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可危

岌岌可危

岌岌可危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í jí kě wēi,形容非常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樣子。出自《孟子·萬章下》。

基本介紹

用法,造句,典故,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非常危險

造句

這座建築物年久失修,已經~了。
人聲越發嘈雜,甚至拿磚頭撞的二門冬冬的響,其勢~。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回

典故

孔子出生於春秋時期(公元前551年),而孟子則出生於戰國時期(公元前372年),因此孔子的許多言論都是靠口傳耳聞留下來的,孟子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儒家思想的。傳的人多了,時間久了,一些言論自然就會傳得面目全非。
一天,孟子的學生鹹丘蒙向老師請教說:“我聽說品德高尚的人,帝王就不能像對待臣子一樣對待他,父親也不能像對待兒子一樣對待他。當舜面向南方做了帝王時,堯就帶領諸侯向北面朝拜他,而舜的父親瞽瞍也跟著一起朝拜。舜看見父親也來朝拜自己時,臉上露出了十分不安的神情。對於這件事,孔子是這樣評論的:‘在這種時候,天下就像山要倒下來那么危險啊。’不知道孔子是否真的說過這種話?”
孟子立刻搖著頭回答道:“不是,孔子怎么會說出這樣的話呢?那不過是齊東地區的老百姓說的而已。孔子說過:‘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人間沒有兩個天子。’如果舜在堯死之前就已經成為天子,他又統帥天下諸侯去為堯帝守孝三年,那天下不就有兩個天子了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