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藏邊界

岩性油藏邊界

岩性油藏邊界是指的岩性油藏邊界是指含工業油氣邊界,邊界以內鑽的探井應具有工業油流,也就是說,岩性邊界是油層有效厚度與非有效厚度的岩性邊界。

對非均質性較強的儲集層,受毛細管力作用的影響,各井油水界面的差異可能很大,儲層物性較差井的油水過渡帶大,油水界面高,反之,油水過渡帶小,油水界面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性油藏邊界
  • 外文名:Lithologic reservoir boundary
  • 學科:石油工程
  • 確定方法:外推法、統計法
  • 釋義:有效厚度與非有效厚度的岩性邊界
  • 套用:容積法計算儲量
簡介,確定方法,方法評價,套用,

簡介

岩性邊界主要發育在河流沉積的構造岩性油藏、透鏡體砂岩岩性油藏和砂岩上傾尖滅的單斜油藏中,要確定其岩性邊界,首先要研究儲集層所處的沉積相帶和砂體的分布形態,然後確定岩性尖滅線。
新頒布的《石油天然氣儲量計算規範》按照油藏整體和井控程度分別確定了石油儲量級別的2種模式,明確引入了油藏邊界和儲量邊界的概念,由這兩類邊界所確定的含油範圍即為用於評估儲量的含油麵積。油藏邊界屬於地質邊界,其主要包括構造油藏的油水界面,斷塊油藏的斷層邊界,岩性-地層油藏的岩性邊界、地層邊界和不滲透遮擋邊界等。儲量邊界是指在無法確定油藏邊界時,根據對油層分布確定性程度的認識而人為給定的、用於評估儲量的計算線,它受人為因素制約。

確定方法

(1)外推法
岩性油藏邊界
如右圖所示,根據己知兩井點間同一砂層厚度的變化梯度,從厚度大的向厚度薄的一方外推向厚度為零的地方,此處即為砂層的大致尖滅位置。
(2)統計法
根據研究區砂岩的延伸長度與厚度的關係,可以統計得出該區的計算尖滅位置的公式。例如,我國某油田利用統計資料,在假定砂層按楔形尖滅的前提下,建立了適合該區確定岩性尖滅位置的數學表達式為(右圖):
式中
X——砂層尖滅位置到鄰井砂層己尖滅井的水平距離,m;
L——相鄰兩井的水平距離,m;
h——砂岩厚度,ma
以上兩種預測砂體岩性邊界的方法,都是在假定砂層按楔形尖滅的前提下得出的。但從我國許多油田的實際情況看,不少砂層尤其河流相砂層常出現厚層砂層在短距離內很快尖滅的現象,這可能是由於河床寬度不大,沉積水體深度不一,導致沉積砂體側向厚度變化劇烈。因此,許多油田傾向於採用在井距之半處尖滅的最大機率法處理。應該說,這也是在密井網條件下對岩性油藏邊界預測的合理選擇。
總之,利用鑽井資料無法肯定兩口井之間岩性邊界的具體位置,上述的方法只是推斷性的。將若干尖滅點連線後,方可確定岩性邊界。含油邊界除了油水邊界和岩性邊界外,還有斷層邊界。斷層邊界的確定屬於地下構造研究範疇。

方法評價

1、應使用儲層頂面構造圖確定油藏邊界
岩性油藏邊界
強調使用油藏儲層頂面構造圖,是因為當儲層頂面與其上地層頂面不一致時,依據油水界面在儲層上覆地層(蓋層)頂面構造圖上確定油藏邊界會產生一個系統誤差,誤差大小取決於2個層面之間的距離(即蓋層厚度)和地層(蓋層及儲層)的傾角,蓋層厚度越大,地層傾角越小,誤差就越大。
2、對層狀構造油藏,油水界面是確定油藏邊界的直接依據
通常情況下,儘管由於陸相儲集層的非均質性及油水界面的非截然分割性等方面的原因導致各井的油水界面並非絕對一致,但對簡單構造油藏特別是小型構造油藏,油水界面差別不大。因此,就一個獨立的油水系統而言,只要有一口井確定了油水界面,就可依據該界面水平外推在油藏頂面構造圖上圈定油藏邊界。
對於大型構造油藏,油水界面的差異則應引起重視。例如,大慶長垣喇薩杏油田屬於大型湖成三角洲沉積,其油藏為具有統一油水系統的邊水層狀構造油藏,長垣構造南部的杏樹崗油田位於三角洲前緣,除主力油層薩二和葡%1-3油組外,其它油層組向南陸續相變為泥岩。長垣構造北部的喇嘛甸和薩爾圖油田完全受構造控制,具有統一的油氣水系統,儲層物性及油層均質性相對較好,構造東翼油水界面基本統一,為海拔-1050m,構造西翼從北部的喇嘛甸到南部的薩爾圖油田,油水界面從海拔-1054m逐漸抬高到-1030m,油水界面起伏達24m。
3、對底水塊狀油藏,當儲層非均質性較強時,油水界面的起伏不可忽視
對非均質性較強的儲集層,受毛細管力作用的影響,各井油水界面的差異可能很大,儲層物性較差井的油水過渡帶大,油水界面高,反之,油水過渡帶小,油水界面低;儲層非均質性越嚴重,油水界面差異就越大。因此,對中低滲透的底水塊狀油藏,用儘可能多的單井試油和測井資料解釋成果綜合確定油水界面應是最佳選擇。

套用

容積法是目前我國石油儲量評估最常用的方法,而含油麵積是容積法評估儲量的六大技術參數之一。近幾年來,隨著勘探開發工作的不斷深入,部分油田儲量與產量之間的不匹配現象日益突出。
確定油藏邊界應綜合考慮油藏類型、儲層分布及區域地質特徵。對於簡單構造油藏、儲層非均質嚴重的底水塊狀油藏和複雜斷塊油藏,應加強油水系統及油水界面研究;對於岩性油藏,應重點研究砂岩體的分布規律;對於特低滲透油藏,應重視單井穩定產量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