塔改造及粉劑農藥生產線等項目,企業效益進一步提升;東發養殖引進了污水處理及沼氣生產項目、潤程化工新上了酒精塔改造項目、威海青山包裝有限公司改造了印刷車間等,通過技改擴規、升級改造,我鎮傳統企業走上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過去的五年,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果業優勢日益放大。立足傳統優勢,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作好“果業”文章。一是抓規模促調整,五年來,全鎮新發展蘋果面積1.97萬畝,全鎮蘋果面積突破5.5萬畝,進一步鞏固了“威海蘋果第一鎮”的優勢地位。二是抓管理提質量,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規劃了1.5萬畝高效蘋果生態園,投資60萬元新上160盞殺蟲燈,先後與山農、萊農等20多家果蔬科研部門建立了合作關係,定期聘請專家教授實地進行技術指導,印發了1.5萬冊《農業生產使用手冊》,並重點圍繞蘋果、大櫻桃等產業,建立了黨員幹部教育示範基地。三是抓品牌增效益,2007年“垛山”牌果品獲得“山東省名牌農產品”稱號,2008年我鎮榮獲“中國優質蘋果基地百強鄉鎮”稱號,2009年榮獲“威海市產業特色鎮”,2010年宇祥果蔬升級為省級龍頭企業,並與香港五豐行有限公司簽訂了2000畝“供港蘋果基地”協定,2011年我鎮被授予“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同時,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果品產業,出資15萬元為“乳山蘋果”申辦了“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為“垛山”蘋果和鐘家溝大櫻桃申辦了“綠色食品認證”,崖子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四是抓龍頭帶協會,重點扶持以青山包裝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果品加工龍頭企業,相繼成立了蘋果協會、果蔬流通協會、板栗協會及各類農業合作社,引進了昱豐果蔬、怡通果蔬等冷風庫、氣調庫4個,果品周轉儲存量突破3萬噸,開創了我鎮蘋果質優、價高、暢銷的大好局面。
——過去的五年,城鄉面貌深刻變化、民眾生活明顯改善。把握上級部門對口包扶的有利時機,巧借外力,激活內力,加快鎮村建設步伐。先後投資160餘萬元,對鎮西河進行綜合治理,清運垃圾土方9萬多方,硬化漿砌3120平方米,清淤護坡1640多米;累計投入289萬元對鎮駐地及馬石店大街實施了路面硬化及配套改造工程,鎮區面貌煥然一新;投資108萬元建成鎮級垃圾中轉站和污水處理站,為各村配備了垃圾箱,有效改善了鎮容村貌。在此基礎上,堅持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首位,基礎設施配套和擴大民生投入同步推進,民眾滿意度和幸福指數明顯提高。圍繞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先後完成了20個重點村的環境綜合整治任務,新建沼氣900餘戶,完成全國小農水項目區一萬畝水利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狠抓了14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完成17個村的自來水改造、鎮村道路及鐵路兩側綠化等任務,防汛、防火、防疫工作紮實到位,民眾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圍繞提升教育文化水平,完成了教育布局調整,整合了2處國中和5處國小,投資1282萬元對鎮初級中學校舍及中心幼稚園進行改造,投資130餘萬元新建了中國小食堂及配套設施,硬體設施躋身全市前列;全鎮文化大院、農家書屋、舞蹈隊覆蓋率均達到80%以上,進一步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圍繞加強社會保障能力,全面接管了原東井口村敬老院,完善養老設施,提高管理質量,五保供養率和生活質量顯著提高;認真抓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參保率達90%以上,發放率達100%,新農合參保率保持在95%以上。

城鎮建設

為了崖子今後的發展,徹底改變鎮駐地內亂搭亂建現象,2007年,鎮政府著手建立城鎮規劃體系,聘請山東省國土測繪院的專家技術人員對鎮駐地現狀進行測繪,根據測繪現狀及鎮域經濟總體發展規劃,聘請青島新都市建設集團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制定出基礎建設規劃的可行性報告和具體實施方案,按照方案規定,共分三期進行駐地及周邊環境改造:2007年進行了一期改造工程,完成了部分河道清疏、河壩修建、道路硬化工程。2008年實施二期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搬遷集市、繼續治理河道、硬化路面、新建人行道和綠化帶、改建店鋪等。相關工程已開工在建,預計年底前即可完成計畫任務,屆時駐地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2009年進行三期工程建設。主要對主幹道路進行高標準規劃改造,建設地下排污設施,完善城鎮載體功能,建設統一規劃的臨街商鋪。工程完工後,將全面提高鎮駐地的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對外形象。此外,該鎮從果業資源、石材資源等方面進行籌劃,發揮銷售收入過億元的致成果品、青山包裝的龍頭帶動作用。同時藉助人流、物流量的增加,努力培植畜牧養殖、生物農藥、貨物運輸、儲藏加工、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群,繁榮鎮域經濟。

