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漠

岩漠

岩漠也稱山地荒漠,是指荒漠區岩石裸露的山地。岩漠區的植物稀少,景色荒涼,山地間常見封閉的無水窪地,內為岩石碎屑物覆蓋。岩漠也指沙漠中風蝕作用和物理風化強烈的地區,岩石裸露,也叫石質荒漠。岩漠在世界上有很大的面積,在北美、蘇聯以及我國西北部都有分布。

由於在山體上部一定高度降水增加,植被發育,所以,岩漠主要分布在山地下部或邊緣。岩漠的地貌結構是:山地邊緣分布著山足剝蝕面,其上有一些堅硬岩石構成的殘丘(島山),在盆地中心為乾鹽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漠
  • 外文名:rocky desert
  • 又稱:山地荒漠、石質荒漠
  • 分布:大多位於乾旱地區的山地邊緣
  • 特點:風蝕作用和物理風化強烈、植物少
  • 屬於堆積地貌、荒漠的一種類型
概念,特點,岩漠化治理,

概念

在乾旱氣候條件下,物理風化在強烈風蝕作用的地區,造成基岩裸露,岩石表層剝落或崩解,形成岩塊和岩屑的堆積地貌,稱為岩漠。岩漠又稱石質荒漠,是指地表岩石裸露或僅有很薄一層岩石碎屑的荒漠。岩漠還可以稱為山地荒漠,是指荒漠區岩石裸露的山地。

特點

岩漠是乾旱氣候區岩石裸露的山地或丘陵,也是荒漠中的一種。岩漠大多位於山地邊緣,其間廣泛分布著不同高度的封閉盆地
①當岩漠稱為石質荒漠時,其分布在乾旱地區大山的山麓。在某些風蝕窪地或乾河窪地的底部,石質荒漠是岩石褐露的平坦地面。
石質荒漠的特點是:其表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尖角石塊和礫石,其岩性基岩一致。岩石機械風化(物理風化)十分強烈,山坡陡峭,水源缺乏,植被稀少,基岩裸露地表。由於晝夜溫差變化急劇,物理風化作用強烈,當水分滲入岩石裂隙形成脹裂作用。裸露岩石久經風的吹蝕,能形成一系列的風蝕地貌,如風蝕谷、風蝕丘、搖擺石,石蘑菇等。
②當岩漠稱為山地荒漠時,岩漠的特點是植物稀少,景色荒涼。山地間常見封閉的無水窪地,內為岩石碎屑物覆蓋。
岩漠在世界上分布很廣,在北美和我國西北的祁連山、崑崙山的山麓均有岩漠。

岩漠化治理

石漠化現象最早稱之為岩漠化,是指由於覆蓋在碳酸鹽岩上薄瘠土層被侵蝕,造成嚴重水土流失,使岩石嶙峋裸露占多數,出現岩石的荒漠化現象。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為喀斯特山區發展進行相應的研究中,提出岩漠化問題,於1989年在瑞士蘇黎世召開的第22屆國際水文地質學家會議上提交的論文中用了岩漠化一詞(Lu Yaoru,1990a)。後又稱為石漠化現象,國外也存在,有一部分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自然喀斯特作用的結果。這種現象在中國比較嚴重,主要原因是因為開發不當加重了水土流失,導致又加劇了石漠化的發生與發展。
以貴州地區岩漠化治理為例,貴州地區有不少喀斯特地區都有岩漠化發展,近些年來在黔西南黔中黔北等地,開展岩漠化治理,包括減少水土流失、調整產業、選擇適生性植物、封山育林、發展水利等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效益。在關嶺畢節等地區,已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