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乃鏞

崔乃鏞

崔乃鏞,(1681-1754),字伯璈,號餐霞,陝西同官縣陳爐鎮西堡人,清康熙辛丑(1721)年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基本介紹

  • 本名:崔乃鏞
  • 字號:字伯璈,號餐霞
  • 所處時代:清代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陝西同官縣陳爐鎮西堡村
  • 出生時間:1681
  • 去世時間:1754
  • 主要作品:《爐山風土誌》
人物生平,個人著述,

人物生平

崔乃鏞清康熙辛丑(1721)年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雍正二年(1724)出任雲南尋甸州知州,八年六月題補曲靖府同知,後經翰林院侍講提督雲南等處學政鞏建豐舉薦:“品行端方,才具適用,辦事勤敏,操守廉介”。九年四月雍正帝砂批提任為東川府知府,在雲南供職十四年。乾隆二年(1737)六月升任湖北督糧道台,在任三年被權臣誣陷而停職。乾隆七年(1742年)六月被貶職羈絆於陝西渭南。至此,閉門著書,不問朝政,時年六十三歲,在外作官共二十一年。乾隆十年(1745年)他以過人的機敏,逃脫了發配邊疆之危,終於歸宗故里,續寫了《崔氏族譜》,與靳超隨訪,完成了東川之作——《爐山風土誌》,撰寫了《易經約函要義》等著作。
乃鏞在翰林供職三年因蜀撫之請,調任雲南尋甸州。日以民事為務,“寧息之,勿擾之;順導之,勿逆也。”不以紛更張弛為事,故遭新任雲貴總督鄂爾泰“因循”之責,崔據理嚴詞反駁,後雙方達成共識,乃著力於興修地方水利,日以農事為重,鄂爾泰稱其“善哉”,並奇其才。先生氣宇嚴峻,同僚弗怵,議論此人克大勇。
乃鏞治雲南東川,東川原為四川轄,連線雲貴、逼近烏蒙、疆界地形險要,烏蒙土官兇惡成性,驕悍橫肆,為民大害,賦稅糧草難能收交,故御批歸滇。東川與尋甸州相連,乃鏞深知民情,恩威兼施,妥善治理。之後他又致力於興廠辦礦,從事銅、鐵礦的開採與冶煉。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序言中飲用了崔乃鏞在東川地震紀事中一段話:“廠人累萬,廠有街市巷陌”。又說:“廠數百硐,硐千百砂丁(礦工)。一硐有七十三尖。尖者,各廠取礦之徑也。每尖至少十四、五人。大抵廠商聚‘楚、吳、蜀、秦、滇、黔’各民,五方雜聚,誰為親識,貪利忘軀(壓死),蓋不知其凡幾”。一個廠人數多至一萬,砂丁來自各省,被廠商役使,“死亡等諸螻蟻”。由此,充分揭露了資本剝削的殘酷性,連封建官吏崔乃鏞也認為“亦殘甚已”!這段話表明了雲南採礦冶煉業規模之宏大,又顯示了設施簡陋和廠主剝削壓迫給礦工帶來的悲劇命運,表現了崔乃鏞對勞苦大眾的極大同情心。
乾隆二年升任湖北督糧道台,同僚慶賀為美缺,前任官員剋扣運丁,侵吞庫帑、盤剝漕糧,無不中飽私囊,載寶而歸。他到任後,憤其罔上害民,悉取而革之。因此觸痛了新任湖廣總督班弟、劉雲翔等權臣和地方官德沛等貪官污吏,他們捏造崔乃鏞解漕赴準,擅動存公銀兩,以及湖北巡撫崔紀包庇袒護崔乃鏞等罪名,枉奏朝廷,乾隆帝御批:“交部嚴察議奏”,剝奪了崔紀“督參撫審”之例,乃鏞受審三年,於乾隆七年被革職,幽禁渭南,為徒胥伍。此時他感慨的說:“功不建,名不著,悠悠隨口實”。其丈夫氣不衰,並以著書奚補於世。
後來,乾隆皇帝得知崔乃鏞之罪純系誣陷,便連下三道聖旨,召其回朝,官復原職。惜年事已高,均以年老多病而謝辭,據說第三道聖旨來時先生已不在人世。對此,他還親筆書寫了一幅對聯:“隆恩浩蕩雖慕耕亦慰暮景,飛揚跋扈豈能為賢宰豎將”。抒發了昭雪慰暮景,忠心為國民的情懷。這幅對聯及一幅聖昭後人仍妥善保存。雍正十二年,他用自己的積蓄,遠從雲南為陳爐窯神廟鑄購了五套紫銅香爐等祭器,現四套已失,僅存一套在陳爐陶瓷廠,爐座和香筒下鐫有“同官縣陳爐西社邑人崔乃鏞敬獻”字樣。他任雲南尋甸州知州時還參與雍正四年西社窯神廟的重修署名。

個人著述

崔乃鏞一生著述甚多,正著有《易經約函要義》四卷,滇楚紀實之作有《梧鳳筆記》四卷、《芒部遺蹟》六卷、《鐘峰石鼓》二卷、《石安見聞》、《江上煙波》、《東川地震志》等遺著。陳爐專著有乾隆二年春在東郡官舍撰寫的《爐山風土誌》二卷、乾隆十四年在陳爐故居為原《爐山圖歌》二首。他一生求真務實,在當時看過他著作的姻親靳超說:“先生諸作,盡皆有所感憤而發也”。官居東川府,十分思念故土,先作《爐山圖歌》以寄志,後作《爐山風土誌》則為民生之憂,真實反映爐山凋敝之象,頹靡之風,寫實而不粉飾,他期望諸賢感奮興陳,實為匡救之志也!他在諸多著述中歌頌祖國大好河山描述故鄉勝景,詩里行間充滿鄉情、瓷情與民情,他為陳爐昔日輝煌而驕傲,也為發展現實而憂思感嘆!更為再度振興而呼籲。他不愧是陳爐先民中值得崇敬和學習的典範,正是他這樣一批先民和能工巧匠,才使陳爐有了清代中葉直至民國時代的繁榮昌盛。乃鏞一生剛正不阿,才氣過人。不畏權勢,勤政愛民。雖仕途受阻,仍不失氣節,為國為民頗有建樹,應為同官一代名宦,受人敬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