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羊在等狼回來:走進自然保護區尋珍

岩羊在等狼回來:走進自然保護區尋珍

《岩羊在等狼回來:走進自然保護區尋珍》中大自然中的其他物種是怎樣生活的?全國有哪些自然保護區?在那裡生活的動植物有些什麼故事?在《岩羊在等狼回來:走進自然保護區尋珍》中,我們都能獲得信息,得到啟發。這裡有等狼回來的岩羊,有缺少大樹的原始森林,有憨態可掬的雪鴞,有像蝴蝶一樣美麗的蛾子,有戀愛的大樹蛙……《岩羊在等狼回來:走進自然保護區尋珍》由中科院院士鄭光美先生作序並推薦,語言優美,故事性強,向小讀者們講述了自然保護區里動植物的生存、生活故事,並配以大量精美的生態照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羊在等狼回來:走進自然保護區尋珍
  • 外文名:Why Blue Sheep Need Wolves What you Don't Know about Nature Reserves
  • 書名:岩羊在等狼回來
  • 作者:鐘嘉 袁屏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0585692
  • 外文名:Why Blue Sheep Need Wolves
  • 出版社:新世紀出版社
  • 頁數:237頁
  • 開本: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岩羊在等狼回來:走進自然保護區尋珍》將科學性與文學性完美結合,重在吸引孩子了解大自然,既能增加孩子的課外知識,也能引起孩子對自然活動的興趣及對人與大自然關係的思考,引導孩子們走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作者簡介

鐘嘉,人民日報海外版高級編輯。1992年以荒漠治沙為主題的報導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2009年獲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觀鳥16年,觀鳥足跡遍及全國所有省市區及港澳台,深入過50多個自然保護區並以自然保護為題寫過百多篇報導。業餘主持編輯出版民間刊物《中國鳥類觀察》超過10年,目前是全國觀鳥組織聯合行動平台項目負責人。
袁屏,學前教育專業,圖書館館員,江蘇觀鳥會負責人。自2006年開始觀鳥,已經走過包括新疆、西藏、內蒙古、海南、雲南等全國28個省市區,50個自然保護區,野外記錄鳥種830種,拍攝物種涉及鳥、獸、昆蟲、兩爬、魚、植物等,計有上萬張圖片,僅南京的野花就拍攝了100多個種類。近年來自己配圖撰寫自然科普文章,已陸續發表了15篇。

圖書目錄


北大荒雪野仙蹤
吃松子兒的啄木鳥
興安嶺上落葉松
小鳥雪中紅
零下40度訪雪鶚
中俄邊境呦呦鹿鳴
六月陶醉山花中
聽那華麗多變的歌
就是擺譜的褐頭鶇

倒霉的ASH
鳳頭鵬鵬的春之舞
為震旦鴉雀留下蘆葦盪
“綿羊寶寶”來了
與“四不像”的美麗邂逅
站在高高的玉蘭樹下
“神話之鳥”歸來
深山有珍禽
原來你不是蝴蝶

大樹蛙的戀愛季
嶺上開遍映山紅
清澈溪流蛙的家
百合花海在高山
幽谷尋蘭
鐵杉樹下“三江源”
白頭葉猴的憂慮
“紅公雞,綠尾巴”
喀斯特森林裡的世界新鳥種
蘭花也有“巨無霸”
充滿好奇心的中華白海豚
雨林里的孩子姓“海南”
與變色樹蜥親密接觸
蛇!怕不怕?
西
岩羊在等狼回來
那些可敬的樹
與銀鼠兔的一面之緣
花鼠在吃啥?
古墓巨柏的啟示
高原濕地的鶴鳴之春
雪豹!雪豹!
盛裝夜行的蛾子們
岷山深處有奇蘭
風中的綠絨蒿
小綠鳥與紅杜鵑共舞
“雨林之舟”亞洲象

小貓大貓是猛禽
森林中的小燈籠
斑羚的微笑
三巔之上的樹鶯之歌
迷戀那古老而珍稀的大鴇
相逢在大別山
瓦罐收穫的和諧
溪潭水清見肥鯢
長江江魚的新故事
東方白鶴的飛行大隊
寒風中“向右看齊”
後記

名人推薦

如今,孩子們遠離了野趣,與一汪雨水、一塊泥巴、幾棵花草一幾隻蝌蚪玩耍的時代已成過去。然而,人類怎能疏遠自己的母親——大自然?面前這本書,帶領我們走入雀鳥天堂、野外世界,重新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好奇和熱愛。
——廖曉英(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國小還能這樣上》的作者,現居加拿大)

從兒子上國小時起,我們一家三口就跟鐘嘉—起去野外觀鳥。鹽城看丹頂鶴,鄂爾多斯賞遺鷗,豫南董寨邂逅白冠長尾雉…16年後此書出版!
——常少揚(自身媒體評論員)
本書是對我國有代表性的自然保護區的考察散記。作者以優美、簡潔而生動的文字記述了所見所聞,字裡行間灑落出對大自然和野生生物的珍愛,娓娓道來,引人入勝。作為生物學和生態學的愛好者,所記述的對象涉及不同類別的動物、植物,還有作者對生態保護和生態演替方面問題的思考,其尊重科學的態度、入微觀察的精神很值得專業人員學習。書中對每一個自然保護區的記述,都是依次列出“自然保護區名稱、觀察對象、地點、地理概況和觀察季節”,便於讀者能在今後的考察前做足功課,做到心中有數。每篇文章之後還附有思考問題和野外生態照片,供讀者進一步思考和擴充知識。例如“達賚湖——零下40度訪雪鴞”一文,在生動記述了珍禽雪鴞的憨態可掬的外貌和生活習性之後,提出“它的腳為什麼不怕凍?”的思考題,讓青少年進一步動腦筋。書中描述的還有關於大斑啄木鳥啄食松子、花鼠吃草籽的行為以及對黑邊白蛺蛾、多花蘭、鐵杉等許多動植物特點的觀察和思考,都是很有意義的發現。由此可見,該書不僅是一本優秀的科普讀物,也適宜作為國小和國中階段學習生物學相關課程的參考材料,是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本好書。
本書的主要作者鐘嘉女士是一位很有社會責任感的資深記者,也是我國科學觀鳥活動的開拓者之一,在推動我國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她以記者的敏感性和獨特的視角去關注自然、社會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問題,有許多新的發現,期望她能不斷推出新的著述。
—— 鄭光美中國科學院院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