農業發展

該鎮結合鎮域實際,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著力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投資889萬元建設了蓬家夼流域土地整理項目,完成土石方50.81萬方,新增耕地面積40公頃,大大改善了項目區的生產條件。投資349.2萬元,完成了萬畝紅將軍蘋果基地建設,進一步完善了果業發展的硬體設施,打破了果園條塊分割的傳統狀況,實現了果園的一體化管理。2007年,該鎮一級紅富士最高賣價達到2.9元一斤,產值近4億元,有效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抓住2007年果品市場良好機遇,通過宣傳發動,合理規劃,加強督導考核和服務,該鎮又發展出高馬線兩側以轉山頭、矯家泊等村以及蓬家夼流域內以蓬家夼、田家等村形成的兩大新植蘋果發展帶。果樹站搞好技術服務,強化果農進行標準化種植的意識,使果品真正達到無公害標準,實現果品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的轉變。
崖子鎮崖子鎮
自“垛山”品牌註冊以來,鎮政府不斷地利用電視、網路等多種媒介進行品牌宣傳。2007年,“垛山”牌蘋果又獲得山東省農業品牌名牌稱號,是乳山市至今為止農產品中唯一一個省名牌,使“垛山”牌蘋果真正達到了全省有名,全國有聲。為保持果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態勢,於2008年2月與煙臺客商達成協定,在轉山頭村建成一個育苗基地,為果業品種更新、最佳化果業結構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該基地以培養蘋果苗木為主,同時發展柿子、櫻桃、核桃等,除選用當前我國最新品種,還有引進的國外新品種。育苗基地已發展35畝,兩年內推廣擴大至100畝。果品產量得到了提高,質量進一步提升,為抵禦市場風險,增加蘋果附加值,在原有四處冷風庫的基礎上,雖然能緩解一下果農銷售壓力,但是相對於該鎮果品產量而言,還遠遠不夠。由此可見,在如何解決現有果品儲藏及乾雜果深加工方面,崖子鎮有著巨大的潛力和無限的商機。

產業特色

養殖
在發展特色養殖方面,抓住“威海環山養殖有限公司”項目建成投產和乳山市建設大型屠宰廠的機遇,重點運作好東發養殖公司投資2800萬元的二期工程,預計2008年5月份投入運營,該項目完工後年可實現收入2500萬元。下一步,在東井口流域規劃建設一個育肥小區,並做好配套的設施建設,引導周邊農民集中規模化養殖,逐步擴大到相關重點村,使養豬業迅速擴大,並促進果業、沼氣等行業在該鎮的發展,走循環經濟之路。
紡織
在整合紡織行業方面,自“乳山經綸絲綢廠”倒閉後,鎮內先後成立了大小18個分散的小加工廠,但由於缺乏保護機制,行業間的互相競爭,致使他們相互抑制,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針對這一實際,我們通過紡織協會的組織引導,將分散的小加工廠進行整合,利用原來成熟的管理體系,固定的市場客戶,通過集約化發展,不斷壯大紡織加工產業群,大力推進紡織業的發展。
蘋果基地
果品的銷售問題顯得越來越明顯。針對這一問題,2004年我們投資2800多萬元建設井口果品批發市場。市場占地67畝,總建築面積達21600平方米,日交易量可達1000噸,年交易額可達2億元,成為該地區較大的果品集散中心。
果品批發市場的建立,帶動了各項配套設施的建設和“垛山”果品的快速發展。在原有總容量為10000噸級冷風庫和氣調庫的基礎上,促進了果品的二、三產業發展。
如今崖子鎮已成為中國北方果品生產強鎮,是國家果樹生產星火計畫試點基地和山東唯一的省級果品生產示範基地。經國家工商局註冊的“垛山牌”系列果品以其色美、味香、肉嫩、質脆和綠色無公害而享譽國內外。
無公害果品
崖子村現有680戶,1900人口。目前有果園面積1800畝,其中結果園1500畝。該村多年是威海市果業生產典型村。推行了無公害生產的壁峰授粉技術,通過技術講座、明白紙等形式,對果農進行無公害果品生產技術的普及,並在全村採用了統一的管理技術,如統一用藥、統一打藥、宣傳普及生物農藥和肥料,按照無公害的標準進行生產,收到了良好的效益,具體做了以下的工作。
1、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蟲。通過赤眼蜂對鱗翅目害蟲進行卵寄生,畝放蜂量在4萬頭以上,5天一次,畝投資僅20元。對遠東卷葉蟲等果園主要害蟲有良好防效。2003年全村共釋放赤眼蜂1500畝,降低了農藥用藥成本3萬元以上,這一技術的實施,深受廣大果農的歡迎,並得到了上級業務技術部門的好評。通過了省農業廳組織的專家驗收,頒發了“山東省無公害農產品證書”。
該村通過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果品供不應求。威海、大連及新加坡客戶慕名而來,出口到東南亞和香港地區。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是強鎮之本,富民之基。鎮黨委、政府拿出很大精力,下大力氣抓了招商工作,不斷加強投資軟環境建設,牢固樹立親商愛商富商意識。按照“便於操作,突出實惠,加大獎勵”的原則,進一步修訂完善了鎮域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並整理印製成冊,發動機關幹部及農村能人利用在國內外的親情關係,開展向海內外朋友書寫一封信活動,詳細推介鎮域產業布局。招商引資重點及相關優惠政策,藉助他們的力量,實施“親情招商”,收到理想效果;成立了招商引資辦公室,抽調3名機關幹部負責為前來投資的客商代辦立項、註冊、用地等一系列手續,並花費5萬多元配套了電腦等現代辦公設施,開通了國際網際網路。前來客商全部手續,由該辦公室“一條龍”服務到底,有效地為解決客商人生地不熟、辦事難的問題,為客商投資興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受到客商的歡迎和好評,吸引外商投資建設了威海致成食品有限公司、井口山莊等。威海韓孚生化有限公司與威海生物農藥廠聯姻、乳山貴和服裝廠、南馬石服裝廠等一批企業紛紛投產,盤活了我鎮的閒置資產,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旅遊資源

