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宋鄉

岳宋鄉

雲南省普洱市西盟縣轄鄉,轄岳宋村、曼亨村、班帥村三個村民委員會,共有39個村民小組。

位於西盟佤族自治縣西部,介於北緯22°39′至22°47′,東經99°19′至99°26′之間。東鄰西盟鎮、莫窩鄉,南接力所鄉,西以河為界同緬甸相望,邊界有182、183號雙立界樁,國境線26.3千米,距邊境12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岳宋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西盟佤族自治縣
  • 電話區號:0879
  • 郵政區碼:665702
  • 地理位置:西盟縣西部
  • 人口:4281
  • 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瀾滄機場
  • 車牌代碼:雲J
  • 人均收入:1790
歷史沿革,行政區域,地理環境,人口民族,自然資源,社會發展,農村經濟,基礎設施,鄉鎮概況,基層組織,醫療衛生事業,文化教育,歷史文化,風土人情,

歷史沿革

1949年4月,成立西盟區人民政府,岳宋隸屬西盟區。
岳宋鄉岳宋鄉
1952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後,成立地方民族工作隊,首先在曼亨村開展工作,並建立工作機構,1956年6月西盟佤族自治縣籌備委員會成立,岳宋成西盟籌委會的一個區,即岳宋區。
1959年10月經雲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岳宋區設立岳宋、曼亨、班帥三個鄉級政權。
1969年將岳宋區改為岳宋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岳宋鄉、曼亨鄉、班帥鄉分別改為岳宋生產大隊、曼亨生產大隊、班帥生產大隊。
1984年3月,農村體制改革,公社改區、大隊改鄉。
1988年2月實行區改鄉、鄉改村,將岳宋區改為岳宋鄉,岳宋、曼亨、班帥三個鄉改為岳宋村、曼亨村、班帥村
1999年實行村級體制改革將三個村分別改為村民委員會。

行政區域

雲南省普洱市西盟縣轄鄉,轄岳宋村曼亨村班帥村三個村民委員會,共有39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位於西盟佤族自治縣西部,介於北緯22°39′至22°47′,東經99°19′至99°26′之間。東鄰西盟鎮、莫窩鄉,南接力所鄉,西以河為界同緬甸相望,邊界有182、183號雙立界樁,國境線26.3千米,距邊境12千米。
岳宋鄉岳宋鄉
地處西盟山脈西段,屬中高山河谷地帶。山脈走向為東西走向,地形複雜、山戀疊嶂、溝壑縱橫,區域內地質疏鬆,水土流失嚴重,是土石流多發區。最高海拔1900米,最低海拔618米。
全鄉山高箐深,山區面積達100%,是典型的山區鄉。
境內有大小河流20多條,主要河流有班帥河、木古壩河,大小河流成樹枝狀由北向南注入南錫河。
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立體氣候明顯,降水豐富,年平均降水2758.3毫米,年平均氣溫15.3℃,無霜期319天,年均日照2204.7小時,輻射量每平方厘米131.8千卡。風速年平均2.5米/秒,夏秋季節雨量高度集中,降水量占全年的90.1%,冬春季節雨量偏少,占9.9%,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適宜亞熱帶各類作物生長。

人口民族

全鄉總人口6464人,其中男性3396人,女性3068人;農業人口6076人,占總人口的94%;以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有5904人,居住著佤族、拉祜族、哈尼族、彝族等民族。
全鄉共有1880戶,6464人,其中農業戶1727戶,6138人,共有勞力3181個。
到2006年末,全鄉總人口6450人,其中農業人口6240人,境內居住著佤族、拉祜族等7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6300人,占總人口的97%,其中主體民族佤有5915人,占總人口的91%。

自然資源

岳宋鄉土地肥沃,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適應於多種作物的生長。
全鄉共有耕地面積15000多畝,人均耕地面積1.5畝。

社會發展

解放前,岳宋鄉尚處在原始社會末期向奴隸社會過渡的階段,沿襲著刀耕火種、刻木記事、結繩記數、以物傳情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有獵人頭祭木鼓、祭穀子的落後習俗。
岳宋鄉岳宋鄉
1953年黨和政府派工作隊進岳宋,幫助組織各族民眾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條件,逐漸消除落後的陳規陋習。
1995年以前,由於“政治邊防”的需要,黨和政府對岳宋一直實行“五包”(包吃、包穿、包醫、包用、包讀)政策。工作的中心是對境外敵對勢力的騷擾破壞,保衛邊疆,沒進行經濟開發。
1996年國家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畫。工作中心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來,開始開水田,修水溝,打牢農業基礎,培育支柱產業,增強經濟實力,加快建設步伐,使岳宋的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觀。
十五期間在省、地和縣各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重視、支持和幫助下,全鄉廣大幹部民眾發揚艱苦創業、建設家鄉的精神,始終堅持以扶貧開發總攬全局,以解決安居溫飽作為工作重點,抓改土、治水、辦電、通路、綠色工程,實行科技、教育、文化、畜牧、林業、小額信貸、以工代賑扶貧、結對幫扶、掛鈎幫扶相結合,扶貧攻堅和扶貧開發取得了豐碩成果。農村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水、電、路、住房等基礎設施得到加強。

