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暉

岐暉(公元557-630),後改名岐平定。北朝至隋唐間道士,京北有扈(今屬陝西)人,北周武帝天和五年(公元570年)出家入道,隋初開皇三年(583年)師事樓觀道法師蘇道標,至隋末成為樓觀道主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岐暉
  • 外文名:無
  • 時間:隋末唐初
  • 別名:岐平定
岐暉對樓觀道在隋末唐初的大盛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傳奇與史實
隋大業七年(公元611),隋煬帝親征遼東,岐暉已預知“天道將改”,告弟子云“當有老君子孫治世”“此後吾教大興”。後數年,隋朝果亂,天下狼煙四起。
李淵起兵於晉陽,直指關中,其女平陽公主屯兵宜壽宮,岐暉以觀中糧草相濟;後李淵兵至蒲津關,岐暉喜曰:“此真君來也,必平定四方”,遂改名“平定”,並發觀中道士八十多人向關前應接,得授紫金光祿大夫;唐軍進攻隋都長安前,唐高祖李淵特遣使詣樓觀設醮祈福,次日唐軍果克長安。
唐初岐暉主持樓觀期間,唐高祖李淵多次敕令修建、擴大樓觀規模,甚至親至樓觀祠老子。武德三年(公元620),降詔樓觀名為“宗聖觀”,武德七年(公元624)又率百官幸樓觀。次年(公元625)歐陽詢撰《大唐宗聖觀記》,並刊石紀念。岐暉還常奉詔入朝,主持齋醮,為國祈謝。頗得朝野尊崇。
樓觀道盛極一時,一方面是李唐需要利用“朕自祖先,出自老子”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岐暉有“應接聖君”並“齋醮有驗”之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