垛山山脈呈東北至西南走向,長13.5公里,橫跨牟平、乳山兩地,其主峰在乳山市崖子鎮境內,海拔612.6米,為該市最高峰。舊時叫墮山,又稱發雲山。《牟平縣誌》載:“雲氣靄靄,籠罩古廟間,故此山又稱發雲山。” 垛字原是墮字的俗寫,建國初期,在此建立天然林保護和培育林木良種的綜合性基地,定名為國營乳山縣垛山林場,從此垛字由俗化雅,正式成為此山的書名。
林場的辦公區建在主峰南懷,院在花草里,樓在樹陰中,遠離喧囂,恬靜宜人。林場人以辦公區的海拔高
崖子鎮
崖子鎮崖子鎮
度為基點,給垛山繫上一條“腰帶”,這腰帶就是環山公路。公路是天然林與人工林的分界線。公路以上是天然森林區,以赤松、柞樹、刺槐、板栗、銀杏等樹種為多;公路以下是人工栽植區,以蘋果、杏、梨、櫻桃等果樹為多。
山高自然雄,林深自然幽。在這雄偉與幽深中,我們竟一時有些“不識廬山真面目”了。初入山林時,山坡不算陡,樹冠如傘蓋,朵朵連結成綠色幕帳,為我們遮擋強烈的陽光。樹下是厚厚的腐葉,踩在上面,像步行在綿軟的沙灘上。腐葉上面有很多我們知道名字或者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它們大多是長得纖細修長。有些野葛攀繞到樹梢,在風中擺動;但樹下的山竹子花卻像靜止在那兒,紋絲不動。主峰東面的一個側峰,峰頂聳立著監控塔,在省、市林業部門的監控室里,就可以看到垛山林區的全貌。在監控塔與主峰之間,還有一峰,人稱陰涼石。到陰涼石,要經過“夾死驢胡同”,這條胡同其實是一塊巨大山岩的裂縫。顧名思義,如果是牽著驢來,那只能把驢拴在胡同外面了。當然,人可以勉強側身擠著通過。過了胡同就要爬高牆了,好在每層牆岩都不算太高,可以攀爬上去。到了“牆頂”,就到了陰涼石下。陰涼石是幾塊巨型板岩的總稱,板岩疊加在一起,像是一摞大書。就是這摞“書”,擋住了陽光,加上山風習習,使人倍感涼爽,這就是陰涼石的含義。陰涼石以南的山坡較舒緩,林木茂密;陰涼石以北刀削斧劈,是典型的萬丈懸崖地貌。 垛山博大,名勝許多,我們足之所至、目之所及的,僅是她的一小部分。如古廟宇等人文遺址,三滴水、官財石、三十二級台階、石洞、鴿子堂、神仙腳印等自然景觀,我們都曾走到。垛山是乳山現有野生動物最多的地方,狐、獾、狼、巨蛇、梅花鹿時現林中。遺憾的是,我們此行卻與它們無一面之緣。據林場的人講,建國初期這裡並沒有發現梅花鹿,可能是崑嵛山一帶有養鹿場,跑掉的鹿來垛山安了家。垛山梅花鹿數量現已有二三十隻。這是林場人的寶貝,大家精心地看護著它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