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知溫

崔知溫

崔知溫(626—682),許州鄢陵人。祖樞,司農卿。父義真,陝州刺史。知溫初為左千牛。麟德中,累轉靈州都督府司馬。

基本介紹

  • 本名:崔知溫
  • 出生地許州鄢陵
  • 出生時間:626年
  • 去世時間:682年
生平,譯文,

生平

州界有斛薛部落萬餘帳,數侵掠居人,百姓鹹廢農業,習騎射以備之。知溫表請徙於河北,斛薛不願遷移。時將軍契苾何力為之言於高宗,遂寢其奏。知溫前後十五上詔,竟從之,於是百姓始就耕穫。後斛薛入朝,因過州謝曰:“前蒙奏徙河北,實有怨心。然牧地膏腴,水草不乏,部落日富,始荷公恩。”拜伏而去。
知溫四遷蘭州刺史。會有党項三萬餘眾來寇州城,城內勝兵既少,眾大懼,不知所為。知溫使開城門延賊,賊恐有伏,不敢進。俄而將軍權善才率兵來救,大破党項之眾。善才因其降,欲盡坑之,以絕後患,知溫曰:“弗逆克奔,古人之善戰。誅無噍類,禍及後昆。又溪谷崢嶸,草木幽蔚,萬一變生,悔之何及!”善才然其計。又欲分降口五百人以與知溫。知溫曰:“向論安危之策,乃公事也,豈圖私利哉!”固辭不受。党項餘眾由是悉來降附。
知溫累遷尚書左丞,轉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兼修國史。永隆二年七月,遷中書令永淳三年三月卒,年五十七,贈荊州大都督。

譯文

崔知溫,許州鄢陵人。祖父崔樞,是司農卿。父親崔義真,為陝州刺史。崔知溫開始任左千牛一職。麟德年間,多次調動後做到靈州都督府司馬。州界上有吐谷渾、斛薛部落一萬多帳幕的人馬,屢次侵擾擄掠當地的居民,百姓們都只好廢棄農業,練習騎射來防備侵犯。知溫上書請求把這些人遷徙到黃河以北去,斛薛人不願意遷移。當時有個將軍契苾何力替他們向高宗講情,於是崔知溫的奏表被擱置起來。崔知溫前後共上書十五次,皇上終於聽從了他的意見,於是當地百姓才能安心從事耕種收穫。後來斛薛人進京朝拜,還趁路過靈州之便來拜謝他說:“從前承蒙您上奏讓我們遷往黃河以北,當時確有怨恨之心;然而遷移後的牧場土地肥活,水草豐腴,部落一天天富裕,這是當初蒙受您的恩澤的結果。”說守伏地叩拜而去。知溫第四次遷官任蘭州刺史,碰上党項族三萬多人來侵犯州城,城內精壯士兵較少,眾人十分害怕,不知如何是好。崔知溫讓人打開城門以迎賊寇,賊兵恐怕有埋伏,不敢冒然進城。不久權善才將軍率領大軍來救援,大敗党項賊兵。善才準備趁党項人投降之機,把他們全都活埋了,以杜絕後患。崔知溫說:“不進擊已潰逃的軍隊,這是古人善戰的舉動。殺戮到沒有活人留存,那禍害將延及子孫後代。加上這兒溪谷深邃高峻,草木幽深繁茂,萬一發生變故,將後悔莫及!”權善才認為崔知溫的分析很正確,接受了他的意見。善才又想分出五百名投降的人給知溫,知溫說道:“我前面所談論的有關安危的對策,是從公事出發,哪裡能圖謀私利呢!”堅決推辭不接受。党項人被打散的剩餘兵士因此都來投降歸附知溫。知溫後升任尚書左丞,轉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官職,兼任撰寫國史的事,永隆二年七月,升任中書令。永淳三年三月去世,時年五十七歲,追贈荊州大都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