農村經濟

岳宋鄉有7個橡膠專業隊,3個茶廠。
岳宋鄉岳宋鄉
目前鄉內主要種植農作物是水稻、玉米、西盟米蕎、小紅米、茶葉、橡膠等。
在搞好糧食生產的同時,鄉黨委、政府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把茶葉、橡膠、米蕎、蔬菜等綠色產業培植成優勢產業。下大力氣把生豬養殖作為農民增收的一項重大產業。把杉木、旱冬瓜樹、西南樺桉樹、竹子的種植作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一條重要途徑。全鄉13萬多畝的土地面積中,已種植橡膠作物有5萬多畝,另外閒置的3萬多畝,可開發茶葉、竹子及其他經濟作物或林木。
岳宋鄉具有開發民族旅遊的獨特優勢。努力建立茶葉、橡膠、蠶桑、米蕎生產基地、建立新的經濟成長點,走多元化發展路子。
2005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558 萬元,增長13%;工農業總產值460萬元,增 15萬元,增長 10.8%,地方財政收入 3.2萬元,增長 60 %,完成招商引資111.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84萬元,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572元,比上年增加 47 元 ,增長 9%,全鄉固定資產投資42.6萬元。2005糧食播種面積14721畝;其中水稻3557畝,旱稻4273,玉米3225畝,人均占有糧342公斤,種植桉樹2000多畝,新建設沼氣池48口,新植橡膠 2000畝,興邊富民種植茶葉400畝,補植茶葉400畝,使我鄉茶麵積達 4326畝。
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57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41萬元,占總收入的60%;林業收入40萬元,占7%;畜牧業收入109萬元,占19%;漁業收入2萬元,占0.5%;第二、三產業收入79萬元,占14%。,農民人均純收入671元。糧食總產量227萬公斤,人均有糧338公斤。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鄉外出勞務收入19萬元,外出打工383人,常年外出務工383人,其中省內91人;省外292人。
2007年,全鄉人均純收入790元,人均有糧331公斤。

基礎設施

岳宋鄉屬天然“無屏障”地區,有通往183口岸的邊境通道一條,總長25公里。公路總里程達86公里,有人行道30多條。
岳宋鄉 村民岳宋鄉 村民
2005年完成完成主幹道(老縣城—183口岸)彈石路鋪築,口岸設邊防檢查室一個,全年車流量為1245輛,人口流量為5725人次,貨物進出量為6327噸,邊貿收入18萬元。
2006年全鄉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的村民小組39個,解決1258戶和1066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農村電力建設、農網改造步伐持續加快,全鄉19個自然村全部通電。有公廁的村民小組10個,建有沼氣池79口,能源綜合利用邁出新步伐。調頻廣播差轉台1座,擁有電視機戶數411戶,電話機用戶54戶,行動電話通訊基本覆蓋岳宋鄉全境。

鄉鎮概況

全鄉共有1880戶,6464人,其中農業戶1727戶,6138人,共有勞力3181個。

基層組織

2006年全鄉有7個黨支部,18個黨小組,黨員221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208人;女性黨員45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38人,高中(中專)文化程度25人,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58人;六十歲以上的23人.
岳宋鄉 風俗岳宋鄉 風俗
全鄉設團委1個,團總支4個,團支部21個,團員395人,其中女性團員147人。
近幾年通過邊疆黨建長廊,實施雲嶺先鋒工程,一體兩會,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得到加強,黨員素質不斷提高,群團組織也不斷加強.
政務公開
鄉政府、各站所以貼上公告、會議等方式開展政務公開,進一步提高了政務公開的透明度。

醫療衛生事業

岳宋鄉岳宋鄉
已建鄉級衛生院1個,鄉級計畫生育服務站1個,村級衛生所3個。鄉、村衛生所的建立,為岳宋民眾提供了方便、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小病在村衛生所,大病進鄉衛生院。已基本形成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畫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體系。

文化教育

有鄉文化站1個,村組文化室3個,遠遠不能滿足村民對學習科技、文化知識的需求。
岳宋鄉岳宋鄉
全鄉共有4個校點,其中完小2所,村組國小2所,教學班級26個,在校學生762人,有教職員工53人,入學率達99%。岳宋鄉由於起步晚,社會發育程度低,民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扶貧工作的進程。
有鄉級國小1所,村級國小3所,在校學生共762人,共有教職工58人(其中:正式職工48人,大學生志願者2人,代課教師臨時工8人)。學校共有建築面積5705平方米,2006年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17%。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鞏固和提升。

歷史文化

岳宋鄉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發源地,民間保存著佤族傳統的民風民俗,歌舞豐富多彩,獨居一格。

風土人情

佤族播種節 佤族勒薩節佤族木鼓節 佤族新米節
岳宋鄉 風俗岳宋鄉 風俗
西盟-歌舞著的土地! 佤族的天文曆法 佤族宗教
永老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