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髭蟾

峨眉髭蟾

峨眉髭蟾(學名:Leptobrachium boringii ),屬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髭蟾屬動物。

成蟾體長約60-90mm。頭部、軀幹部和四肢背面均呈藍褐色或青灰色,雄蟾上唇緣有黑色角質刺10-16枚(在繁殖期後脫落),雌蟾則為米色小點。頭部扁而寬,鼓膜不明顯。眼很特別,上半呈藍綠色,下半深棕色。前肢長,後肢短;趾間有蹼。雄蟾無聲囊和指墊。群近圓形,中央略凹或不凹。卵動物極灰色,植物極乳白色,卵徑為約3.5mm。蝌蚪發育期體長差異很大,體長20mm-120mm;蝌蚪尾基部上方的“Y”斑較窄,尾部有相當數量深色的斑紋,尾部“Y”斑較明顯。

峨眉髭蟾生活於棲息于海拔600-1000m植被豐富、水源充足、氣候溫和的常綠闊葉林帶,以昆蟲為食。蝌蚪生活在高海拔水域,以植物碎屑和水生昆蟲為食。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生活習性,種群狀態,分布,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雄蟾體長70~89 mm,雌蟾體長59~76 mm。頭扁平,頭長寬幾乎相等,吻極寬圓而扁,瞳孔縱置;鼓膜隱蔽或略顯,有耳柱骨;上頜有齒,無犁骨齒。背部皮膚具痣粒組成的網狀膚棱,四肢背面細膚棱斜行,體和四肢腹面滿布白色小顆粒;腋腺大,股後腺不顯,胯部有一個月牙形白色斑。前肢長,前臂及手長超過體長之半;後肢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口角;內跖突具游離刃,無外跖突;指、趾端圓,第四趾具微蹼,趾下具膚棱。體背面藍棕色略帶紫色;眼睛上半藍綠色,下半深棕色;背面和體側有不規則深色斑點;四肢背面斑紋不規則;體腹面紫肉色,滿布乳白色小點。雄性上唇緣具10~16枚錐狀大黑刺(雌蟾相應部位為橘紅色點),沿上唇緣排列,無聲囊,無雄性線。卵徑3 mm左右,灰白色。第38--40期蝌蚪全長117 mm,頭體長39 mm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200%;背面棕灰色,體尾交界處有一淺色“Y”形斑,尾肌很發達,尾末端鈍圓,尾部有灰黑色小雲斑;唇齒式多為I:6+6/5+5:I;唇緣窄,僅上唇中央微缺乳突,口角部副突較多。

生物學資料

該蟾生活于海拔700~1 700 133的植被繁茂的山溪附近。成蟾在山坡草叢中營陸棲生活,不善跳躍,爬行緩慢。繁殖季節在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此期雄蟾能發出低沉的“咕一咕咕”的鳴聲。成蟾進入流水較緩而石塊甚多的溪段內產卵,雌蟾產卵250~340粒,卵群貼附在石塊底面,呈圓環狀。蝌蚪多在流溪回水凼內石間活動。

生活習性

成蟾晝伏夜出,成蟾以昆蟲為為食。白天多隱藏在石下、腐爛植物堆或土穴中,繁殖季節進入水域。雄性峨眉髭蟾會在水下爭鬥,如用頭頂對方的腹部、用角質刺攻擊對方。雄蟾有照顧受精卵的習性,一旦後代孵化雄蟾就會返回森林。雄蟾有築巢護卵習性,選擇水流平緩、砂底且有較大石塊的地方築巢。
峨眉髭蟾蝌蚪以植物碎屑和水生昆蟲為食。峨眉髭蟾蝌蚪生活的環境相對海拔都較高,生活水域水質清新、食物來源相對較少,對蝌蚪消化道的解剖發現其主要食物為植物碎屑和水生昆蟲,且消化道內有大量的泥沙,越靠近肛門泥沙含量越高。峨眉髭蟾蝌蚪所食用的食物營養價值相對較低,其較長的消化道有利於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峨眉髭蟾蝌蚪生活的水環境水溫常年維持在25 攝氏度以下,導致其代謝率也偏低。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群數量很少。受脅等級:瀕危EN。

分布

四川(都江堰、峨眉山、筠連)、貴州(印江、江口)、雲南(大關)、湖南(桑植)、廣西(田林岑王老山)。

保護級別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4年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EN)。
  • 列入1990年頒布的《四川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1992年頒布的《貴州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2000年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布實施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2002年修訂的《湖南省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