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邊溢洪道

岸邊溢洪道

岸邊溢洪道是指在壩肩或岸邊離壩一定距離的表孔泄水建築物,也稱溢洪道。它由上游引水渠、控制段、泄流段、消能工和下游退水渠組成,主要用於宣洩洪水。岸邊溢洪道一般利用岸坡天然台地布置,也可利用河流彎道或水庫岸邊的埡口地形布置,這種溢洪道在施工和運行中與大壩均無干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岸邊溢洪道
  • 外文名:Shore spillway
  • 學科:電力工程
  • 作用:溢洪
  • 領域:能源
  • 範圍:水力發電
簡介,上游引水渠,控制段,泄流段,消能工,下游退水渠,

簡介

岸邊溢洪道是指在壩肩或岸邊離一定距離的表孔泄水建築物,也稱溢洪道。它由上游引水渠、控制段、泄流段、消能工和下游退水渠組成,主要用於宣洩洪水。岸邊溢洪道一般利用岸坡天然台地布置,也可利用河流彎道或水庫岸邊的埡口地形布置,這種溢洪道在施工和運行中與大壩均無干擾。根據布置特徵,岸邊溢洪道分正槽溢洪道、側槽溢洪道和井式溢洪道。
正槽溢洪道的進口水流從正面進入溢洪道的泄流段,其首部設正堰,布置和水流條件均較簡單,工程中採用較多。側槽溢洪道是進口水流通過在首部設定的側槽進人陡槽泄流段。平壩址兩岸山勢陡峻而又需要較大的溢流前緣長度時,可順岸邊布置側槽溢洪道,以便加長進流長度。這種溢洪道的布置和水力條件均較正槽溢洪道複雜,其溢流前緣底部宜稍加深以保證側堰流態穩定,側槽尺寸和底坡應滿足消能和水流轉向、平穩進入陡槽的要求。側堰可設閘門也可不設。井式溢洪道屬岸邊溢洪道的特殊布置型式,其進水堰軸線為環形或弧形,水流經環形進水堰流入豎井,下接隧洞。

上游引水渠

溝通水庫和控制段之間的連線渠道,應有足夠的過水斷面和合理的線路布置,盡常減少水頭損失;為保證水流均勻進入控制段,在其上游應有一段直線段。

控制段

起控制溢洪道下泄流量的作用。控制段也是擋水結構,因此應按閘壩建築物設計,堰體結構應滿足穩定及應力要求和基礎防滲要求。控制段按堰流方式區分有:平底閘室(寬頂堰)、駝峰式低堰、標準實用堰,堰頂可設或不設閘門。閘門上可設或不設胸牆。當設多孔閘門時宜均勻同步開啟,以防陡槽內出現較大的衝擊波、水流翻越邊牆造成危害。

泄流段

控制段下游通過高速水流的水道。它根據不同的布置和地形條件有滑雪道、陡槽和隧洞3種型式。滑雪道是將泄水道支承在高出岸坡的混凝土構架或實體結構上,岸坡開挖較少。陡槽是建基在岸坡岩體上的泄水道,其過水表面用混凝土襯護,水面以下的邊坡一般為垂直或接近垂直,對水流條件和節省開挖均有利。當岸坡高陡時,泄流段也可採用無壓隧洞的形式。泄流段在平面布置上均宜採用直線,只有在受地形限制,為使水流順利歸槽時才採用彎道布置。彎道半徑不宜太小,並應設渠底橫向坡以減少彎道水流衝擊波。彎道半徑和渠底橫坡只適應一定流量,當流量變化時流態將不夠好,但應滿足對建築物安全要求。泄流段一般採用沿長度等寬布置,也可採用逐漸收縮的布置以減少工程量,或採用逐漸擴散的布置以減少出口消能的單寬流量。

消能工

岸邊溢洪道常採用挑流消能,除造價可以節省外,其消能沖刷區遠離壩址和廠房,挑流所造成的河床沖刷、霧化、回流及水位波動等問題對主體工程影響較小。其它消能方式在地形地質條件適合時也可採用,但造價較高。

下游退水渠

是消能工至下遊河槽之間的連線水道。岸邊溢洪道的消能工和泄流段襯護應注意防止汽蝕和動水壓力掀動破壞,除需做好表面施工平整外,尚應在襯砌分縫處設止水並在基礎下設排水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