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鹽湖

乾鹽湖

乾鹽湖鹽湖種類之一。表面湖水較少或無表面湖水的鹽湖。是柴達木盆地鹽湖的重要特點之一。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占盆地總面積10%。大都分布在無地表徑流補給的盆地西部大浪灘、察汁斯拉圖、昆特依、一里平等地。在鹽類沉積層中。富含晶間滷水,埋深一般為50一100厘米,是盆地鹽類資源的寶庫。乾鹽湖往往與毗鄰的滷水湖連結在一起,其晶間滷水水位變化滯後於湖水,且二者之間有緩慢的交換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鹽湖
  • 外文名:Dry salt lake
研究意義,認識成果,我國典型乾鹽湖,

研究意義

乾鹽湖是含鹽盆地發育過程的必然階段。我國有大量規模巨大的乾鹽湖,有的正在沉積鉀鹽,提供了研究乾鹽湖的有利條件。瓦利亞什科(1962)最早提出乾鹽湖內形成鉀鹽層的假說,許靖華(K.J.Hsu,1972)又提出了乾化深盆的成鹽假說。加拿大薩斯卡徹溫鉀鹽礦床等都發現大量乾涸標誌。因而,乾鹽湖在鹽類礦床,特別是鉀鹽礦床形成機理的研究中受到重視。

認識成果

1.乾鹽湖是鹽湖發展的必經階段,其主要特徵是鹽湖已被沉積物填滿,表面滷水基本上都轉入鹽類晶間。但在乾鹽湖階段的早期,表面滷水還會局部地或暫時地存在,出現乾鹽灘和滷水湖並存或交替存在的階段。陸相含鹽盆地發育過程中乾鹽湖階段可能出現的更早,並在鹽類沉積過程中不止一次地出現過。乾鹽湖的沉積機理比較複雜,是一個獨特的乾自析環境體系;
2.鹽湖發展到成鉀階段大都已進入乾鹽湖階段,鉀鹽層形成於濃滷水匯集的窪地——滷水湖裡。這種鉀鹽沉積窪地的形成,除構造運動的差異沉降外,取決於地表補給水的方向和水量。滷水湖出現於乾鹽湖接受補給水量最大的一側或數側。沉積鉀鹽的滷水湖的水位應低於晶間滷水面。 ·
3.乾鹽湖有兩種形式:(1)乾鹽灘與滷水湖交替出現,它是補給水均勻地從湖盆四周以潛水的形式進入,豐水季節里潛水面提高,部分乾鹽灘上出現暫時性極淺水鹽沼;枯水季節則全部乾涸。這類乾鹽湖面積小,鹽層薄,與國外稱為playa的乾鹽湖類似。(2)乾鹽灘與滷水湖並存,補給水比較集中地來自流量較大的河流,這種形式的乾鹽湖一般規模巨大。柴達木盆地中具有這兩種型式的代表,前者如大浪灘、察汗斯拉圖和昆特依等,後者以察爾汗乾鹽湖為典型代表。
大浪灘等乾鹽湖位於柴達木盆地西部,是第三系短軸背斜和斷裂圍限的盆地,由於持續沉降而在坳陷最深的盆地中央斷斷續續地出現季節性滷水湖。這種殘留湖中積聚的濃滷水沉積了鉀鎂鹽類。現在地表還能見到這種沉積過程正在進行,也在鑽孔中埋深約百米的深處發現類似的鉀鎂鹽薄層,足以證明這類乾鹽湖在成鹽盆地發育過程中曾多次出現過類似現代地表的乾鹽湖環境。這與瓦利亞什科所構想的鉀鹽窪地頗相近似。但由於盆地不夠大,積聚的鹽類總量不多,盆地中央的沉降不象瓦利亞什科構想的有那樣界限分明的鉀鹽沉降窪地,因而鉀鎂鹽層的質和量都不具重要的經濟意義。

我國典型乾鹽湖

察爾汗乾鹽湖是一個規模巨大的鹽湖鉀鹽礦床,達布遜湖邊正在形成成層的高品位光鹵石沉積。這可能是更接近於鉀鹽礦層形成過程的現代實例。但它和瓦利亞什科構想的鉀鹽窪地有很大差別:a.察爾汗乾鹽湖有大面積分布的乾鹽灘,其周邊有9個滷水湖。其中沉積光鹵石的主要是達布遜湖。該湖是補給水最集中匯聚形成的新生湖,因此位於鹽湖的邊緣而不在中心。b·達布遜湖是部分老鹽沉積溶解而成的湖盆,湖底高程不是盆地內最低的地方,但湖水位是全湖最低的。因此,光鹵石沉積物之下石鹽層很薄,並不在石鹽層的最厚處。c.達布遜湖中滷水濃度分帶明顯,只有它的北岸靠石鹽岸一側濃度最高,接近光鹵石沉積階段。因此,這個鉀鹽窪地中只有石鹽岸一側有光鹵石層,而不是整個湖底都有沉積。d·只有當湖水位低於石鹽岸晶間滷水位時,晶間滷水補給鹽湖,蒸發作用和兌鹵作用引起光鹵石的析出。因此,光鹵石層的形成決定於水位變化。光鹵石層的韻律結構是多層次的,有多年的氣候韻律,年度的季節韻律,還有持續西風形成的湖濱漲水而成的韻律。e.形成光鹵石層的物質來源,直接來自晶間滷水,故其規模最後決定於乾鹽灘中蘊藏的鉀鎂鹽總量,而光鹵石層的規模也會隨著乾鹽灘的發展而有消長變化。察爾汗乾鹽湖中可以看到幾個不同時間的光鹵石沉積,現在正在沉積的光鹵石層也在氣候變化中經歷消溶與沉積的反覆變化,因此,鉀鹽礦層中出現侵蝕面,是不足為奇的。
察爾汗鹽湖光鹵石層的形成僅展示出自然界鉀鹽形成過程的一個片斷,已見到的最早的光鹵石層也僅有幾千年的歷史,但這些礦層有的已發生很大變化,如部分礦石已演化為浸染狀而品位降低,有的礦石部分光鹵石被鉀石鹽代替等,這些足以證明鉀鹽礦層形成過程中同生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